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逆水行周 > 第八十五章 问题

第八十五章 问题


  秋风萧瑟,吹动满树青黄,杨济看着房外院子里那秋风扫落叶的情形,又看看手中一枚“金银陌”,不由得出了神。

  这种双色币,古来罕见,杨济思来想去,觉得大概只有王莽搞的“金错刀”,才能勉强和双色币沾上边,而他手中拿着的这枚双色币,连一点金线都没有。

  王莽的“金错刀”,再怎么样都点缀着金线,现在这黄白双色的“金银陌”,只是黄铜和白铜的混合体,严格来说只是另一种形制的铜钱罢了。

  这种双色外白内黄的双色币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看样子,制作成本不会高于面值“壹陌”,具体制作工艺如何,杨济当然不知奥,他也不想知道,只是觉得好奇。

  黄铜,在大明的嘉靖年间已经大规模用来铸造铜钱,在此之前,宣德年间的宣德炉,即是用黄铜所制,黄铜制品看上去金灿灿的,和黄金有些相似,杨济当然熟悉黄铜制品,却没想过黄铜能用来做双色币。

  天子的想法,果然总是与众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常常让人目瞪口呆,此时此刻正等候天子召见的杨济,把玩着手中这枚“金银陌”,想到了很多事情。

  如今是明德四年秋末,天子登基已近四年,酝酿已久的新币“明德通宝”已经开始流通,而配套的双色币“金银陌”同样开始流通。

  不过目前这只是“第一阶段”推广,先是关中、益州、荆襄等地发行新币,待到明年,新币才会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

  如此安排,是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适应期”,而朝廷可以根据第一阶段推广时的经验教训,及时作出政策调整,为新币接下来的全面推广做好准备。

  而现在,新币推出之后的“市场反馈”已经出来了。

  做工精美的“明德通宝”钱,虽然新钱分量只是二铢四丝,推广起来却没有遇到太多阻力,百姓对新币还算欢迎,而“金银陌”钱的流通效果正如事前预计那样,不是很好。

  寻常百姓不太接受这种“一当百”的大钱,即便这种大钱是黄白双色、古来罕见,百姓们基本上都不敢拿身家开玩笑。

  他们就怕兑换了这种大钱,没过多久大钱就开始贬值,导致自己的毕生积蓄毁于一旦,所以即便各地官府做了很多宣传,“金银陌”钱基本是应者寥寥。

  “金银陌”无人问津,朝廷倒不会太过焦急,因为据说会有一项重大举措给“金银陌”带来重大“利好”,那就是“广陵白银交易所”,

  白银交易所具体如何运转,不是杨济需要关心的,但他听说有官员上表,建言为了推行“金银陌”钱,朝廷可以要求百姓缴纳租调时,必须用“金银陌”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税。

  钱税即用钱缴纳的税,对应用实物缴纳的实物税,所谓实物税就是田租中的粟米、户调中的丝帛。

  上表的官员,认为只要官府强制百姓缴税时必须使用“金银陌”,这样就不怕“金银陌”无人问津。

  这样的建议,附和者不少,而杨济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种措施看上去好像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只会祸国殃民。

  道理很简单,如果官府真的要求农民缴税时,一部分税要以钱税形式(金银陌)缴纳,那么农民必须自己想办法去兑换“金银陌”,如此来,就会被人盘剥。

  农民手上并没有“金银陌”,需要出售粮食或者布帛,换得“明德通宝”之后,再去找官府或者商家兑换“金银陌”。

  既然有求于人,那就得受人摆布,这种情况下,那些胥吏和奸商必然不肯以“一比一百”的比例兑换。

  农民要缴税,拖不起,只能按着对方的要求,用大于一比一百的比例兑换“金银陌”,如此一来,农民的负担反而变重了。

  杨济上表反对这种建议,而政事堂经过多次会议之后,并没有采纳这种“见效快”的建议,所以“金银陌”的未来,还是寄托在“白银交易所”上。

  这剂药能否起作用,杨济不知道,也没时间关心,他只希望新币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要成为贪官污吏敛财的工具。

  想着想着,看看座钟,时间差不多到了,果不其然殿外响起脚步声,不一会两名宦官入殿,向他行礼。

  。。。。。。

  “你这警察厅长当的真是人憎狗嫌,多少人恨你恨得牙痒痒,却不敢正大光明怼,成日里旁敲侧击,指桑骂槐,朕看奏章看得都烦了。”

  “掐指一算,差不多有四年了,你的位子也该动动,不然长安城里‘官不聊生’,朕也很为难呐!”

  “放心,朕一定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惨,心中的恶气好歹消散些许,待得将来你又回来了,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也是极好的...”

  殿内,宇文温正与杨济交谈,不过语气一些怪,宛若一个法官在宣判前将嫌疑人的罪状一条条念出来那样。

  宇文温的表情轻松,杨济虽然不至于嬉皮笑脸,但也没什么委屈的表情,他从担任京畿警察厅厅长一职开始,就知道自己必然会落得今天的“下场”:到边疆任职,行同流放。

  京城,权贵多如牛毛,想要在京城严格执法,免不了得罪一大群人,杨济这几年来尽忠职守,折腾得权贵们“哀鸿遍野”,风评当然急转直下。

  谁都知道杨济是天子的爪牙,所以不敢明着对付他,但暗地里扇阴风点鬼火的龌龊事从来没断,眼见着“积怨”越来越深,宇文温作为最高领导者,必须表明态度了。

  态度是什么:杨济一心为国,忠于职守,只是举措不当,犯了众怒,所以要适当惩罚一下。

  自古以来,鹰犬走狗对于主人就是夜壶,用完就扔,现在,宇文温要把杨济扔出来平息众怒,于是给对方按安排了一个好去处:辽西。

  辽西苦寒之地,又是边疆,京畿警察厅厅长杨济是实权京官,现在转为营州总管当地方官,在外人看来,形同流放。

  也就只是外人看来是这样罢了。

  宇文温打发杨济去辽西,一来是让杨济离开长安避避风头,造成他“被迫离京”的事实;二来是为日后的辽东之役做准备。

  至于“平息众怒”什么的,宇文温向来不会亏待自己人,当然不会搞“过河拆桥”那一套,也不会让杨济去辽西喝西北风。

  “北洋贸易公司在辽东半岛做得不错,但辽西这边也得准备准备,你此去辽西,首要之务就是扩建柳城,其次,疏通卢龙道。”

  宇文温结束了调侃性质的开场白后,拿着舆图及相关资料,向杨济交代起诸多事宜来。

  突厥一时半会死不了,但宇文温还是要抽空对付高句丽,为了提高成功率,派杨济去辽西打前站,而除了巩固营州之外,他还有一项重任交给杨济。

  宇文温指着舆图上营州地区,郑重说道:“粟末靺鞨各部,似乎和高句丽发生龃龉,边将来报,说总总迹象表明,也许会有部落南下投靠皇朝,届时你打算如何与这些靺鞨部落相处?”

  “是依照李唐故事,行‘城傍’之事,还是....”

  宇文温顿了顿,看着杨济,盯着对方的双眼:“还是行辽东总兵李成梁与女真各部故事?”


  https://www.lingdianksw8.cc/2/2417/1743380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