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临清钞关
却说张敬修自六月十二离京,沿着运河走走停停,前后耗费七日,终于行至会通河,到了大运河枢纽----临清。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蒙元时,在临清的卫河永济渠和须城安山之间开凿了会通河,自此临清就地处大运河与卫河的交汇处。
然而蒙元开凿的会通河,岸狭水浅,不负重载,加之管理不善,导致运河航运能力差、秩序混乱,使得临清未能发挥出运河枢纽作用,因而经济发展仍是缓慢。
直到本朝之初,太祖皇帝欲平定北方,为方便漕粮转运,解决军饷问题,特在此设立仓库转运粮草,遂成本朝重要的仓储之地,因此,在临清也有句妇孺皆知的俗语----“先有临清仓,后有临清城”。
及至太宗皇帝奉天靖难夺取皇位,为行迁都之举,特派朝廷大员疏浚会通河,自此南北大运河全线畅通,而临清也成为汇集七省漕粮北运的中枢和内陆通往北京的咽喉战略要冲,得益于此,临清城变得日渐繁荣,地位亦日趋重要,已然成为朝廷关税重镇。
此时刚过了午时不久,会通河上,大小船舶成千上万,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待过往漕船通先行通过临清闸,张敬修乘坐的官船也随后而行。
这也是运河上的规矩,漕船过尽,次则贡舟,官舟次之,民舟又次之,由此也可见漕运对大明朝的极端重要。
过了临清闸,便到了临清码头,码头上自也是一片繁忙景象。
而张敬修立在船头,一眼便见得岸边规模宏大的临清钞关。这一路行来,张敬修也算是见识了运河上城市的繁华,但却无一处可比得上临清。
到了这里,他就要折道走隋唐运河赶往河南开封,去拜见闲置在家一年的帝师高拱。为此,他的南下之行要多耽搁六七日时间。
站在张敬修身旁的游七,见自家公子出神地眺望着远处的码头,笑着说道:“大公子,这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据闻,此处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直可与苏杭媲美,大公子可要在此歇一歇脚。”
张敬修闻言,似笑非笑地看向游七,想了想点头道:“坐了这么些天船,便在此处待上一日也好,正好我也想见识一番这天下第一钞关。”
游七心下暗笑,大公子在京城被老爷管着,不太好去那烟花之地,这到了外头,还是有去见识的心思的......终究是少年人嘛,可以理解。不过大公子毕竟还未成亲,我还是得看着些,莫要惹出些风流事出来。
张敬修自是不知游七心中所想,他来临清歇脚,除舟船劳顿外,就是想在此考察一番,来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事实上,从运河一路下来,张敬修都用纸笔记录了沿河两岸情形,只是多少有些走马观花。
当下艄公将船停靠在码头,一行人拿着行李到了岸边的水路驿。水路驿驿吏员勘合张敬修的官碟后,就毕恭毕敬地让张敬修一行入驿休息。
张敬修更衣洗脸后,驿丞亲自端着茶水过来道:“翰林老爷一路辛苦了,后厨里正在准备饭食,还请翰林老爷稍待。”
张敬修点点头道:“有劳了。”
“不敢当,翰林老爷若是有任何需求,但可吩咐小吏去办。”驿丞点头哈腰退了下去。
身为朝廷命官,外出公干,张敬修这一路来都是在驿站歇脚,如此既为方便,也为安全。而在沿路的驿站中,也遇上了有官员家属驿站大肆用公款吃喝的事情。当然,他也未多管闲事,毕竟在这个时候,有哪个当官不公器私用?
片刻后,驿丞两个驿丁给张敬修等人端来饭食,满满当当摆满了一整张八仙桌。
张敬修见桌上有北方的主食炊饼、卷饼、白面蒸饼,又有南方的茶点白糖万寿糕、雪花糕、定胜糕、玫瑰花饼。除此之外,鸡鸭鱼肉等荤菜自也是应有尽有,其中的鱼,竟是清蒸的两尾鲥鱼。
张敬修拿起一块万寿糕吃了几口,朝在一旁侍候的驿丞道:“这过往官员在此皆是以这般饭食接待吗?”
驿丞道:“除却鲥鱼,乃是三品以上大员有,其余来往的老爷们皆是这标准。这也是鲥鱼太过珍贵的缘故,在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这还是因为临清码头乃是贡船的换冰之处,小驿这里才有几尾鲥鱼。”
张敬修笑着道:“据闻这鲥鱼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本官只不过是从六品,为何今日有此口福可享鲥鱼?”
驿丞陪着笑脸道:“翰林老爷是状元郎,身份尊贵,自是可享用鲥鱼。”心下却道:若非你大学士公子的身份,只普通翰林的身份,又如何值得本驿丞把驿站仅有的两尾鲥鱼用来招待。
“原来如此,那倒是要多谢驿丞了。”张敬修笑了笑,也没有装清官的意思,招呼着游七及随行的两个家丁张大、张五吃得不亦乐乎。
那驿丞见张敬修等人吃的满意,也是松了口气,对于这些官二代,他们从来都是生怕会招待不周。
用过午饭,张敬修正要午睡片刻,有二人上门说是冯保派他们来给张巡按当随从的。
张敬修颇感心奇,当即在驿站小院内接见了二人。
二人一见张敬修即叩头口称钦差大人,并奉上冯保的书信。
张敬修打开信件,认出是冯保的笔迹,便认真看了下去。
原来,这二人都是北镇抚司百户,是隆庆皇帝特意令冯保派来助他。而之所以让锦衣卫在临清等他,也是为了不引人注意。
隆庆皇帝的用意是,让张敬修明里去查豪族诡寄投献、海贸走私,锦衣卫则在暗中调查,所以张敬修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天子钦差。
另外,冯保信中还说,苏州织造局太监陈宪是他的干儿子,有事可以去找陈宪帮忙。
张敬修看了信件,微微笑了笑,冯保叫他找陈宪帮忙是假,不要去查陈宪才是真。这些镇守太监,几乎没有几个是不作恶多端的。
张敬修又与这两位锦衣卫百户聊了几句,得知二人一人名为宋金保,一人名为钱小川。
二人在张敬修离京第三日,从京城出发,走加急通道,倒比他还早到了临清一日。在临清码头见他进了驿站,便特意赶在他用完饭后来拜见。
……
次日一早,在驿站好好休息了一日的张敬修,神清气爽地领着家丁张大、张五徜徉在临清城中。
至于游七,本以为能随着自家公子去感受一番临清城的烟花之地,孰料自家公子只在夜间去喝了几杯花酒就回驿站歇息了,让他好不失望,因此一早就借口说外出采买吃食,实则去码头花柳巷感受温柔乡去了。
逛临清城,张敬修首先便去了坐落于“中洲”东起处的鳌头矶。
这所谓的“中洲”,乃是会通河与卫河之间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东南纨绮,西北裘褐,皆聚于此。至于鳌头矶,其名始于正德初年,因其砌以石,如鳌头突出。又筑观音阁于其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时任临清知州马纶题名曰“鳌头矶”,胡有此名。
张敬修来此自不是为了看景,而是因为鳌头矶乃是临清内最繁华之处,且位置极佳,登临其上,可望运河上粮艘麋集,帆樯如林。
张敬修见了运河上的繁忙景象,不由想起名臣李东阳所写的七言律诗《过鳌头矶》,这会通河上确实是“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在鳌头矶眺望一阵,张敬修行至会通河边的临清钞关。
宣德四年,因军费及皇室费用支出的增加,朝廷开始设立钞关征税填补国用。
从此,大运河上就有了七处钞关,从南往北依次为:杭州、浒墅、扬州、淮安、临清、河西务、崇文门。这七处钞关与设在长江上的九江钞关合称为运河八大钞关。
钞关是户部的派出机构,张敬修是穿越之后,才知道大明朝的商税征收,主要就是靠各大钞关。
在翰林院时,他除了看嘉靖时的邸报外,最关心的便是朝廷财政,因此看过不少户部卷宗,知道这八大钞关可为朝廷提供关税近三十万两白银,其中临清钞关就可向朝廷上交五万多两白银,这才有“八大钞关,临清为最”的说法。而这些钞关关税,几乎已是除盐税外,朝廷最大的商税来源。
对于这个数字,张敬修简直是无力吐槽,偌大的大明朝,除盐税外,其他商税居然只占了朝廷财政收入的六十分之一,着实是有些离谱。
看过临清钞关,张敬修又去了临清城内。作为联接南北的枢纽城市,临清萃四方货物,各类商业店铺林立,光是布店、绸缎店加起来就不下百家,至于其余的杂货店、粮店、瓷器店、盐行、典当铺、客店等亦是不少。
张敬修在城中一路逛下来,便默默在心中数过,临清城大小各类店铺应有六百多家,确实是大明朝屈指可数的商业城市。
在这里,张敬修看到了大明工商业的发达与潜力。他也不由对更甚于临清一筹的苏杭神往起来。那两个地方,是张敬修心中的大明希望所在!也是华夏获得新生的契机所在!
https://www.lingdianksw8.cc/53/53733/66793516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