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往生酒馆第二话,人间 > 第26章 汢之(5)

第26章 汢之(5)


时间总归是一日一日的过。
  孟家姐弟上学的日子,到底是高兴的事情多些。
  孟芫是个聪慧的,性格也好,虽说家境不如别家那般富贵,可却是不卑不亢,与之相处很是舒服。
  是以,私塾里那些个家境殷实的女孩子们,与孟芫的关系亦是亲近,对待孟芫的弟弟,自也是有些“爱屋及乌”。
  那数九寒冬里,若遇到孟芋有被周培轰出来罚站,便会齐齐的哄着女子学堂里的夫子们“收留”。
  夫子们被缠的紧了,见孟芋冻成那般,心里亦有些心疼,可明面上却是万万不敢得罪周培的。
  只貌似不耐烦般,匆匆留了课业,留女孩子们“自学”。
  夫子走了,自是没什么顾忌了,女孩子们则会推着孟芫将弟弟接进来烤火,一面碎碎念念着“周夫子也忒不近人情了些”云云。
  孟芋也是个嘴甜的,左一个姐姐,右一个姐姐,将学堂里的女子们哄的云里雾里,是以冬日罚站的日子,到底是好过的。
  而和周培“斗智斗勇”的时间里,孟芋亦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处于下风的。
  譬如和邻镇学堂的论理,便狠狠的为自己正了名。
  他们所在的镇子,说偏不偏,也是通了商道水路的,可若说多繁华,却也是不见得。不过是当年朝廷治理得当,免了多数的农税,不至于让多数地方穷的揭不开锅罢了。
  那时,圣上明智,广听善谏不说,更是立下了每月“上谏”日,随机选个朝都的学堂,去听那些学子们的治国之策云云。
  若是谏言得纳,圣上难免夸赞上两句,再有些赏赐。
  那赏赐不是真金白银,亦不是明珠珍宝,是宫里的御书阁里难见的古籍文书。
  要知道,在读书人眼里,那些不起眼的,甚至是卷了边的,泛了黄的,甚至是破了皮的书本,那可是千金难求的存在。
  是以都城里的各个学府,更是铆足了劲的准备着,便是等着圣上哪一日突然驾临,若是谁的建议入了圣听,先别说那古籍书本,就算是圣上几句夸赞,那都是荣耀一般的存在。
  可圣上只有一个,莘莘学子们却是许多,且每月只一次亲临,还不知道圣上选的是哪一个学堂。
  是以,都城里便有了个习惯。
  每月里,各个学堂互相论理。
  抓阄选题,在针对其题,各执一词,时常有学子们争的面红耳赤,很是热烈。
  争赢了的,扬眉吐气。
  争输了的,也不气馁,暗戳戳的回去再做些充足准备,待来日再战。
  这样的“论理”,亦被传到了圣上的耳中,圣上对此颇为赞赏。
  一来二去的,这样的习惯便慢慢衍生到了周边的城镇里,亦是每月会腾出一日来,相邻的几家私塾都会比上一比,诗词也好,文章也罢,总要论上一论的。
  孟芋所在的私塾,亦有这个习惯。
  不过是镇子上,只那一家私塾,是以便和邻里的镇子上来往,互相争论罢了。
  周边的镇子上,不乏学识出众的夫子,甚至还有与周培一般,曾有功名在身的。
  所以周培的那份“功名在身”的优越感,每每到了论理的日子,没人看在眼里。
  不仅如此,每次的论理中,孟芋所在的私塾几乎没赢过。
  原因很简单,论理,论的是自己的想法见解,若是都照着书里那套来,那还不如抱着书本念好了,有什么可论的。
  而周培座下的学生们,便是那种恨不得抱着书本念的。
  只一辩论什么,便是书中曾言,子曾经曰过。
  甚至还被别的私塾取笑,别说子曰过什么,你倒是曰一个看看呐。
  有一次玩笑过了些,周培臭了脸色,甩下一句:有辱斯文,便带着人恨恨离去。
  所以有段时间,私塾的名声在周边确实不太好听。
  甚至镇子上有的人家为了孩子的前程,还特地将孩子送远了些,去别的镇子上读书。
  后来,还是私塾背后的老夫子出面调停,亲自带人参加了论理,这才挽回一些颜面。
  不过老夫子年事已高,许久不问这些繁事,只不过初初出面过几次,后来还是交给了周培。
  不过周培却是被老夫子给提点过的,到底不敢再论理的一众夫子面前再甩脸子了。
  可私塾不是一直都输的。
  之前,有过一位师兄,极是出色。
  这位师兄的亲兄长,是老夫子的关门弟子,早年考了功名,去都城任职去了。
  而这位师兄亦不负众望,无论学识谈吐,都在一众学子们出类拔萃。
  可不知为何,周培却不看好,碍于老夫子的颜面,亦或是那个师兄那遥在都城里当官的亲哥哥,到底没有敢明面上做些什么。
  那师兄也知道周培不看好自己,亦不上前凑热闹,自己该学就学,该读书读书,很是看的开。
  对于周培带队的“论理”,自也是避而远之的。
  后来老夫子出面,便将这位神隐一般的师兄给拎了出来,带去了论理中,可谓是大杀四方。
  据见过那几场论辩的人回来说,那师兄一开口,旁的私塾里那些学生,便是连张嘴的机会都没有。
  甚至曾经恨不得拿鼻子看自己私塾的那些个夫子们,更是连连赞赏点头。
  只说这样的好苗子,从前怎的没见过。
  爱才之心亦显。
  师兄顾着老夫子的颜面,只说自己醉心学习,不善言辞,论理之事实在不擅长了些。
  那样“舌战群儒”般的气场,说自己“不善言辞”,再联想到周培那古板的脸。
  个中缘由,任谁都是心知肚明的。
  只说是辩的很是尽兴,约好了下月再论。
  可老夫子也不过是出面调停,后来与周边私塾关系缓和了,便也不再带队了。
  而那师兄,便也一如往前那般,不再出面。
  后来乡试里,一举得中,也到都城里投奔兄长去了,不再回来。
  是以后来的私塾里,在周培的管理之下,再无能人。
  周培对此并不在意,
  他觉得,书本里的东西都学之不尽的,哪还有功夫再去想些书本之外的东西。
  古人言,能传至今,都是有大学问的,
  那般大道理,岂是那些半大的毛头小子能参透的?


  https://www.lingdianksw8.cc/20238/20238400/6969694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