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宠愈美人心 > 第33章 哥哥:戏腔一曲自家人

第33章 哥哥:戏腔一曲自家人


这宅院鸟语花香,宽敞幽静,一家人都喜欢,不说话的介子姜眼睛里有了一些光。
  她穿着枫叶红的长风衣,站在这新环境的宅院里,看着父母忙碌,镇上的邻居们纷纷也跑来帮忙。
  “这是你家女儿?出落得真是漂亮,像仙女似的,哪像乡下人啊?”
  “是啊是啊,不上学了吗?”
  “不上学的话有人家了吗?”
  介子姜的母亲沈慧爽朗笑道:
  “我家姜儿生病了,大学是考上了的,京都大学呢,不过转到省会大学了,休学中呢,等身体好了再去读。”
  “是吗,这可了不起?我们这镇上拢共也才出了几个大学生。孩子生了什么病?看起来不像生病的。”
  “也是做父母的有错,听说在学校大家排挤她,造了一些不好的谣言,姜儿可能有些想不开,医生说她得了自闭症。脑袋上受了刺激,可能忘了往事,她不与人说话的。”
  “这么好的姑娘,介家婶婶,想开点吧,孩子会好的。”
  “哎……她会好的!借你们吉言。”
  这时,介子姜看着院里凋谢的菊花团抱在枝头,一簇一簇倚在围墙上。
  她突然跑进屋里,从自己的行李中拿了宣纸和毛笔,竟然写起字来了。
  众人有些吃惊,自闭症就是脑袋不灵光,傻了。傻了的孩子竟然还会书法?
  这时介老三也好奇,便走了进去,轻声道:
  “小姜儿,写什么呢?”
  介子姜并未说话,而是运笔慢慢写着。
  介老三走过去看,见纸上画了一幅凋谢的墨菊图,图下题了一首小诗——《佛菊》。
  “乍秋风过耳,念黄瘦依依。
  未作尘埃去,抱梗自成佛。”
  介老三看后震惊不已,他略通文字,会一手遒劲的软笔艺术字。
  介子姜的软笔功底得他所传,可是这诗书之才,  他自然不可能有的,他震惊女儿傻了也会写诗。
  介老三突然老泪纵横,拿着宣纸念了起来。
  “乍秋风过耳,念黄瘦依依。未作尘埃去,抱梗自成佛。”
  念完赶紧跑去问介子姜:
  “小姜,我们去上大学好不好?你叫一声爸爸,爸爸送你去上大学好不好?”
  但介子姜依然面无表情,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小诗的诗意自然无人去计较,但名声却在镇上传了开来,都说介家出了一个会作诗的傻女儿。
  当夜桐竹镇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天放晴了。
  一眼看去,这镇里镇外银装素裹,倒是美极了。
  次日,介子姜的哥哥介子归从外省赶了回来。
  他坐在一个中年大叔的车上,车轮上套着粗重的铁链。
  “你是新搬来镇上的介家的儿子?”
  “是的,叔。”
  “真好啊,还以为他家就一个女儿呢。”
  “小伙子从哪里来啊?”
  “从学校来。”
  “上大学去了?哪年毕业啊?”
  “开年就毕业了。”
  “哦……有出息啊。”
  “你叫什么名字?”
  “介子归。叔,离镇上还有多远啊?”
  “快了,到边上了。”
  “好嘞,谢谢叔。”
  车子下了高速路,往左一拐,进入了一条沥青路。
  介子归往窗外看去,只见路两边是高高的梧桐树,整整齐齐的,正开始发着绿芽呢。
  树的两旁是一畦一畦的油菜地,长得青幽幽的油菜被大雪覆盖着,偶尔露出几片叶子。
  再往里面,一条挂了牌子叫“桃水河”的溪水横贯东西,河两边长满了竹林,河上建了长长的回廊。
  介子归见着那逐渐消融的冰雪下露出的黑瓦,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
  他突然开口唱道:
  青砖伴瓦漆,
  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
  介子归唱着戏腔音,  面上带着微微的笑意,显得儒雅却又慵懒。
  他唱完后,似乎意犹未尽,用手轻轻敲打着车门。
  “小介啊,你这嗓子不错啊,这歌也好听。”
  “谢谢叔,在网上学的,叫《声声慢》。”
  突然他抬眼看去,见远处有一个城墙一类的建筑,便好奇问道:
  “叔,那是什么地方?”
  “桐竹镇大门,这里便是古战场云台,古时候云台镇土地肥沃,每逢战乱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打了不少仗啊。”
  “哦……”
  这时开车的大叔也用浑厚的嗓音唱了起来,竟然也是戏腔。
  桐竹镇,抛崖开,
  凤栖梧,龙出街。
  江南水乡鱼米白,
  黔中秘境丝竹籁。
  忽听夜半战鼓响,
  烽火连天琵琶坏。
  乔必英,女乖乖,
  兰花身,战云台。
  突然他换了一个女调,模仿女声唱道:
  红飞翠舞,  玉断楼台。
  爹爹啊,啊,哈哈哈哈……
  我手持长剑飞天去,
  记得山后割小麦……

  唱得极具柔情,却是铿锵有力,却又依依不舍。
  随后,他长叹一口气,接着用浑厚的男声唱道:
  割小麦,满了仓,
  英儿琵琶未弹响。
  千年去后,桐竹青青,
  你且听,你且听……
  繁华落尽……
  丝竹声声……
  师傅唱完后,介子归笑道:
  “叔,您这曲子是什么曲子?我竟然没听过?”
  “这是我们桐竹镇自己的曲子,你自然没听过。”
  “叔,这曲子真好听……叫什么?”
  “叫《千年桐竹镇》。你来了桐竹镇,以后这样的曲子多了去。”
  “真的吗?”
  “当然……你看,我们这里风景好吧,五A级文化风景区,可惜,好多年没人来了,反而从这儿走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啊叔?”
  “穷啊,没人来旅游,桐竹镇的乐器卖不出去,大家只好出去另谋生路了。”
  介子归看着窗外,不再说话。
  只见河里的水细细打着漩涡,  竹林低低垂在地上,桃花刚冒骨朵,漫山遍野的冰雪正在消融,却见村落里炊烟袅袅,一户一户古雅的两层小楼在云雾间渐渐明朗。
  进镇子大街唯一的道路依然显得宏伟而又含蓄,又粗又壮的梧桐树上积满白雪,云台的门头雕着的两条大龙似乎更加面善了。
  进了镇里,一簇一簇的青杆远竹夹道蜿蜒,除了挡路的被人摇掉了雪,站得直直的,其余的一律匍匐在地。
  绕镇而流的桃水河,薄雾缭绕,河边的破船似乎多年前就搁浅……
  人们穿了一身棉,搓着双手东家窜窜,西家走走,似乎正觉得百无聊赖。
  有人站住打招呼道:
  “老林叔跑车回来了?”
  “路滑,不敢跑,正好捎上新搬来的介家的小东家过来。老余,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那人好奇看向介子归。
  “是吗,你是介家的儿子?我正要去你家吃饭呢。”
  “余叔好,那一起去。”介子归赶紧打招呼。
  老林叔赶紧打开车门道:
  “上车,上车,一起去。”
  到了介家的院子里,院子里聚集了附近十几户人家,他们边在吹拉弹唱,边谈天说地。


  https://www.lingdianksw8.cc/45176/45176722/6969693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