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92章 黑土地

第92章 黑土地


商讨完毕后,温越觉得还得先到去青牙墩周边看看,有哪些可以开垦的荒地。
让张大春和腿脚不便的朝安留在青牙墩,温越等人骑着马开始在青牙墩四周观察了起来。
青牙墩周边整个地形是西高东低,整体是一个大平原,却也有着几个小山台。
最高的小山台约有五六百米高,离着青牙墩有十余里地,靠近辛庄墩。
不过这时,经过鞑子的摧残,辛庄墩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这个小山台上有一股溪水流下来,春夏多,秋冬便会干涸。
温越看了看,这应该是融雪化水形成的自然小溪,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大地会被冻住,所以河流干涸,而在春夏季节,气温回升,所以小溪会重新形成。
这会众人跨马从旁边过时,只看到了一条干涸的窄小水道。
沿着这条水道转了一圈,两旁尽是一些被开垦过的土地,上面以前都种过农作物。
但和辛庄墩一样,这些土地要不就是被践踏不成样子,要不就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成了干燥的荒地。
温越纵马上了一个小山坡,朝远方四周看去,像这样的荒地大片大片,粗略数来,估计有数千多亩。
这些荒地的土质其实是极为不错的,辽东一带算是后世的黑龙江一带,这里的土地都是黑土地。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
它以纯黑色为显著特征,只能形成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寒温带,因此又名寒地黑土;又由于其形成需要经过淋溶作用,又名淋溶黑土。
黑土并非是指黑色的土壤,而是指腐殖质含量很高的土壤,其黑色来源于腐殖质的黑色。
在温暖多雨、阳光充足的夏季,植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长茂盛。之后在秋末植物枯死,并有大量枯枝落叶凋零堆积在地面上。
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植物残骸上覆盖大雪,严寒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植物的残骸无法被腐烂分解。
与此同时,地面存有的滞水冻结形成冻土,将枯枝落叶和枯死的植物保存起来。直到来年开春,冻土融化,微生物重新开始活动,但由于地面排水不畅,冻土融化后的水不能被及时排掉,导致土壤湿度过大,植物的残骸依然分解缓慢。
在年初的植物残骸被完全分解前,新一年的夏季和冬季便已经到来,新生的植物开始重新生长、繁殖,之后凋零与前一年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堆积在一起,每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大量有机质的堆积使腐殖质的形成有了深厚的物质基础,随着有机质的逐年增多,腐殖质也逐年加厚,产生了深厚的腐殖质层。
这是一个时间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腐殖质,而像辽东这一片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在一米左右最厚可达两米,这是需要经历数万年的腐殖质的积累才能形成。
因此,黑土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在原本的黄土层上大量堆积的腐殖质层,由于含有极大量的腐殖质而使土壤呈现出纯黑色。
腐殖质中有机质含量极高,且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元素,肥力极高,且土壤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吸收。
不过想要开垦黑土地,温越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给予充足的灌溉系统。
大明北方干旱少雨,农事全靠灌溉,有水浇灌便是沃土,没有水浇灌就容易形成干旱,尤其是碰上了这小冰河时期,旱灾、雪灾、地震连连不断,光是靠这一条小山溪很难。
如果想要在这里大肆屯田,就必须把小山台上的水源再给加宽一些,而且还需要修建河渠,水井,将水源引灌到其他远离河流的田地里去。
如果山海关能给予支持,修建沟渠,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将这一片地带全部变成沃壤。
可是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且温越也知道袁崇焕对自己感官不好,不会给予支持。
再说了,就算袁崇焕愿意对他支持,可整个辽东地带,百废俱兴,许多地方水利失修严重。
青牙墩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不会受到重视。
更别说,经过万历年间的摆烂,国库空虚,朝廷缺少财力,有限的一些钱财又被魏忠贤这位大佬在带头贪污私藏。
所以眼下温越只能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了。
不仅是温越对这些荒地感到可惜,祖柏望着眼前广阔平原,叹息道:“大人,这一片都是好地啊,咱们要是多招些人手,将这一片开垦出来,日后这便是数千亩良田啊。”
温越轻轻颔首,祖柏这话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想要在这一片建设屯堡,人手是要最先解决的,就光凭现在青牙墩内的九人,想要开垦这数千亩多的良田,愚公来了都要佩服温越他们的毅力。
但是招收军民开垦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无论什么年代,朝廷对各地百姓开垦良田都是有优惠政策的。
就拿大明来说,只要是开垦出来的土地尽数归开垦者所有,并且前三年并不用纳税,等到第四年交纳一些牛具银便可。
甚至有些偏远地方,为了鼓励军民开垦土地,准免十年以上的税收。
然而,免税这事完全就是在画大饼。
尤其是经过了万历年间,这辽东的几场败仗,国库空虚见底。
国库空虚了,那该如何办呢?
自然是要征税,官绅豪强肯定是征税不到的,有着各种办法,转移应纳税粮,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本来开垦土地的前期投入就大,需要买粮种,买耕牛,不是简简单单扛着两把锄头下地就能了事的。
有些刚刚种下种子的百姓,就被官府豪强上门催收,直接导致入不敷出。
逼迫再严重一点,开垦田地的百姓就会直接逃亡,刚刚开垦的田地,又会再次变成了荒地。
恶性循环,这也是明末灾荒的形成原因之一。
其实在每个王朝的末年,田地都是不缺的。
然而战争频繁,流离失所,没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想让百姓耕种,那简直是笑话。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在这句话后面,还有另外一句话:“不患贫而患不安。”
战乱永远比穷困更让人恐惧!


  https://www.lingdianksw8.cc/34750/34750433/6969687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