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 第28章 争取到上学机会

第28章 争取到上学机会


  “安承,你还记得当年你家里穷,饭都吃不饱,是我赵家当年的粥铺养活了你们一大帮穷小子,今天我老婆子就放下脸面,求你让我三个孙女入学读书,办好这件事,全当你还我赵雯菲的恩情了”

  老太太一进安家的门,对着校长安承就说了一通,杨晚伊从这一番话中,听出老太太年轻当地主家小姐的时候,竟然还给穷人施过粥。

  任她怎么也想不到,现在只会撒泼哭闹的老太太,当年竟还有此善举。

  杨晚伊转念一想,老太太生于1918年,经历了国家最动荡的那些年,能活到现在,本就不容易,恐怕也是后期生活所致,让老太太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安承年岁有些大,还有一年就要退休,实在不愿平添事端。

  老太太拿当年赵家施粥的恩情,来给三个孙女求一个入学的资格,让他不得不正视这件事,毕竟当年没有赵家施粥,他在幼年时期也有可能就饿死。

  就算后期斗地主的时候,大家把赵家当年施粥的事情,归于剥削老百姓的本应归还;当年喝过粥的人不但不感恩,还咒骂他们是剥削老百姓的地主。

  现在细想,那时地主也挺多,愿意施粥的,始终也就只有赵家和杨家。

  “三婶,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实在是她们三个已经错过入学年龄,我怕教育局追究起来,不好交差”安承满脸无奈的叹息。

  杨晚伊明白,这个时代的人,做事一板一正,对于这些特例,没有请示过上级领导,都不敢行事的,尤其对于安承这种经历过动荡年代的人,行事就更加谨慎。

  “安校长,那能不能麻烦您带我一同去一趟教育局,我把家中的事情,跟教育局领导好好说说,若是越过你,我直接找上教育局,到时怕对你影响不好”

  安承一听杨晚伊的话,眉头皱得紧紧的,杨家三房的杨晚伊,何时变得行事如此大胆,竟然敢找上教育局?

  杨鸿喜也惊讶,这个大侄女的行事,真是超出他的想象“晚伊,你去教育局麻烦人家领导干啥,不就一点点读书的小事,你老老实实听校长的安排就好。”

  老太太看着杨晚伊的眼神,更是复杂,自从这个大孙女不再对她言从计听,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行事胆大,为人强势,自己认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在杨晚伊看来,要解决孩子教育问题,跑一趟教育局很正常,为何一个个弄得如临大敌一样。

  “大伯,咱们国家在各地创办学校,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青少年受教育程度高一些,将来多学习一些本领,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少年强则国强!”

  杨晚伊不仅想起,这个时代有很多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家里贫穷,把上学的机会都让给了儿子,农村像她们这么大没有读过书的女孩多了去“安校长,咱们真应该放下年龄的门槛,多鼓励农村家长,把没有读过书的女孩送进学校,学习认字算数,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未来对国家的贡献越大。”

  “随着咱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多人不会一辈子留在农村,都会走出门去工作,去建设国家,要是连字都不认识,真的是出门连车都会坐错,等于一辈子困在农村。”

  “古话不是说了,一个好女人旺三代,一个坏女人毁三代,女人受教育程度高,未来嫁到夫家,更明事理,教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杨晚伊见安承脸上有些动容,继续说道“安校长,您做了一辈子的教育,我相信没有谁比您,更想让农村的女孩都能进学校读书,您就陪我去一趟教育局,咱们把这事跟领导好好反馈反馈,做得好,也是政绩一件,另外事成之后,我给咱们小学捐一批图书给孩子们做课外阅读”

  提到给学校捐图书。

  让安承有些吃惊,杨家三房有多穷,他比谁都清楚,杨晚伊当年辍学的时候,他也曾去规劝过,甚至开口说给杨晚伊免了学费,当年的杨鸿福都不同意,说是家里没有干活的人。

  没有想到,杨鸿福去世不到两个月,杨家三房竟然连老太太都找上门,让杨晚尔三个姑娘去读书。

  杨晚伊还张口要捐图书。

  杨家三房做花生酥糖的事情,他也早有耳闻,就算做花生酥糖能赚些钱,可是杨家三房的负担重,还欠信用社的贷款,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一个才年仅十七岁的女孩,如此有前瞻性,宁愿一人挑下重担,也要费劲心思将三个妹妹送进学校读书,真应该让那些无知的父母来看看。

  杨晚伊真是好样的。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临老了连一个孩子的胆气都不如“三婶、鸿喜,晚伊这个丫头不错,真是好样的”

  老太太满脸皱纹的脸上,也露出几分笑;她常年哭丧着脸,突然一笑,不但没有让人觉得亲和,反而有些怪异。

  第二天,教育局内。

  杨晚伊不卑不亢,巧舌如簧,说得几个教育局领导连连点头,老校长安承再次感叹杨晚伊不得了。

  安承带着杨晚伊去的时候忐忑不安,回来时,心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安心。

  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杨晚伊不但说通教育局领导,得到特批,给杨晚尔三人争取到上学机会;还能把送杨晚尔三姐妹读书的事情,作为一个励志的典型案例,去引导更加家长。

  最后还能在教育局领导面前,给他美言几句,说话办事真的十分圆滑。

  “晚伊,那图书的事?随便捐几本就够了,省点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一个人供五个孩子读书,真的太不容易”老校长安承虽然很想给学校要一批图书,但是也知道杨家三房负担太重,而且杨晚伊送弟弟妹妹去读书,将来要用钱的地方更多。

  实在不忍心,给这个才十七岁的女孩,又增加负担。

  杨晚伊笑了笑,知道老校长是为自己考虑“安校长,我家的花生酥糖,生意在慢慢好转,我先给学校捐五十本读书,以后每月再捐十本,慢慢来,总能让学校的图书室慢慢建设起来。”

  这个时代,信息比较匮乏,想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还是非常容易的,没有孩子不爱听故事的。

  再说,杨晚伊本就想给弟弟妹妹买上一批图书,而这些图书,一旦都读完之后,也没有什么用,用来给学校建设图书馆,也算一举两得。

  安承可不这么想,农村能给孩子读书就不易,怎会有闲钱给孩子买课外读物?

  所以,在他看来,杨晚伊能给学校一次性捐五十本图书,可谓是大善,且还每月再捐助十本图书,更为不易。


  https://www.lingdianksw8.cc/50522/50522001/67821334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