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三国群英风云录 > 诸葛亮传(七)

诸葛亮传(七)


也有论断说诸葛亮故意失街亭,故意失箕谷,很简单,曹魏非速亡之国,只能循循渐进,稳扎稳打,一路打过去,一点点消化曹魏的地盘,收复民心。

        依据呢?诸葛亮派赵云领一万兵守箕谷,守不住,曹真十万大军,怎么守得住。

        马谡守街亭也守不住,张颌五万大军,很难守得住。

        从街亭袭取长安,斜谷袭取长安的战略是危险的军事冒险,不适用。

        魏延放着为什么不用?魏延不服诸葛亮,难道是诸葛亮怕魏延攻下长安,抢夺自己军事权?

        很多疑惑,当然疑惑归疑惑,犯错误的事情是兵家常事。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认为呢?

        诸葛亮大权独榄,很多人不服气,诸葛亮平定了南蛮孟获,这个时候诸葛亮是一个什么心态?

        打仗以奇致胜,我诸葛亮很行,马谡很行,赵云百胜将军。

        诸葛亮制订守街亭,出箕谷,袭陈仓,暗渡陈仓这种谋略的时候,他的那些同僚只会背地里耍阴谋,怎么会成全诸葛亮呢?

        诸葛亮不可能让马谡,赵云去送死吧?马谡是诸葛亮的左膀,赵云是诸葛亮的右臂?

        那结论只有一个,益州集团让诸葛亮自断左右臂,阴了诸葛亮一把。

        后来诸葛亮打起仗都都非常谨慎,就是这个道理了。

        诸葛亮也会犯错误,一个没有领军作战经验的统帅,第一次北伐犯错误,再正常不过了,曹操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诸葛亮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

        第一条:重用马谡,用人失当,察人失责。

        第二条:误判了战况,导致全局指挥失利。

        第三条: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没有准备好。

        第四条:曹魏非速亡之国,诸葛亮患得患失,又想搞奔袭,又想稳扎稳打,导致决策失误。

        如果说诸葛亮想通过街亭直取长安,诸葛亮会重兵把守街亭。

        如果说诸葛亮想二路疑兵拖住曹魏主力,北伐主力袭取陈仓,那么街亭和箕谷至少分别要布防二三万兵马才能守得住。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患得患失,又想用正,又想用奇,结果功亏一溃。

        如果说街亭守住了,魏延领一支兵马奔袭长安,赵云跟随诸葛亮主力攻打陈仓,这样的会是什么结果?

        可能魏延那一支兵马,有去无回,赵云这一路或许能攻下陈仓,或者攻不下。

        曹魏有七个州,人心向魏,就算攻到长安,又能如何?

        没有用,曹魏人口千万,带甲百万,蜀汉人口百万,带甲不过十万,怎么是对手?

        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说的很清楚了,待天下有变,将军一路出巴蜀,关将军一路出襄阳,二路齐出,天下可定也,霸业可成了。

        待天下有变,什么是天下有变,曹操死了,曹魏内讧,七个州分成三四个军阀,拥兵自重,相互攻伐,这就是机会。

        这个时候,荆州出兵打颖川,益州出兵打长安,两路兵力合成一路。

        那天下没变呢,关羽又死了,少了一路。

        那诸葛亮心里很清楚,北伐是没有希望的,不可能通过一次北伐就能灭曹。

        诸葛亮的想法是收复狄道,陇西一带,雍州,凉州慢慢的划入版图,慢慢打打个十几年,等曹魏内部发生动荡,民心反背,这个时代,联合孙权二路攻打,灭掉曹魏。

        难道说诸葛亮是故意让马谡失了街亭,让武将集团们断了奔袭长安,偷渡子午谷的臆想。

        显然都不是,即然这些猜测都不成立,那结论就来了。

        诸葛亮认为马谡打仗很行,自己打仗不行,不证明别人不行。

        萧何做丞相很行,打仗不行,张良,韩信做丞相也不行,但是打仗行。

        诸葛亮想要北伐成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韩信这样的人才,北方没乱,曹魏集团稳如泰山,关羽死了,北伐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不北伐那就是等死。

        韩信当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才让刘邦有机会打败项羽。

        诸葛亮要马谡干什么呢?不是守街亭,而是在街亭打败张颌的五万大军,跟陆逊火烧刘备十里连营一样战绩。

        陆逊名不见经传,扛住孙权的压力,扛住将领的压力。

        诸葛亮希望马谡像陆逊一样,大败张颌军,等诸葛亮大军前来,大军直取长安。

        陆逊跟马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第一点:二个都是天才,陆逊是智慧,马谡是聪明。

        第二点:二个人都不能服众,陆逊是大都督,拿着孙权的令剑,谁不服管就斩,马谡诸葛亮的股肱,只能靠嘴巴讲,不服我就是不服丞相,谁鸟你,没人鸟人,越这样,人家越给你下绊子,怕你死的不快。

        第三点:对方敌将轻视新手,大意,很容易找到破敌战机,陆逊等到了刘备十里连营显摆一番,马谡等来的张颌截取汲道,无水可饮,兵马自散。

        谁的责任,诸葛亮的责任,马谡说大话,没实战经验,不会团结干部,自己葬送了性命。

        守街亭的估计有一半的将领看马谡不爽,这样的人领军,就算你再聪明,都会身败名裂,落个身首异处。

        马谡怎么抓回来的,士兵绑着马谡见诸葛亮,说是投敌,向曹营方向跑。

        这得有多不得军心,诸葛亮无话可说,关押起来,几天后行刑,挥泪斩马谡,斩断了自己的北伐入中原的幻想。

        老老实实的打,稳扎稳打,韩信,张良什么的,不可能的,就连陆逊,马谡也比不了。

        诸葛亮的责任,矛盾,患得患失犯的战略性错误,自降三级。

        第一次北伐失利,第二次北伐无功而返后,诸葛亮开始思考,开始检讨,总结经验。

        次年遣陈式攻打武都和阴平两郡,郭准领兵救援,诸葛亮出兵围剿,郭准退走,诸葛亮得武都,阴平二郡。

        公元230年,曹魏三路出兵攻打益州,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天,魏军撤退。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

        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诸葛亮还师。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建兴十年(232年),诸葛亮在黄沙休兵劝农,制作木牛流马等,并且练兵讲武,准备再次北伐。

        建兴十一年(233年)冬,诸葛亮为再次北出祁山派遣诸军运米,集结大军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

        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蜀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

        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而孙权也响应蜀汉,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军打败。

        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了。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

        司马懿曾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

        诸葛亮打仗没有什么好讲的,中规中矩,至于空城计,骂死司徒王朗,不存在的。

        政治也没什么好讲的,诸葛亮做丞相十几年,大权独榄,李严案,一是贪污,二是反战,破坏内部稳定。

        刘禅问诸葛亮,相父去了,谁可继之,诸葛亮蒋婉可继,刘禅问蒋婉之后呢,诸葛亮说费祎继之,刘禅说费祎之后呢?诸葛亮眼睛一闭,表达的意思是蜀汉到头了,你准备去曹魏过乐不思蜀的阿斗皇帝。

        诸葛亮算得出,蜀汉的命运,诸葛亮有一篇占卜文,叫马前课。


  https://www.lingdianksw8.cc/26/26048/2072385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