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步步惊心-四福晋84
第1145章 步步惊心-四福晋84
唐时那些贵族世家里也有不少血统不是汉人的,因为隋朝建立前的朝代本就是个多民族的大杂烩时代,大家都是有些亲戚关系的,谁敢说自己的纯汉人了?
所以啊,清朝在这点上真是小家子气了些,心胸也不够宽广。清朝建立前,就皇太极喜欢汉文化,且很会运用,到了孝庄与多尔衮时期,正好两人都不喜汉人与汉学。多尔衮就不说了,孝庄在顺治去世前一直反对汉学,也不愿接纳汉人,认为清朝是满人与蒙古人的天下。要不是顺治的去世让她醒悟过来,恐怕对汉人的死命打压不会如此轻易做罢。而康熙呢,他晚年自称一代圣君,但他真的没法同前面的那些帝王相比。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坦然接受若曦那几句拍马屁之语的,可能他真的这么认为吧!
望舒真的很想嗤笑一声,一个连朝堂都梳理不顺,只能扶持这个又扶持那个来搞平衡,为了地位稳固也为了名声,把国库的银钱借给官员挥霍,亏他想得出来。还总怕自己的太子能力太优秀把自己给掀了的皇帝,真的算是一代圣君吗?
前面那些有太子的帝王,抛开本就昏庸无道的暴君,哪个不是把自己的太子往优秀了培养,把许多优秀的老师往太子身边塞,就怕太子不够优秀。
搁康熙身上就怕太子太过优秀了而让他的位置不稳,太子长大后就开始琢磨怎么压制太子,真是小家子气。若他有足够的手腕,也有足够的能力,他还会怕吗?
最典型的李承乾与朱标,那李世民与朱元璋给这两个太子塞了多少人手啊!不光文臣,还有武将,可谁见李世民与朱元璋怕了?虽然康熙不是开国帝王,但他好歹也是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平定准格尔之乱的帝王,怎么还那么没自信呢?
只不过李承乾因为大环境原因最后选择了谋反,可就算李承乾谋反了,李世民不还是从容应对根本就不怕,只是心痛而已!朱标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那真是没掺水分的爱,连给朱标娶的媳妇都是开国武将家的女儿,为的什么该懂的都懂。
这康熙的太子若真娶个开国武将家的闺女,例如像是鳌拜家的闺女,怕他能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整日提心吊胆了吧!
单看大清一朝他还算是个不错的帝王,可一和其他朝代的帝王相比,就没眼看了许多。
望舒心里吐槽了一遍就抛开了,问四爷,“十三弟应该不会为了心里的那点渴望,从而提醒若曦些什么吧?”
四爷摇摇头,“十三弟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他是皇子,是按着皇子的教养长大的,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认得清自己身上的责任。所以,哪怕他对自由是有些向往,但他不会做出对大清,对皇上不利的事,这会儿他顶多就是对若曦有些心软与合拍,前提是若曦没有做出什么对大清不利的事,一旦若曦说出什么或做出什么关于大清的事,那么他也会收起自己那点子心软。他再容易对女子心软,再是侠义,但你别忘了,他还是个皇阿哥,该有的狠心与手段他也不会比我们少了什么。”
望舒想一想,认同的点头。因为这个世界的十三阿哥太容易心软也太侠义了,所以望舒怕这个世界十三阿哥的人设设定就是这样,会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来。如今四爷这么一说,望舒放心了。
也对,人设在如何,也脱离不了他是个皇子的基础,该有的手段,该有的权衡利弊,以及狠心他也不会少了。
~~~~~~~~~~~~~~~~~~~~~~~~~~~~~~~~~~~~~~~~~~~~~~~~~~~~~~~
孝庄真没那么厉害,应该感谢电视剧的塑造。
我没有抹黑的意思,就是说几句。孝庄最初的时候是不懂汉字,也不喜欢汉学与汉人的,蒙古那点文化她能学会什么大智慧呢?她最开始真就认为大清该是满人和蒙古人一起共有的,看她坚定的不停的给顺治娶蒙古皇后,以及纳了许多蒙古妃嫔就知道了。
顺治觉得大清只是满人的,不是蒙古人的,这或许就是两母子矛盾最初的根本。最初的孝庄权利真说起来其实还没那么大,因为那会儿有皇太极留下的满人辅政大臣,以及掌权的四大贝勒(或者是八大贝勒),孝庄对于朝堂的把控不大,但对后宫的把控是绝对的。
孝庄一心想要满人与蒙古人共治天下,顺治认为这天下只是满人的,两母子的矛盾就来了。最开始母子俩的矛盾还能调和些是因为有多尔衮在,母子俩还有个一致对外的人。多尔衮不在了以后,母子俩的矛盾就凸显了出来,且无限放大了。
顺治废孟古青也不是为了董鄂氏,是因为孟古青是多尔衮与孝庄给他选的皇后还是个蒙古人,他又处于有点叛逆中二的时期,所以就用废后来反抗!
满族大臣应该也不想蒙古人与他们共治天下,所以顺治要纳董鄂氏的时候,只有孝庄反对,满族大臣应该没怎么反对此事,因为董鄂氏是满人,且满人最初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所以不觉得有什么。要是大臣一致激烈反对,为了朝堂安稳,顺治应该是纳不了董鄂氏的。无非就是满族大臣不反对,只有孝庄反对,这事才成的吧!
https://www.lingdianksw8.cc/11672/11672980/5926178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