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秦:我的辉煌从商鞅变法开始 > 97.改革官制(感谢大家)

97.改革官制(感谢大家)


  嬴渠梁和卫鞅对梁元的才干和见识已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们微笑着示意梁元,继续说下去。

  其实三人已是兴致勃勃说了快一整天了。

  但他们并不觉得疲惫,数次将送饭食进来的内侍打发出去。

  “等等!”

  嬴渠梁这时见窗外天色漆黑,示意梁元稍等,命人送来一些糕点和三杯茶水。

  并亲手将一杯茶水送到梁元的面前:“爱卿先吃点东西解解乏再说吧。”

  三人于是先把肚子填了个半饱,又开始接着刚才的话题。

  梁元迎着嬴渠梁和卫鞅热烈的目光缓缓说道:

  “如今大争之世,若想要在诸国之中脱颖而出,便必须将农事和军事的力量发挥到最强。

  但如何才能把这种力量发挥到最强呢?为此,我秦国需要一套严密的法律制度和高效的官僚制度。

  前面两轮变法已经将法律制度做的差不多了,现在咱秦国便到了必须构建一套高效的官僚制度的时候了。

  这便是我本轮变法第三个方面内容的主题,改革官制,加强朝廷集权。”

  嬴渠梁和卫鞅听得不断点头。

  嬴渠梁不禁说道:

  “对于官僚制度的问题,我是深有体会,现在的官僚体制充斥着各立山头的世族,重叠交叉的机构,权责不明的官职,还有其他诸多的问题,我一直深以为苦,你赶紧说说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梁元微笑道:

  “可在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设立郡县制,所有官职按才授用,不得世袭。

  中央和地方官员每年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备任用。

  为免上下相欺,推荐名单一式两份,一份直呈国君,一份呈递三公。”

  梁元随即用这个时代的语言,为他们解释何为三公九卿制。

  自己考虑到此时的实际情况和封建社会的得失,决定官制改革仿照后世秦始皇订立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与强汉的形成有重要关系,自己可不能不用。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的权责分别为:

  丞相,地位仅次于君主的最高官职,辅佐君主处理全国所有事务,是君主的首席助手,开府治事。

  太尉,地位次于丞相,协助君主处理军事,管理和调动全国军队,不包括郎官,调兵五百人以上需要另外获得君主的诏书和虎符,开府治事。

  御史大夫,地位次于丞相和太尉,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监督新法执行,开府治事。

  三公之间有地位的差别,有权责的相互配合,但若没有君主特别规定,三者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君主。

  丞相之下设置九卿协助,也即是九个助手辅佐丞相管理各项具体事务。

  九卿,地位次于三公,各管一摊,设置官署而不开府。

  九卿中的卫尉同时接受太尉分管。

  九卿中的廷尉同时接受御史大夫分管监督。

  九卿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侍从警卫国君的郎官。

  卫尉,掌管宫城和都城警卫。

  治粟内史,掌管农事、赋税和财政收支。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刑狱审判及监督新法执行情况。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宗室事务。

  少府,掌管专供公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国家手工业商业。

  无论三公还是九卿,还是他们的编制下属,从此均由君主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自己本来想仿照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但后来想到那种政治制度相当于同时有多名宰相(丞相),分权太过,会要成对君主的依赖性太大,便不做考虑了。

  因为一旦政府分权太过,那么权力的天平便会向君权倾斜,也即是君权空前强大。

  如果在位君主英明还好说,若是遇到昏君,后果将不堪设想。

  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后的演变过程也正是如此。

  政府分权的结果只会过分便宜君主,最坏的结果就是会让昏君为所欲为。

  因为世袭君主制无法保证下一代是明君还是昏君。

  加强对君主的教育可能会缓解君主的昏庸情况,但并不能有效解决。

  最后君权越来越强大,君主越来越不自觉,导致臣民地位变得越来越低下。

  演变到了明清,臣民在君主面前形同奴才。

  君主已经天然地拥有了兵权,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再掌握所有政治权力,不良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设置三公九卿制,便有了以开府丞相为首的三公来牵制君权,这样对国家和黔首的发展要有利很多。

  一个优秀的国家还是施行有效的君相共治的好。

  大家会说丞相等三公也可能出现庸才败类,但这个相比昏庸之君的破坏性要小得多。

  因为能够从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位列三公九卿的,至少个人素质和知识才干方面,就要比一般人好很多。

  梁元设计的三公九卿制为了保障有效的君相共治,与原来版本有所不同。

  丞相协助君主总揽国务,开府治事。

  全国奏书同时送达君主和丞相。

  丞相可直接拆阅和审议奏书,或者直接提出自己的治国方案,并与太尉、御史大夫及相关九卿商议初步处理意见,然后再上报君主审定最终处理方案。

  同时,君主所有的诏书也必须通过丞相府转达。

  丞相如果觉得诏书内容不合理,可以封驳退还。

  但梁元同时想到如果君主要强行贯彻错误意志,而丞相也一直封驳诏书,也会由此产生政治僵局。

  君主掌握了兵权,如果舆论上也无人支持丞相,丞相必定在对抗中彻底失败,便无法起到制衡昏君的目的。

  但这个也是封建社会难解的问题。

  除非君主完全信任丞相,或者丞相有极高的政治情商,亦或者丞相是权臣。

  否则君主与丞相意见不一致造成的政治僵局将是无法解决的。

  梁元现在自然也无法解决这个存在数千年的制度漏洞,只能先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再说了。

  至少在嬴渠梁时代,和他往后数代,这个三公九卿制的效果一定会是好的。

  后世秦国也是直到同时出了秦二世和赵高两个高层败类,才破坏了这个良性政治制度的。

  梁元随即又解说了一番郡县制。

  嬴渠梁听得连连点头,对梁元的设计非常满意:

  “渠梁一直就希望有贤人辅佐共理国政,你说的君臣共治其实就是贤人辅政,正好符合渠梁的希望。

  这个三公九卿制可以马上施行,我也正好借此调整一番人事,让该上的人上来,该下的人下去。”

  卫鞅已是听得忍不住要摩拳擦掌了。

  而梁元,则是准备抛出他的第四个改革内容。

  而这,也是对付世族余党,特别是章家,同时扶助下层黔首的绝佳利器。


  https://www.lingdianksw8.cc/27208/27208289/75141858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