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宋胆 > 第105章 臭不要脸

第105章 臭不要脸


  不得不说,在保存文物,尤其是保护中原汉文化上,东瀛人要比我们做的好太多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瀛人就比我们优秀,其中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一来,自徐福东渡,东瀛便开始接触汉文化。唐朝时,与中原一战,东瀛被彻底打服,对汉文化从戒备变向痴迷。

  之后的一千多年,无论偷也好、请也罢,总之不遗余力地从中原向东瀛输送各类古籍和人才。

  再加上,东瀛本就孤悬海外,每一张纸墨都要远渡汪洋,得来不易,所以必然万分珍惜。

  二来,则是汉民族自身的原因。

  我们这个民族本就多灾多难,从未停止过内外战争,而战争又是文化的最大天敌。

  从汉末黄巾之乱,到唐初一统天下,整整四百多年的战火。唐末的五代十国,又是一甲子的相互绞杀。无数先人巨著,皆泯于战乱。

  像是,华佗医书只剩半部《青囊经》。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后人自民间口述拼凑而来,原本早已失传。

  甚至连儒家四书五经之一的《尚书》都是伪作,原书不在。

  还有:

  唐代巨著《群书治要》、前秦政典《商君书》、上古奇章《黄帝外经》。

  万经之源的《易经》本有三部,却只留下《周易》。夏之《连山》、商之《归藏》,成了千古疑案。

  后世人说,华夏之古无音乐之能,那是因为传世的《乐经》丢失了。

  总结下来,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的战争史中养成了坚韧的性格,但也在几千年的战争中遗失了太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很多东瀛留存下来的东西,是我们淘汰下来的文化。

  没错,淘汰!

  《周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能不断地发展。

  被冠以刻板的儒学也有孔圣之训:智者乐水。

  智慧的人应该如水般懂得变通。

  于是:

  难度太大的“八尺”,被笛子取代了。

  费工耗财的“漆器”,被瓷器取代了。

  辇茶成粉的“抹茶”,被清茶取代了。

  助长奢靡的“歌舞伎町”,被遗弃了。

  没有实战意义的“相扑”,被遗弃了。

  当然,还包括从鱼脍而来的寿司,从唐直刀而来的武士刀。

  ......

  而这些,最后都成了东瀛的标志性文化。

  在中原势弱,被万国蹂躏的那段日子里,甚至超越了汉文化,成为亚洲文化的象征。

  当然了,这不是酸,更不是赵维想要一把火烧了,也不留给东瀛的小心眼儿来源。

  事实上,你学去就学去了,没关系,后世的华夏人恨不得全世界都说中国话,都用筷子,都正视汉文化。

  哪怕你说成是自己的,也行!谁让咱们自己不要了呢?

  人家给传了下来,那是人家的本事,怪只能怪自己不争气,顶多心里难受些。

  可是,你拿去了,说是你自己的,最后还说我们一大家子的祖宗传承都是你,那特么就过分了。

  后世的东瀛学术界高喊:“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学汉文化的正统在东瀛。

  这就是脸都不要了!

  这就好比,两家邻居,一家穷一家富。富家有块地收成不好不要了,让穷家拿去种,时间久了,那块地就成了穷家的。

  又过了许多年,风水轮转,穷的变富,富的变穷。

  这时候,变富的穷家说,“你们家所有的地都是我的!不信你看那块地,之前是你家的,后来归我了,所以你家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

  因为你们祖宗的这块地在我手里,我才是你们祖宗的合法继承人。”

  这特么是什么道理!?

  别觉得可笑,这就是后世东瀛侵华的底层逻辑,是包裹在野心之外的正统宣传。

  而这个荒唐逻辑的支点在哪里呢?就是这个金泽文库!

  这里面收藏着自徐福东渡开始,一千多年来,东瀛从中原运回来的所有文化传承。其中有相当多的古籍,在中原都已经失传了。

  所以,再过几百年,东瀛人才会拿着这些我们失传的古书和文化说:

  “这块地是你们祖宗传给我的,所以我就是你们的祖宗,中国就该是我的!”

  就赵维这个脾气秉性,特么不给你烧了等什么?从根儿上就给你断了。

  他却没想到,这可不光是把后世东瀛祸害华夏的根儿给断了,这是把东瀛上千年的努力,还有往后千年的发展根源,给连根拔起了。

  东瀛文化就是汉文化的衍生,你把这些古籍全烧了,他还衍生个屁!

  也难怪北条时宗对金泽如此重视,更难怪他不告诉赵维这里面有什么。

  这可比石川的刀匠金贵百倍、千倍、万倍!

  幸好叠山先生多了个心眼儿,觉得佛经不可信,这里肯定有什么不简单的东西。又怕赵维这个莽夫看不懂,所以就跟来。

  结果,真让他撞上了。

  “运到扶桑去!”叠山先生无比激动,“一定要运到扶桑去!!”

  赵维无语,“先生啊,咱满打满算就二十条船,还有八千多工匠呢!”

  没错,伯颜让他随便挑,赵维是一点没客气,除了刀匠一锅端了,其他制造军械的匠人又抢了五千,都是美洲大宋最稀缺的工种。

  叠山先生却无比坚决,“就算工匠都不要了,这库中藏书也一本不能少!”

  赵维:“......”

  谢叠山气的直跺脚,“你这憨儿懂什么!?这些藏书,比十个谢叠山、十个文天祥都珍贵万千,这是咱们的根啊!”

  刚刚叠山先生已经大概看过了,这其中不但有唐本《群书治要》,还有徐福带到东瀛的《商君书》秦简,甚至还有书于羊皮纸卷上的半部《连山易》。

  虽不知真假,但其年代甚远,价值也是无法估量。

  而且,这还是先生只走了进门的一小段距离看到的。

  这金泽文库中到底藏了多少宝贝,谁也说不清。

  作为一代名儒,谢叠山太知道这些古书对于大宋的价值了。

  “一定要运回去!你就算把老夫扔在这儿,也要运回去!”

  “好好好。”赵维点头应是,“您老别激动,运,都运!行了吧?”

  可是问题来了,怎么运啊?

  要是一堆长腿的活人,还好说,呼啦啦往船一赶就完了。

  这是十几万册的书,能装好几船。还是古书,有的一碰就碎。小心着点装船,可就得装个七八天了。

  要知道,蒙古大军就在外面,伯颜就在那看着,能眼瞅着把这么多东西运走?

  最后,赵维实在没办法,让王胜和马二爷一人拎了把大刀,就守在文库外面。

  对外宣称,这是叠山先生看上的东西,敢近一步,杀了再说。

  把叠山先生搬出来还是很管用的,毕竟是忽必烈身边的红人,寻常蒙人自是不敢靠近。

  倒是伯颜心中好奇,谢叠山一介文人,可是从来不参与他们的抢杀行为,怎么也贪上了?

  到本愿寺一看,好嘛,难怪,那里面都是书,先生正忘我的在那挑呢!

  伯颜毕竟是武将,对这些旧书无甚兴趣。再加上,之前欠谢叠山一个人情,此刻正是投桃报李之时。

  大手一挥,“先生喜欢,都拉走便是!”

  赵维在旁,“这合适吗?那丞相得给调拨几条船才行呢!”

  好吧,这货厚着脸皮管伯颜要船。

  伯颜自无不可,“这有何难?回头拿着我的手令,自横须贺调粮船五艘,够吗?”

  赵维:“十艘吧!这都是古书,容易压坏。.再说,万一遇神风......”

  “那就十艘!”

  伯颜大方的很,“那侯爷就陪着先生慢慢搬。”

  说完,走了。而且还勒令军中将士,不要到后山来打扰先生。

  “......”

  伯颜一走,赵维立马吩咐马二爷,“把特么赶下船的工匠,再给我装回去!”

  “还有,去石川再抢两千匠人,把船舱给老子塞满!”

  马二爷咧嘴无语,四哥是真特么贪啊.!

  不解道:“元船能用吗?他可不会乖乖跟咱们去美洲的?”

  “笨呢!”赵维瞪眼,“让人伪造个圣旨,一出海,就说东瀛人跑了,暂为探路船队,向北搜寻。”

  赵维眼神一狠,“不但让元人帮咱们把人和书运过去,到了地方,还得给我下金矿当苦力去!”

  “那......”

  马二爷心想,也行,就是下金矿损了点。

  “那回到大都要怎么收场啊?那么多书,那么多匠人,总不能就这么没了吧?”

  赵维想了想,“办你的事去,这个我来搞定!”

  ......

  ,

  


  https://www.lingdianksw8.cc/44389/44389324/60431893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