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迁都长安
当楚汉争霸的漫天烽火终于缓缓熄灭,硝烟渐渐散去,刘邦在众人的热切拥戴下,荣登皇帝宝座,大汉王朝的崭新篇章就此恢弘展开。
天下初定,万物待兴,百废待举,定都之事如一座巍峨险峻的山峰,横亘在刘邦面前,亟待他去攀登和抉择。
刘邦最初将目光锁定在了洛阳,这座位于中原核心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它不仅拥有现成的宫室,免去了大兴土木的繁重负担,而且交通脉络四通八达,如同蛛网般密集,商业氛围更是繁荣昌盛,热闹非凡。
乍看之下,洛阳的确像是一个理想的建都之选,让人心生向往,所以刘邦选择了定都洛阳。
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往往暗潮汹涌,看似完美的选择背后也隐藏着不同的声音。
之后,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子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个名叫娄敬的普通戍卒,因着奇妙的机缘,得以站在刘邦面前,一展自己的非凡见解。
这个外表朴实无华的小人物,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内心蕴藏着非凡的见识和过人的勇气。
他毫无畏惧地直视刘邦,言辞恳切地直抒己见,极力主张关中才是建都的绝佳之地。
然后,娄敬有条不紊地阐述着关中的众多显着优势,道:
“秦地山河纵横交错,宛如巨龙蜿蜒,险阻重重,关塞坚如磐石,地势险峻异常,仿若天堑。那肥沃广袤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希望,进可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退可凭借天险据守,稳如泰山,坚不可摧,让敌人望而却步!”
“陛下!倘若天下局势风云突变,凭借着关中得天独厚的地势和雄伟险峻的关隘,足以抵御任何来犯之敌,扞卫家国安宁。”
“再者,关中地区资源富足,物产丰富多样,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能够为都城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确保都城的繁荣昌盛与长治久安!”
刘邦静静地聆听着娄敬的一番话语,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颗石子。
他深切地明白关中的地理优势,那是一种无法忽视的战略要地。
同时,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在当前这个风云变幻、暗潮涌动的复杂局势下,选择一个易守难攻的都城是何等关键,此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存亡!
毕竟,天下虽已初定,但那些异姓王们表面上的恭顺臣服,或许不过是一层虚伪的面纱,无法掩盖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野心和欲望。
况且,如今还有吕氏一族,步步相逼!
他们暗地里的蠢蠢欲动,如同一股股暗流,时刻威胁着新生的王朝。
为此,刘邦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丝毫不敢懈怠。
关中的地势仿若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能够让他在面对可能爆发的叛乱时,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稳固根据地,一个可以安心躲避战乱的宁静避风港。
刘邦暗自思忖,只要自己在关中内部实施严密的封锁,布下天罗地网,凭借着东边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西北的萧关这四座雄关天险,便可高枕无忧。
除非是项羽能够死而复生,否则,放眼当下的整个天下,任何人都休想轻易踏入关中半步,这里将是自己坚实的后盾和可靠的保障!
然而,刘邦的这一想法却遭遇了群臣的强烈反对。
群臣们大多认为,周朝曾在洛阳兴盛繁荣,国运延续数百年,那是一个被历史验证的吉祥之地,承载着祥瑞之气。
而秦朝虽在关中建都,却仅仅传至二世便迅速灭亡,这无疑是一个不祥之兆,让人对关中之地心生畏惧。
他们坚信刘邦应当遵循传统,选择洛阳作为都城,以期获得神灵的庇佑和历史的认可,确保王朝的繁荣昌盛,绵延不绝。
刘邦对群臣的反对意见感到极为不满,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和坚定。
在他眼中,这纯粹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迷信说法,毫无根据可言!
关中咸阳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条件,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怎能仅仅因为秦朝的短暂灭亡,就轻易地将这个地方全盘否定呢?
那无疑是一种短视和狭隘的看法!
为了成功说服群臣,刘邦决定邀请已经归隐山林的张良出山相助。
张良接到刘邦的邀请后,没有丝毫犹豫,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山,为刘邦排忧解难。
他深知,这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他义不容辞!
张良的观点与娄敬大致相同,但在见解上却更为深刻且高瞻远瞩,他的智慧如同星辰般璀璨耀眼。
随即,美男子张良在朝堂之上慷慨激昂,言辞恳切,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够穿透人心。
他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道:
“洛阳地域狭窄,方圆不过数百里,土地贫瘠,难以承载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那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注定了洛阳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此外,洛阳四面受敌,毫无险要可守,一旦遭遇外敌入侵,将难以抵御,陷入危机之中!实在不适合作为都城,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关中地区,左有崤山、函谷关作为天然屏障,雄伟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右有陇山、蜀地作为坚实依托,地势险要,资源丰富。地域辽阔,广袤无垠,沃野千里,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潜力的土地。南边有巴蜀地区的丰富物产作为坚实后盾,为都城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北边有胡苑的多样资源可供利用,丰富了都城的物资来源。三面均有险阻环绕,仅需以东面一面来掌控天下,进可攻,退可守,占据着绝对的战略优势!”
“当天下太平无事之时,可以充分利用黄河、渭河的水运便利,征调天下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供应,确保都城的繁荣和稳定!若诸侯胆敢叛乱,朝廷则可顺流而下,迅速集结兵力,物资供应也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以雷霆之势平定叛乱。”
“关中地区着实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建都的理想之地。大家应当以长远的眼光,着眼于子孙万代的宏伟基业,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短浅见识和狭隘想法。只有选择关中作为都城,才能为大汉王朝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创一个辉煌的未来。”
张良的这一番话语,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在朝堂上回荡着,久久不息。
群臣们顿时哑口无言,他们被张良的智慧和谋略所折服,心中的疑虑和反对渐渐消散。
他们深知张良的才能和见识,也明白他的这番言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判断之上。
刘邦眼见群臣们不再提出反对意见,心中大喜过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即下定决心,将都城选定在关中。
随后,刘邦果断下令西迁,正式定都关中,然后改咸阳城为长安城,并赐予娄敬刘姓,以表彰他的远见卓识和卓越贡献,封其为郎中,让他能够在朝堂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而张良他什么都不要,继续归隐山林!
公元前 202 年九月之后,吕后等人又干涉逼迫刘邦下令,将部分诸王之子迁徙到关中,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新都的控制和巩固,消除潜在的威胁,确保都城的安全和稳定。
与此同时,他在国库允许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地兴修土木,全力修建长乐宫等一系列宏伟壮丽的建筑。
工匠们日夜劳作,汗水洒落在土地上,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进工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一座座宫殿拔地而起,展现出大汉王朝的雄伟气魄和繁荣景象,为长安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无比的基础。
定都长安的这一重大决策,宛如一块坚固无比的基石,为汉朝的繁荣昌盛构筑了稳固的根基。
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城市,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见证着一个伟大王朝的傲然崛起和辉煌盛世的徐徐展开。
从此,大汉王朝的历史画卷在长安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书写着一段段传奇的篇章,流传千古,熠熠生辉。
https://www.lingdianksw8.cc/49750/49750224/6969678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