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十二章 奇书《秘记》
堂堂的亲王做这样的事情,多丢人啊,李世民也是生气,但念兄弟情分,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李治登基称帝的时候,就不那么惯着这位叔叔了,决定好好惩罚他,别再给皇室丢人。
李元婴初到山东封邑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 ,在当地民愤极大。
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
而他在滕县苦心经营的那些亭台行宫,则因他在那一带的名声不佳,也只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历史仅仅是将他曾经的封地叫作“滕县”罢了。
李元婴最初时被太宗支到苏州,先为刺史,后转洪州都督。
此时,他恶习依旧。永徵四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高宗调露元年(679),李元婴再改为隆州刺史。
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
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
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滕王贬到阆中仍不遵守法度,且更加放肆。其录事参军裴韦劝谏他,话没说完他便打。
一次,高宗大赏亲王,赏给各位亲王彩绸五百匹,却只赏给滕王两车麻绳。
高宗说:滕王钱帛已很多,不需要赏赐,两车麻绳让他做穿钱的绳子,这是高宗对他的委婉劝告。
结果李元婴不但没有重新做人,反而变本加厉,还做出抢夺取下官妻子的事情,更丢人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别人的妻子打破相了。
李治知道后,感觉特别丢人,也实在没办法了,把他的食邑和随从减半,然后贬往滁州。
不管李治怎么惩罚李元婴,都是拒不改正。李治碰到这么一个无赖叔叔,也是没办法啊。
再后来,李治学他的老爸李世民一样,对李元婴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
李治死后,武后继位,说来也奇怪,武后杀了很多大唐亲王宗室们,比如魏征的女婿霍王李元轨,李世民的儿子纪王和越王等,唯独李元婴,武则天却懒得杀他,反而对他多有赏赐。
当然,最后一点,目前还未真正发生,但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大唐这样的名利场,能从武后手里活下来的王爷,寥寥无几,很多学者认为李元婴不是无赖,而是聪明人,大智若愚,懂得自保。
所以后世也有史家认为,滕王这些行为,都是他在皇位争夺漩涡中采取的“韬晦之计”,使人们认为他对皇权不感兴趣,从而躲过了李世民、李治对他的注意,成功地保全了自己。
李之对此人的关注,还是在明王的提醒之下,起因是曾有一日,是南江王在数道这位睡遍所有下属老婆、唐代最牛的风流王爷。
此人竟骄纵失度到这种程度?《新唐书》择一事言其:“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尚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流血乃免”。
可见李元婴本是一个欺男霸女的纨绔,他甚至在太
宗驾崩后的治丧期间,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
明王当时仅是附和着说笑,但在客人们离开后,他就把李之叫道一旁,给他说了这一段话:
“滕王意在韬光晦迹!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却代之以行为不端而引人关注。但其绝不会养兵恤民,待时而动,而以求独善其身!”
于是李之就注意到了此人,却一直因其近两年一直未在长安出现过,所以始终未曾谋面。
在李旦的引见下,得知是这样一位人物出现,李之瞬间就觉察到其中的不同寻常。
而这位地长相,也的确算得上有年轻时候潇洒倜傥的影子,已年近八旬,虽不见病患缠身,却也处于明显的衰老状态。
他见到李之的第一句话,就让其猛吃了一惊:“李先生,大丧之后你就要躲一阵子了,可是要记得指点一下我们家旦儿!”
不等李之反应,李旦忙苦笑着接言:“李先生,我叔公年岁大了,说话却不知避讳了!”
李元婴却是眼睛一瞪:“这叫不知避讳?都被外姓人踩在头顶拉尿了,你怎么和显儿一个德行,大难临头了,还畏缩不前!”
说罢,他转头望向李之:
“既然你肯孝跪灵堂,拜谢来宾,就与旦儿一样称呼我叔公吧!”
“那您老也可省却了李先生称呼,直呼名字就好!”李之赶忙让座。
“那可不一样,称呼李先生是给外人看的。李先生,跟你说实话吧,今晚是我逼着旦儿来找你,就因我躲了一辈子,如今这一辈也近剩我一人了,现在想想,到处东躲西藏,反而不如我那些兄弟姐妹一般,当年硬气一回,现在也能早些在地下与他们团聚!”
这话说得更狠,饶是李之心气极高,胆气极壮,竟也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
给客人端上茶水的是阿菲法,她如今取代了马赫迪,有个阿拉伯帝王特使的虚职,国丧自然要上门祭拜的。
知李之有这个临时住地,索性留了下来,对他的日常起居也好有个照应。
见李之一时无语,李元婴猛拍了一下额头,似是恍然大悟道:
“你看我这脑子,什么事李先生都不清楚,容我这般胡说八道一通,当然是不知如何应答了!李先生,既然接下来你出外不归,被我知晓是在刻意躲避个一年半载,自然所做的更多是我也有所知晓!”
看到李之并没有将阿菲法支开的意思,他口中稍顿后再一次开口:
“旦儿将那日武后所言给我说过了,那时候我就断言,此乃她一举多得的谋算,果然今日里验证了大部分!李先生,你也别用这种看个稀奇的眼神防备着我,这两年你对李姓皇族做了什么我心知肚明,所以说我认为你当天也看出了什么,是不是?”
“一箭三雕!”李之也没犹豫,张嘴吐出四个字。
而且他手指李旦:“不仅是我,皇子殿下也应该看出来了,只有我们的继位天子还在诚谢母后恩情。”
李旦脸上的苦笑依旧。
李之却不等他出声辩驳,转向李元婴笑道:“叔公以为我多个一两年,朝中局势如何?”
“是我一直再问你,怎么反倒是回问了?”李元婴的脸上表情写满了不满,李之却能从中看出来虚张声势意味。
索性他愈加口出惊人,但不忘了起
身在门前布下一道禁制:
“叔公,皇子的自我保护手段不差您老当年,但此一时,彼一时,在武后还没认为时机成熟之前,皇上陛下与皇子殿下她不会任由不理,还需要二位挡在前面容她珠帘后的布置到位!所以,较之李姓大多数势力,近一两年不会出现剧变,但我们此刻的皇上就有些坐蜡了。”
“李先生还请直言!”李元婴眼睛里的精光直闪。
“今日里之事,不能说裴炎是武后在暗中挑拨,但也给予了相应推动,这样一来,自己就仍能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但她尽管多年前已在布局,并因此很是笼络了一大批人甘愿为其效力,只可惜之前武家的轮番遭受打压,以及李姓天下又岂是短时间可以完全掌控的?所以她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傀儡来替遮挡些动作,以便蓄势待发,这个过程没个三五年绝难做到!”
“你是说旦儿兄弟二人都会成其傀儡?”
“皇上不会,因武后在等他犯错,进而一举拿下,快则一两月,慢则也不会超过四个月!皇子殿下才是她的真正目标,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与您老当年已是大相径庭了!”
“明知如此,李先生为何要躲出去?莫要忘了,你身上有职责,尚方剑唯有你一手把持!”
“叔公,难道你以为当今皇上治理天下的睿智要高过了武后?而且,这可不是我个人的意思,我仅是依计而行是!”
“武后有近三十年的临朝称制资历,而且执政措施的确有可称道之处,新帝却是远远不如!这般说来,是先帝与先生的之前谋划?”
李之忽然左右而言他:“叔公,您老可知太宗之代有《秘记》?”
李元婴呼地长身站起,下意识就向门外观瞧,似是这才想起李之的方才动作,以他几十年的各地漂泊,结识无数天下奇人异士,自能联想到禁制上面去。
与之相反,李旦闻听此言,却是流露出懵懂神色,显是不知李之其言所谓。
太宗年代,民间曾秘密流传着一本奇书,名曰《秘记》,中言: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其意就是,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历任君王民间皆有细作为其敛罗各式信息,于是一份手抄《秘记》就到了唐太宗的手里。
李世民看到后尽管非常厌恶,但也曾秘密地问当时的太史令李淳风:
“《秘记》上所说的谣传,真有其事吗?”
李淳风,道士,道号黄冠子,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是《推背.图》的作者之一。
唐高祖时期的武德二年(619年),此人经推荐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
后来因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太宗采纳7条意见,特授其为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可以说李淳风为李姓皇室鞠躬尽瘁了40年。
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其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更与袁天罡所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着称于世。
李淳风当时回答:“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
太宗曰:“求而杀之如何?”
https://www.lingdianksw8.cc/44/44215/2159299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