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阁老 > 第六十五章 评卷

第六十五章 评卷


  暮色下,张敬修提着考箱出了承天门,走至金水桥头时,见陈于陛仍在等着他,心头一暖,快步走过去,陈于陛笑问:“君平一向捷才,今日怎最后一个交卷?”

  张敬修笑了笑道:“无他,唯一时兴起,写了近万字,这才耽搁了。”

  “万字!那岂非将卷子都写满了?”陈于陛惊叹,他虽不知张敬修那万言策写了些什么,但他素知张敬修为人,绝不会在殿试策上写那么一大番空话、套话,在思及殿试策题,能写这么多字,必是在策论中直抒胸臆、针砭时弊,这让他不由对眼前这个比他还小了六七岁的好友充满敬意。

  张敬修道:“是写满了,策文所写都是我对本朝积弊的所思所想,也是我今后为官为政的根本。不过,我文中所写,想必朝廷不会实行,牵涉太广,动静太大。”

  陈于陛道:“殿试定名之后,定要拜读君平宏文。”

  两人步出千步廊,他们的仆人都在大明们外等着,今日殿试有些累了,都各自回去休息,相约后日再去酒楼相聚,届时还可约上王家屏和于慎行。三日之后才是传胪大典,这两日贡士们都可好好轻松一下。

  回到家中,用过饭后,张居正对儿子这么晚才考完也有些好奇,一问之下,竟得知儿子写了万言策,也是吃惊不已,当下问了儿子策文所写内容。

  对此,张敬修自是细细说来,而张居正听了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累进税制’等策时,顿时两眼放光,与儿子商讨起来。



  就在张家父子夜谈之时,紫禁城文华殿中,灯火通明,以徐阶、李春芳为首的读卷官们正彻夜改卷,每个读卷官都要在这两天时间里把四百份卷子看一遍,任务颇为繁重。

  监临官去领了试卷,按读卷官官位高低,一人一卷地发放下去,如此将四百张试卷发放完毕,除徐阶三十四卷外,其余各官每人三十三卷。

  读卷官阅卷时先看本人之卷,标识高下,再轮阅别人之卷,这称为转桌,一张卷子转桌,过所有读卷官之目,方算完成。而每名读卷官,阅卷之时,按照成绩分五等,标记分别为圈、尖、点、直、叉,注上批语后,再各自盖上标有官衔的戳印,最后加以总核,四、五等标识多的必列于三甲。

  试卷刚一发完,就听得吏部尚书杨博笑道:“太岳家那位的万言策倒发给我了。”

  杨博是嘉靖八年进士,严世蕃口中的‘三大奇人’之一,功勋卓著,深受嘉靖皇帝倚重,在朝中可谓位高权重。

  虽说所有卷子都已弥封,但应试的贡士们,也唯有张敬修满满当当写了十二张纸,极好分辨。

  坐在杨博边上的李春芳开玩笑道:“还好只有这一份万言策,若是所有考生都上万言书,那我等在这两日间,无论如何也读不完啊。”

  侍读学士诸大绶笑道:“中堂所言甚是,还好只此一位,其余考生多只千余言。”

  众读卷官都是相顾微笑,等着读张敬修那篇万言策。

  笑语片刻,殿中渐渐安静下来,读卷官们在灯火下,开始转桌阅卷。

  杨博首先看的就是张敬修的万言策,这万言策有得看一阵,杨博坐在圈椅上微低着头看卷,见卷上开头写着‘臣闻人君之治天下者也,必安攘并举,而后可以成天下之至治,必明断并行,而后可以收天下之实功’,不由捏须暗笑,这张家子还挺会拍天子马屁。

  待慢慢看下去后,杨博的笑容渐渐敛去,神情严肃起来,身子微微往前,凝神看起策文的每一个字。

  半个时辰后,杨博读罢张敬修的万言策,只觉心潮澎湃,喝了口茶后才慢慢平静下来。此刻,杨博心中有种‘晋主伐吴,喜获二陆’之感,他身为吏部尚书,为今科贡士中有张敬修这样有辅国之才的才俊欣慰不已。

  杨博提笔凝思片刻,在卷子上画了个圈,表示一等,又注上评语:此策非一时之策,若行之,可利在千秋!再盖上自己的官戳后,将这万言策转给户部尚书马森。

  马森已是看了五份卷子,此时张敬修这万言策还是第一份转给他文章,当下认真看了起来。

  他先不看文章内容,而是先看杨博的评价。见杨博给了一等,又看了那评语,心中好奇起来,什么样的策略能得杨博这般评价?

  一份卷子看了半个时辰,马森只感策文所提实在大胆,但也确实将策题所问分析的鞭策入里,只是其中策略真要实行起来,整个天下必要大动干戈,作为管着整个国家钱袋子的户部尚书,他自是知道大明两百年来积累的赋税、土地、户籍之弊,也正是如此,他对这般大胆猛进的大策不太看好,但也给了张敬修一个二等。

  兵部尚书霍冀接过马森转来的张敬修考卷,见两位尚书一个评为一等,一个评为二等,都属于高评,当下也细细看了起来。作为文官掌管兵部,他对张敬修改变重文轻武之风有些不满,但又前两位尚书珠玉在前,也不好给太低的评价,故而也给了个二等。

  三位尚书的评卷意见肯定会影响到其他读卷官,就看是评一等的多还是评二等的多了,一等的多就能进一甲前三,二等的多也能列为二甲前茅。

  待这万言策转至首辅徐阶手中之时,卷子上已有六个一等,六个二等,若他再给个一等,就可进三鼎甲,交予天子定夺;若给的是二等,也会是高卷,呈送天子御览,定下名次。那么,徐阶会给一等还是二等呢?

  ……

  读卷官夜以继日阅卷两日,终于在三月十七日天黑前,把四百份考卷全部评阅完毕,最后由两位阁老总核等级,没多久就已将二、三甲名次排定,而一甲三人的名次由天子最终定夺。

  张敬修的万言策并不在一甲三人之列,可见徐阶最终还是给了二等,不过想想徐阶作为江南大地主的代表,又哪能赞同张敬修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及那针对富人的‘累进税制’。不过张敬修的殿试策确实太出色,言尽了国朝之弊,他自诩唯才是举,也不好给个中等以下,就只能给个二等,从而不让张敬修进一甲。

  殿试前十五名的卷子选定之后,就要呈给天子御览,由天子定出前十名及三鼎甲名次。

  按照以往规矩,在殿试最后的名次安排上,皇帝和大臣权力是有划分的。

  二甲、三甲的名次,天子说了不算,前十名的人选天子也不能拿主意,唯有最后的前十名名次,以及三鼎甲才是皇帝能定夺的。除非皇帝对读卷官推荐的卷子不满意,去其他未荐上的卷子中‘拾落卷’,并重新排定名次。

  当然,若皇帝真这般做了,这就是对读卷官的不信任了,而读卷官都是些什么身份,全是朝廷大员啊,以大明文官中的风气,在看到天子不信任自己之后,很可能会导致这些读卷官集体辞职,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故而,除了太祖朱元璋之外,也没有皇帝这么干过。

  


  https://www.lingdianksw8.cc/53/53733/68231053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