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147章 试验品

第147章 试验品


第147章  试验品

        宗族世家,可不是说说罢了。

        先家后国。

        曹家这种到这一代,光是支脉就有上百支的大豪族,家族的规矩可是相当严厉的。

        嫡长房长女,写信要办点事。

        拒绝?你把家中祠堂有没有放在眼里。

        梁莘就说了:“在蓟州,也办这么一处,过年的时候用棉被包起来送到辽人的析津府,一根胡瓜三钱银子,不知道合适不?”

        “哈哈哈。”高士林放声大笑:“你这是资敌。”

        “那算了。”梁莘放弃了这个想法。

        高士林又说道:“今年怕是来不及了,明年或许可以,一根胡瓜就算不要一两银,七钱总合适吧,三钱太便宜。辽人那里有这等手艺,他们搞不出冬天能吃鲜菜的这种棚来。”

        “那,试试?”

        高士林很严肃的点点头:“可以试试,但只为挣点小钱,不是我认知中的莘哥儿。”

        梁莘:“有钱挣,才是兄弟。士兵,每餐多几块肉,每个月多几百个大钱,才会跟着你拼命,当兵拿饷吃粮,图什么?西军为什么强,因为将知兵,兵知将,而且西军有钱挣,他们会更强。”

        高士林再问:“伱不怕,西军太强?”

        梁莘笑了:“再强,能强过真理与正义,殿前司四只最强兵马,只要装备起来。别说是十倍,就是百倍兵力……恩,我错了,百倍这数量很吓人,十倍他们不敢乱动。”

        高士林:“让我看看,你的真理与正义。”

        “行。”

        梁莘应下,留其他人在这里继续整菜棚了,只叫了沈冲。

        沈冲带上他的徒弟,也就是他父亲弟子的儿子,那个差一点死掉的太监宁仁。

        四人悄然离开。

        军器监在汴京城内,而军器监的重要实验室,却在隐藏在皇庄之内。

        沈冲给高士林看到的第一样东西。

        在历史上出现过。

        一百多年后,南宋正式出现过,缺点非常大。

        此时,沈冲制作这个是用来试验原理的。

        用的是巨竹,一种非常坚硬的竹子,装上火药,再装上引线,装上弹丸。

        射程,可以达到一百五十步左右,杀伤射程也能在七十五步。

        高士林看过:“这……,怕是不好用吧。”

        沈冲:“确实不好用,只是为了试验火药,最多使用三次就会丢弃,使用到第五次,就会炸膛。若是生铁铸成,三根或是五根一起使用,再加上木柄,可使用数百次,弹丸在一百步内,无甲者必死。”

        高士林看到一根原型,五眼统。

        而后,一根老榆木,挖空,用铁箍套好。

        三寸铅球,把两里外的竹排打碎。

        沈冲问:“若用铜铸呢?高帅以为,步人甲能扛得住?”

        高士林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玩意,若是一字排开有一百根,辽军几千骑兵,就算是重甲骑,估计也只有送命的份。

        高士林又拿出一个狠的。

        把原先宋军的霹雳炮改进,原先用甩的,或是投的。现在改为加底火,靠底火弹射到二百步之外,然后炸开。

        霹雳炮也换成的新花样,纸包的,里面包上碎铁钉什么的。

        这玩意在空中炸开,就打脸。

        <div  class="contentadv">        然后是地上埋的,压爆要怎么整沈冲还没想出来,若是提前布阵,靠人点燃他已经有了样品。

        弹出来一个小号霹雳炮,在三尺高炸开。

        无论是对骑兵,还是步兵,这玩意一次能伤一片人,完全是往下三路招呼。

        高士林感觉菊花一紧:“谁想出这么阴损的玩意。”

        “是咱家。”宁仁上前:“无论是宋甲,还是辽甲,没有任何一种甲会护往下三路。”

        “你,人才。”

        高士林内心是怎么想的,宁仁是个太监,这玩意从地上靠底火弹起来,在三尺高炸开……

        果真是太监才能想出来的。

        看完梁莘的真理与正义之后,高士林又问了:“那殿前司的兵马怎么养活,国库给的钱越来越少。你从国库里要的多了,那些酸货们肯定要生事。”

        梁莘:“盐,糖。如何?”

        “盐?糖?”

        梁莘回答:“只要我愿意,每年一亿斤盐,随便安排曹家一个子弟,带上几百曹家家丁,有千户民夫,就能办到。眼下,只是没办法运回来。”

        “说笑话呢?”高士林不信。

        梁莘给高士林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三大盐场,第三个,海水冲到沙滩上,退潮时留下一部分,太阳一晒,水中盐浓度变高。每天就这样,涨潮时存水,退潮留水,周而复始,池底会慢慢的存下越来越多的盐。存上数月,就象挖砂子一样的,一筐一筐的挖就是了。”

        “有,有这么好的地方,那第一个,和第二呢?”

        梁莘回答:“第一在儋州,第二唐时就在人煮盐,长芦。”

        “这两处。”高士林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个距离辽国太远,另一个儋州在大宋就属于海外之地,太远太偏。

        高士林问:“就说第二个,在何处?”

        梁莘:“距离我岳父曾经管的地方,也就是海路二百里。大夷州西南侧,有一处海滩,我称之为布袋海滩,因为盐多到随便用布袋装。”

        高士林再问:“那,需要老夫做点什么?”

        梁莘摇摇头:“我在等机会。”

        “时机到了,别忘记告诉我一声。话说,结个亲吧,我家中有一个侄女,你看旸哥儿合适不,反正高家与曹家结亲也很多。”

        梁莘问:“那个侄女?”

        高士林:“我五弟的,她母亲也姓曹。”

        “旸哥儿的……表妹。”

        “算一算,可以这么说,他姑母堂姐妹的女儿,是他的表妹。”

        梁莘:“为什么和我提?”

        高士林:“你和旸哥儿,不是天下第二好嘛。”

        梁莘想一想:“我回去和我家大娘子提这事。”

        “行。”高士林没再说下去。

        梁莘接着讲盐:“布袋那地方,海水每一千斤,就有三十五斤盐。”

        高士林:“这是多,还是少?”

        梁莘:“明州、华亭那一带,海水每一千斤,只有七斤盐。”

        高士林:“你……真是从天上学到的学问?这么古怪的学问你竟然懂,实在是,实在是……”高士林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51711/51711936/9165669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