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这就是关陇集团!
【东西魏两次邙山之战的战果说明西魏的军事实力不如东魏,尤其是兵力不足,难以持久作战。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西魏和后来的北周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力争主动。
而这个改革的开始者就是宇文泰。
由于对高欢、宇文泰这样的军阀政权来说,军事问题是性命攸关的,所以宇文泰的改革是以军事为中心来进行的。
原来北魏传统的兵制是部落兵制,鲜卑族及其他被鲜卑族政权收编的少数民族“全民皆兵”,而汉族百姓一般不承担兵役,即所谓“兵农分离”制,只有少量鲜卑化的汉族人世袭为兵。
经过连年争战,由贺拔岳、宇文泰带到关中的六镇老兵损失殆尽,如不对北魏传统的鲜卑族及鲜卑化的部落世袭兵制加以改革,就不可能在和东魏的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有鉴于此,542年,宇文泰在关中汉族士族集团的帮助下推行了府兵制,对北魏以来传统的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府兵制?”刘彻道:
“这不是那个隋唐使用的制度,唐朝皇帝还用这个府兵制而成了天可汗!”
朕好嫉妒啊!
“原来府兵制乃是此人开创的啊!”
“如此说来,隋唐之盛世也是拾人牙慧罢了!”
刘彻心里好受点了,朕还真以为你们白手起家建立的大唐盛世的啊!原来也是抄别人的。
【其实,早在大统三年的时候,宇文泰就已经开始整军了。
先是由于东魏连年入侵,永熙三年,公元524八月,高欢率师攻克潼关,进逼华阴。
大统元年,公元535春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军再攻潼关,见宇文泰已有准备,遂挥师攻华州,赖着刺史王罴的拚力死战,才打退了东魏进攻。
大统二年三月,高欢又亲率万骑袭取夏州,徙五千户而归。
不久,又袭取灵州,徙五千户而归;大统三年正月,高欢又领军屯蒲坂,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准备渡河攻潼关。
高欢恃戎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未曾得手,但宇文泰知道,长此下去,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必然难以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拓兵源,扩充军队。
要不然东魏本就人多,要是按照高欢这种以势压人且不断蚕食的流氓战法,西魏早晚会被吸干的。
大统三年七月,宇文泰集诸军于咸阳,八月,率之于潼关整军,宣布军法军规,不得贪财轻敌,不得作威于百姓,与敌作战,用命则赏之,逃脱皆戮之。
通过这次整顿,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不久,高欢率二十万大军入侵,西魏以少胜多,在沙苑大败高欢,俘敌八万余人。
而这就是沙苑大战,也是高欢差点被气的直接殡天的一次战役。
随着军队素质的提高,宇文泰又进一步扩充军队,壮大军事力量。
最开始的时候宇文泰在接受贺拔岳的以武川兵户为骨干的军团时,这一军团人数不过数千人,击败侯莫陈悦后,其大将李弼拥众万人来归。
以后,跟随孝武帝元修入关的由鲜卑族人组成的北魏宿卫禁旅也有近万人,合起来,宇文泰掌握的军队约有近三万人,分别由十二个将军率领。
沙苑之役后,又通过收编降军等不断补充,人数渐渐增多,到大统八年三月,正式建立六军,时已有兵约十万人。
大统九年,公元543年,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开始从汉族中间吸收兵员,三月,宣布征募关陇地区的豪强地主武装。
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东西魏分立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强手中。
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这一措施,把这些分散的乡兵武装变成中央军队的一部分,由政府选择关陇地区有名望的人物来统领,从而,既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魏末以来的地方势力,又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
此后,到大统十六年,又进一步把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的均田户,这样,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兵源的增多也让西魏的实力因此大增。】
“其实这个宇文泰的改革很简单。”诸葛亮道:
“占据和经营这片土地无数年的乃是汉人,胡人纵然趁汉人政权衰弱之时侵夺了正统,但人数和文化等方面仍然不占优势。”
“这也才有了前面的北魏的改革。”
“胡人人数不多,越打越少,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凭借团结的优势以军事压迫汉人维系统治。”
“可北魏已经分裂,西魏本就势弱,鲜卑人越打越少,兵源自然也就更少了。”
“除了放开对汉人的限制,提拔汉人的地位,他们别无选择。”
简雍道:“军师真是厉害啊!不过三两言语,便将这看似高深莫测的改革给剥丝抽茧出了本质。”
随即,简雍又疑惑地问道:“可这样做的话,难道他们不怕最后被汉人夺得大权吗?”
庞士元笑道:“被手下的汉人逐渐夺权好还是被东边的敌人给灭亡了好呢?”
【起初,府兵制也是一种兵农分离的职业兵制,但其士兵的来源不像北魏那样按照民族区分,而是在关中地区对户等,而户等则是按照人户资产划定的等级,作为征税的依据。
在第六等以上的中上户进行征兵,凡中上户之家有3个以上儿子的就必须选择“魁健材力”者为府兵。
尤其是在543年第二次邙山大战失利后,宇文泰下令“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这样汉族人就成为府兵的主要来源。
当了府兵就免除其本人的所有赋役,脱离一般的户籍,加入府兵的独立户籍。
每个月中半个月警戒巡逻,半个月演习操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潼关之上,张养浩看着天幕里南北朝生民流离的样子,本就因为当前大元帝国糜烂的社会而无奈叹息的他更是眉头拧成一个麻花。
“无论是怎样的制度,终归是建立在蚕食百姓利益的身上啊!”
“苍天啊!”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同时,宇文泰又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形式上采取鲜卑旧日的八部之制,立八柱国。
除宇文泰自己在大统三年,公元537年,由西魏文帝任命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外,又在大统十四年任命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但仅挂虚名,并无实权,另任命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六军。
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有兵四万八千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府兵的前身,由贺拔岳的武川军团、侯莫陈悦军团中的李弼军团以及随孝武帝入关的北魏宿卫禁旅这三部分组成,这些军队都是鲜卑化的军队,尤其是武川军团,前身是六镇鲜卑,大都是拓跋族成员。
在建立府兵时,就采用了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即八部之制,作为编制新军的蓝本。在士兵和军官之间的关系上,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
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又以有功诸将继承鲜卑三十六国及九十九姓,除有的将领本来就用鲜卑复姓的不予更动外,那些已经在太和改制时将复姓改为单姓的将领则重新改为复姓,已采用汉姓或本来就是汉姓的,则赐以鲜卑姓。
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赵贵赐姓乙弗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凡所统领的士兵皆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为自己的姓氏。
宇文泰借用氏族部落的血缘纽带来组织府兵,使官兵之间蒙上了一层宗族的亲密色彩,以搞好将领和士兵间的结合,提高府兵的战斗力。
事实上,府兵的组成,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倒退到氏族关系中去,但由于这种兵制多少带有一些过去部落兵制的色彩,因此从那些曾经沦落为兵户的六镇鲜卑来看,身份提高了,地位改善了,从而使府兵的战斗力也增强了。】
“通过府兵制度可以来独立出来一套专门的职官体系,这应该就是后世提及多次的勋爵制度。”
诸葛亮眼神明亮,道:“世家地位顽固,不可轻易动之。”
“然而天下官位三万,世家占据九成,既然动不了世家大族,无法安插自己的亲信上位......”
庞统接道:“不能掀桌子,那就另起一桌!”
二人相看一眼,哈哈大笑。
“高欢想以步步蚕食之法瓦解西魏,然而西魏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守住了地盘。”
“甚至是还出台了改革,步步蚕食世家的权力。”
“到最后,无论是勋爵的职官还是原本的职官,都将为中央所有,于此,九品中正之制才将慢慢消亡。”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世家庞大且根深蒂固,他们岂能没有反抗?
这样蚕食和另起炉灶之法只能解决一处一时,又如何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呢?
知道这个方法有些费时间的二人再次将关注力放在了天幕上。
然而:
黄巢:一点也不费时间啊?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辞》这首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是我们现在课文的必背内容,大家都很熟悉的。其中提到的“策勋十二转”,便是由宇文泰建立的八柱国制度逐渐延伸出来的。
最早的勋爵制度最上面的勋爵便是大柱国上将军,也就是宇文泰本人所担任的职位。
宇文泰也是凭借着勋爵制度独立出来了一套专门的职官体系,来提拔亲信,培养心腹和优秀人才,逐渐的牢牢掌控了西魏朝廷和增强国力。
而宇文泰这一套的改革程序其实就是在最初阶段模糊的“匡扶魏室”的政治战略上,宇文泰他自己在集团核心成员于谨的建议下,进一步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国家战略,就是在其统治范围内另立中央,而积极地实行这一战略。
孝武帝西迁标志着西魏的建立,同时昭示着宇文泰政治军事集团正式向国家统治集团的过渡。
宇文泰个人中央行政官职之始“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职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别置二尚书,随机处分”孝武帝给与宇文泰“军国之政”的权力。
然而在高欢退却,西魏重新掌握关中东门户潼关后,外部威胁稍微减缓的情况下,内部矛盾却因为个人因素过早地激化,于是宇文泰暗中杀害孝武帝,另立新君西魏文帝。
这次意外事件使得宇文泰,不得不思考对中央行政权攫取进程的问题,西魏文帝的登基,是宇文泰集团和元氏集团互相妥协的标志。
除了是权力的妥协,和外部威胁的原因之外,也与宇文泰所牢固掌握的军事实力不足,有莫大的关系。
西魏军事力量体系中,宇文泰掌握的军事势力,主要是亲信团体,武川团体以及原州团体,也就是六镇老兵。
但其他军事团体,仍然拥有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加之外部战争的威胁,使得宇文泰把“协和”和“等夷”作为此时,团结整个集团最主要的政治决策之一。
基于西魏相对孱弱的现状,所以善理财政也是当时,西魏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标准。
宇文泰政治军事集团,在过渡成国家统治集团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其根源就在于军事实力的不足,政治军事集团统治的根基不强。
在外部高压之下,消灭其他团体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在原宇文泰政治集团的核心上,吸收更多团体的加入并扩大以加强,统治基础的方针被宇文泰提上日程。
庞大的政治军事力量的人物构成,具备如下特点:宇文氏皇亲国戚是核心成员;通过联姻结盟其他势力人物;重用功勋卓越的军官。
所以就有了我们前面说的通过联姻等方式,构建各个团体之间的血缘纽带,建立政治联姻关系,是宇文泰加强集团联结的重要手段之一。
宇文泰除了和自己所掌握的团体联姻,与其它团体人员,除王思政被东魏俘虏外,也都建立了姻亲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常说关陇是一家,因为八柱国之间彼此联姻,被宇文泰拧成了一根绳。
北周宣帝宇文赟的老婆是八柱国后代随国公丞相杨坚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
隋文帝的老婆独孤伽罗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女儿,与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亲姐妹。
而唐太宗李世民则应该称杨广为表舅,称杨坚为舅祖。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虽然不在八柱国之中,然而长孙氏却是鲜卑皇族。
可能大家会问鲜卑皇族不是元氏,也就是拓跋氏吗?
长孙氏自然也是鲜卑皇族,这一点不假。这个姓氏呢,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拓跋珪建立北魏称帝后,就赐沙莫雄的儿子拓跋嵩为长孙姓,故拓跋嵩为得姓始祖。
长孙氏作为鲜卑宗室,一直以来也是国内除了拓跋氏外最大的大姓,是皇族的铁杆支持者。
但在宇文泰逐渐掌权后,不但元氏投靠了宇文泰,就连长孙氏也逐渐投向了宇文泰一方。
八柱国之间算上元氏和长孙氏也是多有联姻。
就连没有评上八柱国,不在武川勋贵体系的,例如贺拔氏等这些老牌勋贵也在联姻对象其中。
如此一来,通过军事上有力的改革和相互的联姻,宇文泰的地位步步稳固了起来。】
“难怪天幕说此人是开创了隋唐盛世真正的奠基人。”
刘彻喃喃着道:“无论是传统的大姓还是后来崛起的新秀,无论是汉人还是鲜卑人,有能力有权力的都被他通过联姻的手段结合在了一起,这样才能被称为一个集体。”
“原来这就是关陇集团啊!”
“虽然此人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是也把问题给暴露了出来啊!”
刘彻的公孙衍大丞相为皇帝解析道:
“宇文泰并没有像高欢一样在西魏有绝对的统治力,他的威信建立在联姻和军事之上。”
“这其实就已经有了很大的缺陷埋下了。”
“而后来的北周、隋朝、唐朝同出于关陇,表面来看是关陇集团势大蓬勃,难道不是暴露出了更大的问题吗?”
刘彻皱眉有些不解。
“宇文氏不是以力而强硬的统治,自然本为一体的其他柱国们私下里也想坐一下他的位置吧?”
对呀!咱都是武川出来的老兄弟,凭啥你当霸主我不能当?
你若是说没有这个想法,那后来的隋朝与唐朝又是怎么回事?
真可谓是成也关陇,败也关陇。
成在一个共同的敌人,败在这个家我也出力了,凭什么不能继承家业?
——————
“雕虫小技罢了!”高欢不屑的道:
“待孤王重整旗鼓,下次绝对打黑獭一个措手不及,统一天下就在眼前!”
宇文泰:“贺六浑,待我蓄力完毕,看你怎么和我争?”
https://www.lingdianksw8.cc/14272/14272189/5358711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