零点看书 > [重生]两都纪事 > 第68章 入夜

第68章 入夜


两国邦交,合即和,不合即打。

        但打仗非儿戏,一旦兴兵,粮草、兵马、军械乃至征收壮丁都将成为黎民黔首的重担,加之九州各地或是修缮或是增添的工程设施并未间断,亦需徭役。如此这般,口粮上交与朝廷,男眷又从军远出乡里,女眷留守于家中,养家糊口的担子便重了不少,如遇上荒年,大人为苟活,卖儿食子的人间惨剧亦是不乏。

        晋朝与弗朗基国开战,倘若三五年内战事相持不下,百姓的日子只会一日过得比一日艰难,经年累月,将他们逼急了,定会生出拼死一搏的决心,起义造反。双拳难敌四手,内忧兼外患,少有不国破家亡的旧例。

        按理说,唯有经历稼穑之艰辛的帝王方能同情民间疾苦,唐潆自登基后便再未踏出宫阙一步,她该想不到这些才是。但她前世被收养前在福利院的经历已牢牢印刻在心中,她素来知晓,同样是生活,总有一些人过得比另一些人艰难、辛苦。

        弗朗基国使者的提议断不能同意,但这仗,亦非说打就打。

        阶下众臣候了许久,未听到皇帝言语,正面面相觑之时,只听唐潆漫漫问道:“此前弗朗基国与我朝相交甚少,莫说众卿,怕是薛卿对其所知亦不甚了了罢?”

        薛阶掌鸿胪寺,鸿胪寺司外交,唐潆这一问却着实将他问傻了。晋朝的外交大多偏向内陆国家,因多年海禁,与海岸线一带的国家确实极少往来,从前也就罢了,如今说要与弗朗基国交战,可不知敌,如何制敌?

        薛阶语塞,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作答。

        一大臣出列,话中语气尽是轻蔑:“见那使者模样便知,小国气象,不过如此罢了!有何惧哉?”

        弗朗基国所遣使者生得矮小,其貌不扬。群臣闻言,皆付之一笑。

        唐潆轻笑,三言两语又将这武将出身的大臣给说服了:“薄将军当年北上伐戎,敌方见她是一介女流,便轻视她,结果如何?”

        结果,西戎可汗阿木尔被薄玉挥戟斩下头颅,身首异处。

        以貌取人,实在片面。

        大臣自知理亏,只得向御座作了一揖,暂且退下不言。

        兵部尚书乐茂道:“海禁多年,我不知敌,敌亦不知我。况且弗朗基倘有实力,怎会耗这时日迂回曲折地来讨要甚居住权?他既不识礼,何需以礼待之,不妨出兵,打他便是!”

        “乐卿此言差矣。”唐潆从御案上抽出一册卷帙,递与池再,命他拿给乐茂。待乐茂看过,她又使了个眼色,池再遂将卷帙给殿中众臣传阅。

        阅览过卷帙,众人的神情俱都有些微妙变化,不约而同地看向唐潆。

        乐茂回神过来,不由问道:“陛下,此书……”

        池再重又呈上卷帙,唐潆拿在手中,随意翻了翻,笑道:“乐卿言敌不知我,殊不知弗朗基人于世宗年间便已将中原游玩过一番,回去后逢人便赞中原物阜民安,又撰游记。名声之盛,唐吉利居于不列颠亦有闻之。他来中原,献与先帝自鸣钟,留于钦天监任职,收了几个徒弟,为传授之便,他将弗朗基人所撰游记翻译了出来。朕儿时对西洋文化颇感兴趣,母后宠我,唐吉利那儿有甚东西能取来与我看,她便都取来,故而此书虽仅一本,朕却看过。”

        提及太后,唐潆的眸色更柔和了些,唇畔蕴着抹温暖的笑意,掌心轻轻抚过卷帙略有些冷硬粗糙的封皮,眸色愈柔和,笑意愈深,整个人温柔得不像话。

        仿若此时此刻,她并非什么九五至尊,而是出门在外思念妻子又忆起往事的普通百姓。

        唐吉利在钦天监任职已有数十载,换言之,弗朗基人所作中原游记存于燕京亦有数十载,而朝野竟皆未闻之,以致乐茂以为敌不知我。究其原因,只怕是中原人打心底里瞧不上番夷小国,既瞧不上,又如何肯花时间去了解?

        心中虽意识到这点,开口承认却是困难,殿中一时陷入沉寂。

        最终,却是右相苏燮出言打破沉默:“兵家之事,非臣之专长。臣姑且言之一二——敌知我,我不知敌,是弊端不假,但如今使者居于燕京,可借机了解,无需深入,探些底细即可。莫要届时鏖战,却连敌方将领姓甚名谁都不知。”

        众臣想了想,皆点头附议。

        想法是好,但弗朗基人又非傻子,任你探他底细?想钓鱼,需有鱼饵,小了还不成。

        唐潆微微蹙眉,沉思片刻后未有结果,她随意抬眸,却瞥见有个青衣内侍徘徊在殿外,踮着脚望向殿内,面有急色。瞧着略有些面熟,唐潆不禁定睛打量,少顷,她瞳孔陡然睁大,未及池再反应过来宣召内侍入殿,唐潆率先疾步冲了出去。

        眨眼间,方才还在御座上高坐的皇帝便到了眼前,候在殿外的内侍不由惊了一惊,回神过来忙先行礼。这内侍是伺候太后的宫人,唐潆见他眼圈通红,满头大汗,心更沉下去几分,紧紧抓住他的手,颤声问道:“你为何事来此?是太后么?她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她已不复之前的稳重镇定,她学的帝王术不曾教会她如何掩藏自己对一个人的关切——又或者,爱,向来掩藏不了。

        内侍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泣声道:“太后……太后服了药……却晕厥过去……殿下不许告知您……是徐公公遣了奴才来说……”

        后面内侍再说了些什么,唐潆已听不清,连后半句都被风刮远了听得模糊。“晕厥”二字,如一根尖锐的针刺破了她的耳膜,痛得她耳鸣阵阵,旁的话再听不进去。她甩开了攥住内侍的手,大步向前。起先还是疾走,没几步,已换作狂奔。

        她想早点看见她,想尽快看见她,她从未有一刻像眼下这般,庆幸太后已从未央宫迁居至长乐殿,否则她需经过一条长街,再穿过几道游廊,又走上好几射,才能步入正殿。可是步入正殿又有屏风,她得绕过屏风,屏风之外,还有什么?

        倘若误了一时片刻,屏风之外,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唐潆不敢想,却做不到逼迫自己不去想,那些可怕的念头唯恐天下不乱地冒出来,犹如一只只小手揪着她的心脏把玩,疼得她喘不过气来。

        长乐殿外有宫人恭候,上前跪迎。

        唐潆视若无睹,直冲向前,跨过门槛时因突然的腿软而险些被绊倒。忍冬忙稳稳地扶住她,愕然道:“陛下?”徐九九遣了内侍前去禀告,她虽知晓,却仍被唐潆的模样吓到了。

        面色苍白,鬓发散乱,眼角隐有泪痕,庄重严谨的冕服亦不齐整,她的眼神,越过眼前的忍冬,注视着某处,尤其专注得可怕。仿佛她为谁而来,那人倘若不在,她的灵魂顷刻间便会随之烟消云散。

        唐潆只稍借了借忍冬的力勉强站稳,旋即跌跌撞撞地往前冲去。

        太后的床榻旁,太医跪在地上,早在闻见脚铃声时便禁不住浑身发颤,此刻皇帝就在眼前,太医愈加心慌意乱,叩头不止。

        殿中无人言语,唯有一声胜过一声清脆的叩头声响昭彰着众人惴惴不安的心。

        沉默了片刻,唐潆背对着太医站在太后榻前,低声问道:“怎么回事?她喝的谁的药?身体如何了?”听着唐潆语气平静,太医方松了口气,才要开口,却听得一声雷霆震怒,险些被吓破了胆——

        “砰——!”唐潆径直从旁拽了一物朝地上砸去,向太医喝道:“不过来诊脉,你磕头做甚?!”

        一地的碎瓷,太医堪堪躲过,再瑟缩着抬头时,悚然一惊:“陛下!”

        这殿中适才不知如何慌乱,竟连残破的茶盏都遗漏在此无人收拾。

        忍冬疾步向前,顾不得尊卑,握紧了唐潆的手腕,令她将手掌张开,唐潆只木然地依言而做,她低头,看见自己血肉模糊甚至嵌着碎瓷的手掌,竟不觉得疼。只是冷眼看向欲为她治伤的太医,厉声道:“朕让你去诊脉!”

        太医怔了怔,方旋身到榻前为太后诊脉。

        脉象,早已诊过,皇帝既不放心,再当着她的面诊一次便是。

        诊了脉,片刻不敢耽搁,太医一面治伤一面答话:“殿下脉象现已平稳,服药后晕厥,实因药性冲突所致。”

        “药性冲突?何以会药性冲突?”唐潆跪坐在榻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后,不但一寸目光没有分给太医,连自己的伤都不放在心上。

        太医沉吟须臾,道:“药材之间,药性本就相生相克。殿下近来试药服药,虽臣等尽力规避,亦亲自试药,但毕竟体格不同,又体无余毒,故而……”

        “我不是说过,我来试药么?”唐潆终于看向太医,只是这次的目光森冷又狐疑,“她并非第一次晕厥,是么?”

        倘若是第一次,忍冬的反应不该如此平淡,反倒是处处在关心留意我了?

        唐潆的眼神掠过忍冬,只轻轻一瞥,便透出令人生畏的寒意。

        忍冬匆忙下跪陈情:“殿下此前曾晕厥过几次,俱不许陛下知晓。奴不敢瞒,但亦不忍违背殿下之意,一次次的徘徊犹豫。今日,殿下服药后晕厥过去,竟是连叮嘱都未说完,已是比前几次严重。奴与徐九九商量后,思及殿下此次既然不曾叮嘱,即便告知陛下,亦算不得违背殿下。”

        说着说着,忍冬泪落涟涟:“奴已是欺君,便是把命豁出去了也当将话说出来。殿下服药,药效几无,却是针灸敷药略有些用处,可只开头几次,往后便再无起色。殿下怕陛下失望难过,遂当作不知,倘有新药方进上,每每说好,也是盼着能好,再苦都服下去,却哪有甚用处?白花花的银子白养了些民间征来的大夫,尽出些方子折腾人,反不如放出宫去的好。”

        一番话,将太医听得脸色煞白,禁不住低声斥道:“放肆!竟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

        忍冬擦了擦眼泪,呛声道:“如何是胡言乱语了?陛下忙碌不曾耳闻,太医却当作奴亦不曾听见么?太医院的医官与民间的大夫,私下议论的什么?治不好,怕掉了脑袋,便拿一张张新方子吊命,殿下得知,只召你来,略微训斥了几句,让你管着他们,勿要使陛下知晓。这事,有是没有?”

        没等忍冬说完,太医先跪了下来,低着头,颤声道:“陛、陛下……”

        唐潆仍旧跪坐在榻前,二人的争执,她像是听见了,又像是没听见。只是手上的伤似乎此刻才跟着叫嚣起来,沿着四肢百骸,直入心底,整颗心如被针锥。她抬眸,看着眼前这个日渐消瘦的女人,她已将她豢养在身旁,近得不能再近,可为何,她还是能瞒她?

        从小到大,自己的心事,仿佛都被她洞悉了去,无处可逃。

        满殿的宫人不知何时被人驱散,暮色四合,天色渐黑。

        殿中灯火摇曳,将地上的因瘦小而显得孤单的人影拉长,又缩短。

        如是这般,直到灯火渐熄,天将拂晓。

        宫人鱼贯而入,剪灯花,换烛芯,浇灯油——古代的宫殿采光不如现代,即便白昼,如需清晰视物,仍需点烛。

        一夜未合眼。

        唐潆记得太医说过,太后今日会醒,但不知何时,她便一直在榻旁守候。

        眼下,已是“今日”了。

        不知从哪儿投来一束微光,刺目得唐潆不禁以手遮面,微微眯了眼。

        恰在此时,一直被她紧紧攥着的手指,轻轻动了动,牵扯着她的心,亦随之提到了嗓子眼。

        唐潆看向太后,紧张得抿唇。

        片刻后,未见反应,唐潆略有些失落地垂下了头,耳边却忽然轻轻传来一声:“小七。”

        这语气不是疑问,不是惊诧,不是埋怨,像是笃定此时此刻会陪在她身边的就此一人而已。

        唐潆喜道:“是我,阿娘,是我!”她抬头,期盼能与太后两相对视。

        太后睁开了眼,却直视着眼前,透出些许茫然,少顷,又略略看向左右,低声问道:“小七,是不是……”她斟酌了须臾,竟是毫无底气的怀疑,“天黑了?”

        唐潆怔在原地,因欣喜而浮现的笑容乍然僵凝在唇角,她不知该如何作答,远处投来的微光还在她眼下布了一层阴影。

        默默地,她阖上眼眸,好像真的入夜一般,涩然道:“是啊,阿娘。天……黑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10/10262/383367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