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明完美暴君 > 第三百四十章 走上正轨

第三百四十章 走上正轨


  在大朝会的前一天,朱由校特意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去了一趟兵工厂。

  除了要了解那五百万两的内情以外,他还想检阅一下,这半年来的变化和发展。

  朱由校的每一次出宫,都是毫无预兆的,基本上是说走就走,除了马祥麟以外,事先不会告知任何人。

  也不会大摇大摆的打着皇帝的御驾出宫,出行路线也都不一样,今天可能从这个门走,明天可能从那个门走。

  更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什么微服私访,扮猪吃老虎之类的。

  如果他要是学电视剧里面的那种装逼套路,活不过半天,就得让人抬着回宫,准备丧事了。

  朱皇帝出宫虽然不摆天子排场,可是这随行的护卫,就没有一次低于过三百的。

  他得罪的人太多了,而且还是势力最大的官绅阶层。

  官绅们可能做梦都想自己暴毙死亡,然后换人坐上皇位。

  因此他非常的注重个人安全,可谓是防备到了极致。

  只要出宫,身上的胸甲就不会缺席。

  平时在乾清宫,都必须有锦衣卫和御林军侍卫的双层护卫。

  这样他才能够睡得着觉,能睡个安稳觉。

  他在宫中养了足足五十匹战马,每五匹一个马厩。

  马厩的位置分布在皇宫的四面八方,尽量的靠近宫门。

  而后交由不同的太监部门来饲养,马料这些全部由御林军提供,还有内厂的人在暗中监察。

  所以也别想打他战马的主意,更加不会出现什么掉下马来摔死的情况。

  主要是大明朝的皇帝,实在是个高危职业啊,动不动就给你来个落水刺杀啥的,实在是太瘆人了。

  皇城就像个市场,是个人都能进出,内部信息的传达之广,传播速度之快,比起后世的网络信息时代来丝毫不差。

  所以这皇城是没有任何的安全可言的,嘉靖皇帝倒头一睡,差点就再也没醒过来了,吓的他连忙搬出去住了。

  要不是大换血了一次,又有自己的心腹日夜值守护卫,朱由校也未必敢在乾清宫住。

  当一队身着精甲,披着黑红长袍的骑兵疾驰出城后,潜伏在暗处关注着的那些人,才知道皇帝已经出宫了。

  没有任何的机会,完全没有一点准备的时间,皇帝实在是太谨慎了。

  等朱由校到达城外兵工厂后,第一个就是去找的,在厂房车间当中监督制造的毕懋康。

  “少司空,陛下来了,就在门外!”

  当侍卫前来告知毕懋康之时,他正在拿着一杆刚刚出炉的神武自生火铳在研究。

  毕懋康还没来得及整理着装,就匆匆跑出去迎驾了。

  朱由校见到他之后,并没有立刻询问那五百万两的事,而是先向他了解了一番兵工厂的近况。

  一年的扩张和发展,以及王恭厂、军器局两个部门的合并,现在的兵工厂,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也基本走上了正轨,开始了正常运行。

  工匠高达一万三千余人,当然大部都只是小工而已,中工不过才三百多人,大工就更少了,只有堪堪七人。

  朱由校不得不感叹,这识字率真的是太低了,可是光有手艺也不顶用啊,大明朝从来就不缺乏手艺人。

  从这也可以看出,封建时代的文盲率有多么恐怖。

  要知道,这些工匠大多都是朝廷的官用工匠,虽然不是什么人上人,也没有多么的富裕,可至少不会像底层农民那样,忙活一年还吃不饱饭。

  就连他们这些人都只有极少数人识文断字,这读书的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只要读书的资源和途径掌握在士绅的手里,那皇权就永远不能真正的一言九鼎,皇帝就不能一决而断。

  就像是科举那般,断了世家大族们的根,扶持起来一批新的文人,来分化剥削他们的势力,使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最让他感到窒息的还不是这个,是这一万多名工匠,他们的涉及的打造技术完全不平衡啊。

  一大半都只会打造盔甲、长枪、长刀、盾牌等等这些冷兵器,只有不到一半的工匠,有合格的火器手艺。

  朱由校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人肯定大部分是军器局和民间招募的,王恭厂的工匠,哪个不会火器技艺的。

  虽然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他想了想也看开了,矮子里面拔高个,这些人至少比什么都不会的要强,好好培训教学一下,很快就能够上手。

  毕懋康现在就把此事列为了,兵工厂当前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改革的第一步。

  陛下如此重视火器的普及和发展,大明朝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出意外的话,基本已经确立了。

  明军的装备肯定是要进行大规模换装的,所需的靡费将会是天文数字,所需的时间也无法估量,或许在这一朝,能够完成这个宏伟的目标。

  虽然他每日催促手下的人量产神武自生火铳,以及改良过的大型佛郎机火炮。

  可他还是调出了两千多火器工匠,充当临时的培训师傅,分批教学其余工匠打造火器大炮这些。

  靠着这几千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需要两个多月才能量产一批来。

  而且现在面临着一个极其尴尬的问题,因为大工太少的原因,天工院的设立就如同鸡肋一样,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现在整个武器的制造研发方面,基本上是毕懋康在一手抓,大小事务都要亲自去处理。

  中工的任务就是负责厂房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工艺难关,保障每个火炉和工匠都能够不停的锻造和打磨。

  仅有的几个大工,则负责出厂检验,试枪试炮的工作,还要抽出时间来进修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化基础。

  毕懋康为此还专门去找了徐光启,他和那些红毛夷打过交道,对他们那些更加精良和先进的武器非常了解。

  还有制造的工艺,也非常的熟练,毕懋康并不是心高气傲,自大之人,反而具备一种非常的好的品质,学徒之心。

  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回京师去找徐光启,去找他学习红毛夷更简易、方便、合格的工艺技术。

  徐光启在了解情况后,立刻派人回老家,将他的那些书籍和自己记录的资料全部送到了京师,毫无保留的全部给了毕懋康。

  


  https://www.lingdianksw8.cc/30942/30942187/64988276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