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陌上行
三月,烟雨濛濛,杨柳依依。
长安城。
太极宫中,皇帝太极殿临轩唱名赐第。
此次共开七科考试,省试后再参加殿试的却只有进士科,皇帝临轩唱名赐第,也只对进士科的新科进士们。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进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因为今科录取人数多,因此皇帝亲自唱名的只有一甲三人,又称三鼎甲,分授状元郎、榜眼、探花。
二甲、三甲由今科知贡举的主考官秦琅代为唱名,称为传胪。
贞观元年新科进士共录取三百六十名,皆特赐绯袍,戴梁冠,上金殿。
一甲三人分别依次上前跪谢皇恩,接受皇帝亲赐的进士及第金牌。而二甲三甲则分班上前,受赐银牌。
传胪完成,新科进士由礼部官员高举金榜领路出宫,置榜龙亭,复三跪九叩,然后由金吾卫护卫游长安街。
进士科比其它五科倍受恩宠,顿时进士科一时荣耀无比,明经科等彻底被比了下去。在这些闪耀的新科进士中,年轻的主考官秦琅当然也显得更加耀眼了。
新科进士的状元郎是来恒,榜眼是来济,探花则是上官仪。
来家兄弟俩同中进士,还分揽状元、榜眼,因为兄弟俩与秦家的关系,还被人趁机弹劾说秦琅科举舞弊,只不过因为点状元榜眼的是天子,殿试又是皇帝亲自主持,所以那弹劾的官员反被贬谪岭南,证实了秦琅这主考的公正。
三百六十名新科进士,倒是有三百多人庶族地主出身的读书人,皆因这次名门士族子弟,基本上都是参加明经科的,谁也料不到这次明经科地位这么惨,进士科独重,想改都来不及,于是乎,荣耀皆归于这些寒门士子了。
皇帝还特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
放榜第二天,许多新科进士们去平康坊翼国公府登门拜访,要谢师。
却发现秦琅已经离京了。
秦琅参加完曲江进士宴后,第二天一早就送秦琼出京赴任了。
本来秦琼早就要离京了,是李世民一意挽留让他晚点再走,一留就到了三月。
渭河北岸,秦琼看着秦琅那片泽地,有许多百姓正在那里奋战着,秦琅拔下了不少钱粮,雇佣招工,改造这片泽地。
一万多亩的泽地,一横一纵的先是规划出了两条河渠,然后又有二级三级渠道数十条,把这万亩地分割如网状。
紧接着便是用松木桩、石头垒坝筑堤,然后清淤抬田平地。
一级水渠又可充当运河,运输木石淤泥。
另外在四面,秦琅又向咸阳县新买了一片地,直接开挖成水塘,以蓄洪和养鱼种藕。
附近招来的数千百姓,挽起裤脚撸起袖子正卖力的干活,包两餐,顿顿有鸡鸭鱼肉,虽然说几千人吃饭,大锅里其实也看不到啥肉,可起码每天也是有几十斤肉烂在锅里啊,更别说饭管够管饱,另外还打工分给工钱。
大家的积极性自然是高。
“阿爷,你看这片地,总共是两万亩,抛去水渠、坡堤、水塘,还能改造出一万亩的水稻田来,堤坡还能种桑,塘里能养鱼,岸边可种藕,我这里还要建养猪场羊圈,鸡鸭场等·······”
“你这样改,真能防水灾?”
“改造完成后,就算是三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也不用担心了,平常的雨涝更不怕,有这么些河渠可疏通引流,而且我这地都是抬过了的,四面有圩堤,大水可拦于外。”
秦琅的改造很简单,就是后世淮河一带普遍的围圩造田,建圩堤,圈起一片田来,就算有洪水,圩堤内也是安全的,除非是那种百年一遇的大洪灾,才有可能漫堤或破圩。
“这得花不少钱吧?”
“买地没花多少,前后花了六千贯,本来要不了这么多,我多给了点,免的说我借势占朝廷便宜,另外改造这块花费大,买松木买石块,另外雇工请人,前后七七八八的加起来,得两万贯吧。”
秦琅暗暗心惊,这片水泽荒地,居然投进去近三万贯钱。
“你哪来这么多钱?”
“阿爷,这两万多贯也不是一次性就拿出来的,也是分批投入,我现在鸡场鸭场效益不错,另外庄子上本也有产出。”
“你别糊弄我,去年大灾,都没了节余,今年刚春播,哪有收成?”
“主要是工商这块赚钱,酒、糖,这两个是大头,盈利不少,另外去年我就在幽州也搞了商号,参与幽州边市贸易,还有就是我收购了一些茶场,眼下新茶上市,我们茶庄的新式炒茶在贵族士族里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打入了高端茶市场·······”
对于秦琅这样的穿越者来说,赚钱从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尤其是他们爷俩如今的地位而言,只要不吃独食,那么赚钱确实比较快。
白糖现在就如同是印钞机一样的源源不断来钱,酒茶也是利润很大,秦琅还已经在着手安排进军盐业市场,准备也弄些盐场制盐,然后向朝廷买盐贩卖。
这些买卖,其实没啥太大的技术含量,真正需要的是地位。就跟后世八九十年代时,那些倒爷们一样,得有背景,那么就可能轻易的赚钱。
别的贵族豪门们也都是这种路子,工坊、商队、放贷,然后赚了钱再又拿出大半来买田置地,土地收益是最稳固的,尤其是掌握了土地后,还能进一步捆绑那些依附于土地的佃农,有地才有人,而有了人又能发展工商业,这才是他们千百年不倒的秘诀所在。
秦琅的路子与他们有些相像,又有些不同。
比如咸阳这地,其实并不是不能改造,也不是没有人看的到,只不过那些豪门大族不愿意弄而已,这种事投入高本钱大,不太划算,他们有钱直接去买好田方便的多。
正常情况下,花近三万贯改造得出这么万把亩田,得多少年才能回本啊。
秦琅却没那样算,或者说他也没想走传统农业的路子,他有把握能把废地变宝田,可防洪水,又能保收益。
咸阳县令最近天天跑来这里,秦琅给衙门六千贯钱不说,还在灾年雇佣了这么多百姓做事,对于咸阳县可谓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当然,秦琅除了花六千贯买地,也是让阿黄又花了几百贯上下打点了咸阳县里,上至县令下至胥役,都没少了那份好处,这样豪爽大方的贵人,咸阳县令如何不感激,于是他向朝廷也是连上了好几道奏折,说平康坊秦家造福乡里云云。
对于秦家这边工地,也是全力配合。
三月里的天气多变,昨天还是明光明媚的好春光,结果今天就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
秦琼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就送到这吧,我此去灵州,不灭梁师都不回京,京城家里就由你照料了。”
秦琼是孤身上任的,崔氏和几个儿女都是留在京中的。没有皇帝特许,封疆大吏们谁敢带家眷子女上任呢。
“其实按现在的情况,灭梁师都也要不了多久,如今每月都有存灭梁封桩钱,另外转运司也一直在往灵盐运送钱粮器械过去,照这势头,不用三年,等到明年,说不定就差不多了。”
秦琼笑笑,“其实灭梁师都,用不着多少兵马钱粮,关键还是突厥人。”
“阿爷说的是,我这里还有一件秘密武器,等过段日子,我给阿爷送到灵州来,说不定到时就能来个闪击战,出其不意的以迅雷之势灭了梁师都,打他突厥一个措手不及。”
“你这地改造好了,自己也种不过来吧?”秦琼问。
“雇些长工,农忙时再雇些短工,实在不行就佃些出去吧。”
“没想过买些奴隶?”秦琼问。佃地出租,当然不如自己种收益高,不过自己种需要的奴隶不少。
秦琅名下当然也有奴隶,皇帝历次赏赐不少,不过新增上万亩田地,这需要的奴隶不少。
“等我到了灵州,我给你弄些突厥奴过来吧,边地奴隶多好买些。”
秦琼说买人跟买牲口一样,充分体现了唐人爱买卖奴隶的现象,连寺院都遍地奴隶的长安,这才是正常现象,据说长安城的所有人口里,其实奴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数量。
但凡有点地位的人家,都有奴隶,从照顾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到种地做工,处处离不开奴隶,奴隶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战争俘虏、获罪为奴,或是欠债为奴等等,其中外族奴隶占了大头。
“好吧。”
秦琅能说什么,自己家里平时也都用习惯了,所以也没脸装什么仁慈善良圣人什么的。
唐朝应当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规模役使奴隶的时代。
十几条船从渭河驶入秦琅的北岸庄园,沿着那新开挖的河渠抵达北面渡口,船上装的是一只只猪崽,一只只羊羔。
稻田还在改造,但第一批猪栏羊圈都已经建起,这是第一批猪羊,完全圈养养殖。
在这批栏后不远,还有一片正在规整的土地,在秦琅的计划里,上面将要建的是屠宰加工厂,到时一些猪羊下水会在这里加工,甚至后续还会有利用猪皮加工的猪皮鞋厂,利用猪鬃毛的毛刷厂,利用羊毛的羊毛厂等等。
甚至在他的规划中,后续还会在这里建起酿酒厂、制糖厂等,把秦家长安城里的工坊迁到这里来,使的产业更集中,利于管理和保全。
他还计划在这建榨油坊,到时酒厂的酒糟,油厂的豆粕等,都可以直接做成饲料喂猪养羊。
https://www.lingdianksw8.cc/100/100601/51766171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