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结构上的问题

第四百七十四章 结构上的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平稳降落在蓉城双流国际机场,室外温度14度,从行李架里取出物品时请注意安全,交运的行李请到行李提取处领取,感谢您选择华夏航空公司班机!下次旅途再会!”

  直到从飞机内舱门走出的那一刻。

  黄雨婷的心绪都依旧有些复杂。

  上一次令她深感世事无常的消息,还是父亲黄大年教授的去世。

  当时她正值期末,原本计划和学校的几位同学去趟长白山旅游,酒店和车票都已经订好了。

  结果临行前的四个多小时得知父亲病危,待她赶回春城的时候便已天人两隔。

  而今天。

  她对世事无常这四个字,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十二个小时之前。

  她还在为林辰的离职感伤,在为项目组是否还能继续下去而担心,唯恐电话对头响起的是项目组解散的通知。

  结果十二个小时后。

  她所站立的位置便从春城变成了蓉城,同时还将前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洽谈有关重力梯度仪紧急研发的事宜?

  要知道。

  虽然早先她确实给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去了一份意向书,但这份意向书并不是孤本。

  在图纸出炉后,黄雨婷团队一共给全国四十多家大大小小的航空机构发去了相同的文件。

  在所有发送对象中,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顺位其实并不靠前,甚至处于尾部。

  毕竟整个项目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平衡模组的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测量模组的难题——这涉及到了粒子层面的研究。

  因此在黄雨婷看来。

  比较有可能接受意向书的机构,应该是国内那些搞超低温冷原子的课题组。

  比如说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魔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下属的光晶格项目组等等。

  像她的父亲黄大年教授,当初合作的机构就是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的冷原子中心。

  结果没想到.....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居然采纳了她的结构图纸,并且表示测量模组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准备快速研发一台重力梯度仪去挖掘永陵里的《永乐大典》?

  这消息递进的可真是有些....

  魔幻。

  说句实话。

  作为一名纯理科生的黄雨婷,对永陵和《永乐大典》其实没多大了解。

  她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在候机室随手百度的永陵其实是清永陵,从头到尾她真正在意的只有一个信息:

  西昌准备在七天内让这台仪器落地。

  光这一句话,就足够黄雨婷不远千里从春城飞到蓉城了——为了赶时间,她和林辰别说头等舱或者商务舱了,连经济舱买的都是34C这种比寻常经济舱要更窄的位置。

  就在黄雨婷有些出神之际。

  她身边的林辰忽然指了指某个方向,有些兴奋的说道:

  “黄姐,您看那儿!”

  黄雨婷这才回过神,转头朝林辰所指的方位看去。

  只见候机大厅的出口左侧,此时正有个人高举着一块接机牌,上头赫然用彩色字体写着几个字:

  【吉林大学/️黄雨婷️】。

  黄雨婷见状微微一怔。

  这些年由于一直没有成果产出,鲜少参加会议的她对于接机这种事儿都变得有些陌生了起来。

  不过此时不是感怀人生际遇的合适时机,因此黄雨婷很快朝林辰一挥手,示意道:

  “走,小林,我们过去吧。”

  说着她便拉起自己的行李箱,带着林辰快步朝接机点走去。

  二十多米的距离几步走完,当黄雨婷来到面前时,一位很是年轻的男子主动朝她伸出了手:

  “黄教授您好,我是西昌接机组的成员,来自中科大,全名徐云,您叫我小徐就行了。”

  黄雨婷下意识的伸出手与他一握。

  随后她的目光在徐云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忽然问道:

  “中科大....徐云....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昨天发布会上的那位徐博士吧?”

  黄雨婷并没有看过徐云被诬陷的那场发布会,但昨天科院暗物质发布会她可是全程关注来着,对徐云这个“天降奇兵”可谓印象深刻。

  徐云见状微微一笑,很自然的接过了她手中的行李,笑着说道:

  “没错,黄教授,昨天发布会上的那个小徐就是我。”

  黄雨婷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接着她很快便意识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猜测:

  “等等,徐博士,莫非西昌基地回复函中说的解决了计算模组的第三方机构,就是你们科大?”

  徐云点点头,一边引路一边说道:

  “对的,黄教授,不瞒您说,那颗暗物质粒子最开始的实验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优化重力梯度仪测量模组的精度。”

  “我们利用暗物质‘闪烁’的特性,将传感量级优化到了10^-16m/s²量级,并且可以让它在现实环节下保存四个多小时......”

  “等等!”

  徐云话还没说完,黄雨婷便打断了他,一脸意外的问道:

  “徐博士,我没听错吧?你说的测量精度是多少?10^-16m/s²?”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黄雨婷瞳孔顿时微不可查的一缩,下意识就想说出一句不可能。

  目前全球公开精度最高的重力梯度仪,依旧是欧空局GOCE卫星上搭载的GOCE重力梯度仪。

  它的感知精度在  10^−12m/s²,也就是一万亿分之一的重力加速度精度。

  而眼下按照徐云所说。

  科大这次的测量模组精度是10^-16m/s²,比GOCE卫星高出了最少四个数量级!

  诚然。

  GOCE卫星发射于2009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年好说了。

  同时作为目前军事方面的重要设备,公开精度最高或许并不是真正的第一。

  国外一些国家在军用领域使用的重力梯度仪精度应该会更高一些,并且数字啥的对外肯定是高度保密的。

  但即便是再先进的重力梯度仪,理论上的精度应该也就在10^-13m/s²,至多10^-14m/s²之间浮动。

  而眼下科大宣称他们的测量模组达到了10^-16m/s²精度,这显然有些挑战黄雨婷的认知了。

  但问题是......

  根据徐云的说法,科大采用的材料是暗物质的闪烁特性,这玩意儿在逻辑上似乎又算合理。

  毕竟是神秘莫测的暗物质嘛......

  加之科大此前靠着科院发布会狠狠的出了一次风头,形象比往昔更加高大许多。

  因此黄雨婷的质疑就这样硬生生的止在了喉咙里。

  随后带着这股疑问,黄雨婷与林辰二人跟着徐云来到了停车场。

  坐上商务车后。

  徐云看了眼时间,思索片刻,对黄雨婷建议道:

  “黄教授,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咱们想去西昌基地只能走高速路,前后得好几个小时。”

  “要不您看这样如何,我们先就近找家酒店对付一晚,明天再坐动车出发?”

  春城到蓉城的航班不算多,黄雨婷乘坐的这架班机算是最早落地的一班,但抵达时间依旧接近了晚上十点。

  算上取行李和出站的耗时,眼下时间已经临近了晚上十一点,动车显然是没可能的了。

  好在无论是科院还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它们在机场或者车站附近都有协议酒店,想要找个地方应付一晚上倒是没什么压力。

  孰料黄雨婷却很坚决的摇了摇头,对徐云道:

  “酒店就算了,徐博士,我们就走高速去基地吧——对了徐博士,如果你感觉撑不住的话,我和小林可以先出发......”

  徐云连忙摆了摆手,飞快的否认道:

  “黄教授,我倒没什么问题,我这年纪熬夜可是常态,接机这事儿算不了啥。”

  “如果您现在就想动身的话.....魏师傅,那咱们就出发吧。”

  徐云口中的魏师傅是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叫做魏思明,是个从更西边退伍的军人,老家鲁东省,看起来可靠而又干练。

  听到徐云出发的指示。

  魏思明爽快的说了声好嘞,便启动了车子。

  一路无话。

  .........

  过了五个多小时。

  魏思明车子安然抵达了西昌发射基地。

  在经过检查后。

  徐云先带着黄雨婷和林辰去了位于后勤部的招待所,协助二人安顿好行李再垫了点食物,便被黄雨婷火急火燎的拉去了实验室。

  上辈子是西昌发射基地发射架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平日里执行的主要是发射任务,常用研发端其实在科工委和航天局,距离西昌足足有上千公里。

  不过这不代表基地自身没有研发能力。

  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所有三线官方机构都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

  比如西昌发射基地的三号楼。

  这处看似普普通通、和某只很没有猫德的小猫咪同名的建筑二层内,便拥有着与其外表截然不同的高精尖设备:

  抗振动、抗过载的元器件模组、轴向逃逸传感器、量热仪、调节器,一台正在嗡嗡作响的超算。

  甚至在建筑的三层,还有一个小型酸碱库。

  根据葛同友此前对徐云的介绍。

  在极端情况下。

  这处实验室有能力在四个小时内组装出一颗临时性的通讯卫星,六个小时发射上天。

  当徐云和黄雨婷来到建筑二层的时候,实验室内显得热闹异常,丝毫看不出此时已然是凌晨四点:

  “一号位预备,一号位预备,这次争取把倾角压在0.005°以内!”

  “B组注意,B组注意,你们的算式出了问题,右边不对等,再校正一下!”

  “设计结构的专家不是说在路上了吗?怎么还没到?”

  “老马,你的程序还要多久能写好?”

  “快了快了,马上完成!”

  “最后五分钟了,你赶得上吗?”

  “放心吧老大,我平时写小说的,天天卡着最后五分钟更新呢!”

  面对有些嘈杂的实验室,饶是徐云也被吓了一小跳。

  这处实验室内忙碌的员工年纪普遍在三十到五十之间,没有当初老院士团那般的‘悲壮’,

  但这种叽叽喳喳的交流声确实有些超出徐云的认知。

  他接触过的项目研发环境普遍都很安静,毕竟需要记录和分析数据嘛,太吵的话肯定会影响效率。

  因此大多数研发团队无论在庆功宴或者项目外有多活跃,项目进行期间一般都是很安静的。

  项目进行时候的氛围,通常跟三体电视剧的背景色调差不多,就差有人在背后拉小提琴了。

  结果没想到。

  西昌基地的这些同行倒是别具一格,硬生生把实验室搞成了菜市场,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就在徐云和黄雨婷有些发愣之际。

  位于他们右手边的葛同友恰好瞥见了他们的身影。

  只见他与身边的成员低声说了些什么,便快步赶到了二人身边,先对徐云点了点头:

  “小徐,你回来了。”

  接着他又看向了黄雨婷,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感慨,主动道:

  “小姑娘,你就是老黄的女儿吧?”

  黄雨婷已经很久没听人叫自己小姑娘了,不过这种称谓上的不适很快便被葛同友后续的‘老黄’二字给打消了。

  只见她盯着葛同友,礼貌的问道:

  “您认识我爸?”

  葛同友轻轻点了点头: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葛同友,搞仪器平衡的,当初和老黄合作过几次。”

  “另外我很久很久以前在海军XX部队服过役,老黄2013年设计的那台重力梯度仪就被安装在了我老部队的舰船上,编号是XXXX。”

  葛同友的口中报出了一艘舰船的编号,黄雨婷的眼眶瞬间便有些发红了起来。

  葛同友报出的那艘舰船上安装的是黄大年教授在国内设计落地的第一台重力梯度仪,服役期五年。

  在五年间,它一共在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48架大大小小的潜伏设备,称得上功勋赫赫。

  2018年舰船寿命到限,加之当时的测量设备在精度上比2013年优化了许多,因此那台重力梯度仪便随舰船一起退役了。

  更令黄雨婷难忘的是。

  那台重力梯度仪完工的时间点和她硕士毕业是在同一个月。

  当时黄大年特意申请了一份手续,带着黄雨婷进入了北海舰队的研发中心,由黄雨婷亲手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

  眼下听到葛同友提及那艘舰船的编号,黄雨婷的心绪多少便也产生了一些波动。

  不过很快。

  黄雨婷便飞快的抹了把眼角,抽了两下鼻子,强迫自己恢复正常,对葛同友道:

  “葛教授,感伤的话咱们就先不说了,您直接告诉我现在我要做啥吧。“

  葛同友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好,跟我来吧。”

  随后他带着徐云和黄雨婷走了几步,很快来到实验室东南角的一处桌面旁。

  这张桌子的面积大概有两平米左右,桌面上嵌着一块屏幕,屏幕上赫然显示着黄雨婷设计的结构图。

  来到桌边后,葛同友指着桌上的屏幕说道:

  “小黄,我们通过现有算法模拟了一下你的结构,发现了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黄雨婷做洗耳恭听状。

  葛同友很快竖起了一根手指,道:

  “第一个问题,你设计的结构有些特殊,与现有的通用思路以及...老黄的一贯风格都有些不同。”

  “按照你的设计,这台重力梯度仪要有3个臂6个加速度计,如此一来,它在静电场上要怎么才能平衡呢?”

  听到葛同友这番话。

  刚刚问询赶到几人身边的总工程师李华也跟着点了点头。

  早先提及过。

  重力梯度仪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这玩意儿就是在一定的距离上放置两个测量加速度的加速度计,通过它们之间的差值来精确推演重力场。

  这个差值就是重力梯度仪中所谓的“梯度”。

  而加速度计上的敏感质量距离变化测量精度要求做到实时60纳米,大概是人类头发直径的1000分之一左右。

  这种精度的控制肯定不能靠机械了,需要依赖仪器产生的静电场才行。

  举个例子。

  你想让一根头发粗细的金属发生纳米级的变化,肯定没法用机械镊子啥的来操作,必须要施加电场或者磁场才能达到如此细微的量级。

  可问题是目前大多数重力梯度仪只有两个臂4个加速器,黄雨婷设计出来的却是3个臂6个加速度计,这就等于多了一个‘轴’。

  如此一来。

  对应的其他模组设计就很困难了。

  但另一方面。

  根据葛同友等人的计算。

  黄雨婷的这个设计在结构上却可以对冲掉垂向的Fzz误差,这个误差可是目前几乎所有重力梯度仪的通病——至少国内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西昌方面一定要黄雨婷本人到场的原因:

  他们想要采纳这个设计,但由于非专精人士,却不知道如何优化结构。

  “静电场吗......”

  听完葛同友的疑问,黄雨婷思索片刻,有些凝重的问道:

  “葛教授,您说的静电场是三维数值平衡,还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经典静电平衡?”

  葛同友与李华对视一眼,迅速道:

  “当然是三维数值对等,毕竟盘古粒子不带电嘛。”

  黄雨婷顿时皱起了眉头。

  这可是个麻烦事儿.....

  要知道。

  黄雨婷她们项目组早在一个月前就给西昌基地发来了结构协作意向书,实际上做出成果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

  那时候她们可不知道徐云发现了暗物质,更不知道徐云会把暗物质作为标的使用在测量模组中。

  她所作的一切设计,针对的都是需要通过导体传输的粒子——比如超冷链的铷原子等等。

  而这些粒子既然要通过导体传输,那么三位数值对等的经典平衡就很容易了。

  根据黄雨婷的设计。

  只要三条臂通过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完成导体内的静电平衡。

  由于三条臂的姿态比较奇怪,有些类似一个【丄】字,所以当时林辰还笑言可以把它们的动作称为曙光女神之宽恕。

  这个设计理论上可以适用任何粒子,但是黄雨婷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

  盘古粒子这玩意不需要通过导体来做通道,它tmd会凭空闪烁......

  这就有些超乎黄雨婷的预料范围了。

  你任凭这姑娘的脑洞大到脖子以上是个坑都想不到这一茬啊.....

  随后黄雨婷身边的林辰想了想,举手问道:

  “那个...黄教授,如果我们把测量模组的标的粒子换成其他物质呢?”

  葛同友闻言看了他一眼,很快摇了摇头:

  “那么测量精度就要重新计算,整个难度可比三维数值对等的静电平衡难多了。”

  林辰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确实。

  如果把盘古粒子还成其他东西,那么等于把最关键且最有优势的一个环节给放弃了,处理起来要比现在困难许多。

  而就在众人眉头紧皱之际。

  一旁的徐云忽然弱弱的开口了:

  “那个....几位,我有个想法啊,咱们加个晶格做中继成么?”

  ........

  注:

  7.6K,求点月票不过分吧?


  https://www.lingdianksw8.cc/28370/28370227/71851768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