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第章 郊区热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江磊的高中同学邹阳走出机场,就已经是一身户外打扮了:登山靴,户外服,登山包。他第一件事不是叫江磊带他去酒店休息,而是登山。于是,来到离机场最近的门山,顶着寒风,在荒草凄凄的山路上边说边走。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登顶,而是返回到山下农家宴,在热炕头上午餐。
江磊邀请秋林和她的手下小张也来了。毕竟同学是搞咨询的,有些话题或许对秋林的公司业务的开展有些益处。
窗外寒风呼啸,翠竹婆娑。远处青松奇石,峻峰危岩,在黄昏披上淡淡暮色,成一幅朦胧山水画。
下午,江磊提议继续爬会儿山,消消酒。于是,四人一起再次登山。山风很大,天色很快黯淡下来。同学建议返回,而秋林的雅兴不减——她坚持登临一处山顶,那里是她和江磊第一次见面登临的地方。于是,四人再次冲顶。
晚上,同学的朋友请客,江磊也去,秋林开车。毕竟都是老乡,很快就都认识了。秋林话很少,总是认真地听。回头却给江磊提建议:“你怎么总是打断别人的话题呢?这样不好。”
元旦来了。江磊和秋林来到郊区一处农家小院,打算住一个晚上,睡在热炕上。他跟妻子说陪同学去,妻子很不高兴:“你这个同学怎么回事到底?!你就不要顾家好了!”后来,妻子还是同意了,毕竟很通情达理的一个女人。
上来大火炕就感觉浑身舒服,特别是躺下来以后,后腰后背贴在炕上,就不想起来。点两个小菜,饮酒聊天。秋林突然再次问起江磊是否加了她的一个朋友qq,江磊说没有。秋林打开江磊的另一个qq,果然,有她朋友的——秋林很生气,坚决要回家,不在这里住了。江磊好一顿劝说赔不是,秋林顾及到小店老板的不易,也就没有坚持走。
次日他们早早醒来,拉开窗帘看海上日出。冬日的太阳也装满了寒意,很不情愿地从浓重的黑云里透出一点亮,又消失了。天空有铅色的乌云,海上是铅色的它们的倒影。不久,竟然飘起了雪花,如春日的柳絮,稀稀拉拉地飞舞着,调皮的像个孩子。落到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早餐过后,他们在店家的指引下登山。村里的小路七拐八拐,很多小胡同都是不通的。好在主人的小狗跑在前边,十分熟悉路。主人说,跟他走,没错的。最后,终于来到了台阶路上。此台阶路是国民时期为开发旅游而建,未曾想,日战开始,旅游停滞,此路直到解放后甚至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也没有启用。
“云窟遒松”是名景之一。可惜的是洞后边的粗大的本土老红松已经故去,只有洞前不远处还有一株艰难地存活着,四周支起了几根铁柱子,以免它也倒下去。“白云为家”的刻石旁边,有几个大字被人为凿掉了,是国民政府的官员的笔迹,当时,国民政府在李市长的带领下,在山里打游击,和日军对抗。白云洞就是他们经常驻扎的地方。日军曾恼羞成怒,烧了白云洞,杀死多名道士。
如今白云洞破败不堪,而“神工”的痕迹处处可见——高高的青龙阁,神秘的卧风窟,宽敞的白云洞,规模宏大的庙舍……尤其是千年古银杏树和六百年树龄的玉兰,在崂山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宝贝。
下来白云洞,赶往酒店参加论坛的六周年庆典。江磊的一篇文章得了奖。网友中职务最高的是区书记,他说话很诚恳,也很办实事的一个好领导。午餐十分丰盛,气氛也很热烈。从即墨赶来的老朋友有已故蓝老先生的孙子,以及他的儿子——蓝老先生九十岁高龄有了曾孙,十分高兴,且赋诗一首,大体就是说此曾孙或许会努力有出息,为祖先争光。可是,我想,他们祖上的产业太大,后人难再超过明清两代的那个时期了。
饭毕,江磊带路,参观狐仙洞。狐仙文化可以说是我们胶东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一路上和“不空不色”聊到他的文言文功底为何如此有造诣,原来他的父辈们就多是私塾先生。李老师对崂山的冰川地貌很有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保护建议,引起我们的重视。他的公子也与我们同行。即墨文人气息浓厚,令我向往之。
参观过狐仙洞,讲些狐仙故事,他们分道扬镳,两部车子返回即墨,江磊带秋林继续到玊清宫游览,雪中赏梅。
庙内游人稀少,鸟雀成群,叫声阵阵,令人耳目一新。当年江磊喜欢读书的亭子依旧,青簧茂盛。登观海亭,望无际碧海,看夕阳西下,别有一番情趣。秋林摆出很多pose,江磊给她拍照。
出玊清宫,回秋林的公司,用江磊的野餐炉下面条吃。而江磊和妻子请假说遇到几个朋友,吃个便饭。妻子还问他同学的事情,江磊说,去机场了——江磊感觉自己越来越会撒谎了!内心感觉到对妻子的愧疚。
两部车子并行在宽阔的马路上,秋林放下玻璃,叫江磊听897,江磊其实在听,是一首老情歌。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约而同地按了一下喇叭,分道扬镳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37359/37359013/6614610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