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在迷茫无奈中收到喜讯
心性要强的万在发不甘心读一所普通的大学,在高考完以后评估出他的成绩只能比二本录取线多一点点,就报考了省城一所大学,是冷门专业,就这样万在发被录取了。原本就没有打算去读,考得上考不上跟他没有多大关系。
决定读高四,在几次考试中都不理想,万在发才开始后悔没有去上大学,要是今年考不上,打死他也不会再去读高五了,毕竟年龄比同级的校友大了四五岁,这时候他才意识到,等读完大学,他就二十六七岁了,对于农村出身的他,资质平平,读出来很可能像很多毕业生一样待业在家,高不成,低不就,被父母逼着相亲结婚,走到这一步太被动了,人有了心里负担,没有之前奋发向上的朝气,到了下学期,他基本上没怎么去学校上课,他的心早已不在学校,只是书还得读下去。程乾通去读了野鸡大学,李平先考上一个三流学校走了,复读的同学在学校上课,这时候的万在发,没有心情去玩,话也少多了,好在复读的几个同学在休息日过来打牌放松一下,其它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在屋里,做买来的考试题,总结经验教训,就这样熬到高考。
这次高考只是比前次多二三十分,已经非常满意了,像他这样的状态,不再固执于考上重点大学,只要考上一般大学就可以了。前次考取的学校让他明白,他不想在本省读书,只想去远方,去哪里呢,北京,上海是不可能的事,好在看过一些电视剧,知道开封府,洛阳市,地处中原,能在中原上学,了解中原文化,这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上次他考上,有几个比他考得高的同学没有被录取,在选学校和填志愿的时候慎之又慎,这是决定命运和走向的关键点,马虎不得,把整本书看遍,选一所专业还不错,录取分数线不高的学校。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眼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拿到录取通知书了,万在发开始着急了,非常后悔去年没有去读,父母埋怨他,他自己不想再读了,但心里仍抱着一线希望,去他一个同学家玩,同学告诉他,一个学校录取你,会提前一个月把录取通知书给你,让你早做准备,听他这么一说,万在发不再抱一丝希望,心情反而好了,这样就可以去打工了,去了解那个他不懂的社会。把这想法告诉他母亲林素芳,林素芳劝他放宽心,再读一年,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死活都不会再读了,几天的苦劝无果,林素芳心里委屈,这么多年的苦白吃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就在他面前跪下去,呜呜咽咽地哭着求他读下去,他只得答应去读,他是第一次被最亲的人逼得无路可退,那种难过和心酸,只有他懂。
万在发怀着沉重的心情跟随四叔去找复读的学校,不忙着做决定,先看看几所学校,缓一缓再做决定,现在这个状态,啥书都读不进去。就在他的同学即将要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十月几号报到,原因是学校搬到新校区,新建的宿舍楼还没有完工。
一张通知书把笼罩在家庭上的阴霾驱散开,林素芳心情好,准备办状元酒,很久没有办酒席了,这些年吃酒钱吃去不少,办一台酒,学费就够了。一个普通的大学,没有必要这样显摆,尽管万在发不愿意办,但想到母亲这些年辛苦,就只得如此,以前家里办酒,他很开心,现在轮到自己成为主角,很为难,一时不知道怎么去招待亲朋好友,所以并没有通知程乾通,谁知程乾通去他家买东西,看到关了门,问旁边的人才知道回老家办酒席去了,到了酒席那日,程乾通约起两同学坐车来,下了车一路打听,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他家,万在发很感动,能交到程乾通这个朋友,是他这辈子的福气。
经过这个事情以后,万在发对命运的理解深了,晚熟的他一下子比同龄人成熟多了,酒席的热闹反衬托出他的孤独,一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他明白了什么叫人生无常,明白了范仲淹被贬谪之后才写出那句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后来听山歌,听到人生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不好一句,就在微信个性签名写下:不做大树,愿做一棵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大树显粗壮,小草添绿意。既然未来难料,那就好好活在当下。是乡亲们凑份子给他去上的大学,不管他走得多远,这里有他的童年回忆,有乡人的音容笑貌,有割舍不掉的乡情,快离开时,既开心,也难过,开心的是可以去远方实现梦想,难过的是离开家人,离开父老乡亲,一个人在远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突然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孤儿,开始后悔没有就读于省城的那一所学校,真要是去读了,就不会有那么浓的乡土情结。一个人要是忘了根,就忘了回家的路,就真成为了孤魂野鬼。以前总是抱怨家乡这不好,那不好,又穷又落后,真到离开了,才知道家乡的好,不管外面的世界多好,始终不会像乡亲们那样欢迎你,在外面如果扎不下根,回来就能扎下根,因为这是你出生的地方,有你生存的土壤。
https://www.lingdianksw8.cc/50308/50308702/214103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