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重生男神从做游戏开始 > 346.呜呜呜,我以后再也不拍电影了(第1章)

346.呜呜呜,我以后再也不拍电影了(第1章)


  谁都没有想到,《流浪地球》的上映居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口碑和票房双爆炸。

  也许是因为这一年的春节实在是太无聊了,而且上映的电影也不是很多。

  被誉为《流浪地球》最大竞争对手的《爱情呼叫转移》要到一周以后才会上映,这给《流浪地球》留足了足够的发酵时间。

  《流浪地球》给世人展现出了极高的质量,将大刘笔下难以用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内容,通过电脑特效的方式展现在了大屏幕上,也让国人深深感受到了《流浪地球》的魅力。

  这种背负着家园一起【出逃】的想象力,是外国人一辈子都拍不出来的东西。

  《流浪地球》不管是故事情节、画面效果,演员、作品质量都让国产科幻大片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所以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在第一天结束的时候,电影票房就突破了5000万。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艾小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哭了起来。

  “呜呜呜……老板,我们首日票房破5000万了。”

  艾小米给曹阳打电话的时候,整个人显得既高兴又兴奋,但是哭得很厉害。

  这大概就是成功的喜悦吧?

  曹阳心想,这算什么呀?

  我们不破5000万的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呢。

  未来首日破亿都是电影的基操好吗?如果你的电影没有首日破亿的话,你根本不好意思拿出来说。

  不过按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收不回成本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了,2007年的电影市场还是太小了一点,哪怕是《流浪地球》这种国民级别的电影都没法收回成本,按照目前的趋势——

  电影上映结束的时候,能有5个亿就已经谢天谢地的了。

  他看了看时间,是凌晨2点。

  我的妈呀,大姐你不睡觉的吗?

  “可以了,辛苦了小米,你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呜呜呜……我太兴奋了,我完全睡不着……”

  “这……”“您都2天都没睡过觉了,这样下去还得了?快点睡觉吧,我们还得准备下一部电影呢。”

  “哈?”艾小米的眼泪立刻就止住了,“老板你是魔鬼吗?你就不能让我再多高兴一会儿?”

  ……

  《流浪地球》的上映,引发了全民的科幻热,民族凝聚力也是空前暴涨。

  中国总算在科幻电影领域当中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了,这如何不让国人感到骄傲?

  在博米微博和博米博问上面,《流浪地球》被顶到了第一。

  【如何评价在2007年2月1号上映的流浪地球电影?】

  “如何看待?

  我只能用【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来形容它。

  《流浪地球》为我们国家打开了一扇3D科幻大作的大门,在这之前,科幻大作一直都是由国外,特别是好莱坞把持的。

  国人早就已经习惯了诸如——

  星球大战、蜘蛛侠、古墓丽影一类的英雄叙事。

  而这一次,很明显《流浪地球》的规格更高。

  不论是从技术角度,电影质量还是从剧本到立意,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的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

  我随便放几张图出来,你们就能感受到这部作品带给你的无限震撼:

  一开始的流浪地球计划:

  无限星空.jpg

  地球上的推进器:

  推进器.jpg

  然后是浩瀚无垠的大雪:

  雪地.jpg

  木星.jpg

  地球拖尾.jpg

  国际空间站.jpg

  大灾难.jpg

  新纪元.jpg

  ……看看,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科幻大作。

  除了【伟大】,我真的真的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它。

  《流浪地球》无疑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博米也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在崛起了!

  一个好的小说,遇到了一个好的导演,一个好的导演遇到了一群优秀的演员,而他们遇到了一个肯舍得花钱的老板。

  这真的是一种幸运。

  作品之幸。

  观众之幸。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电影,去晚了就没有了。

  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开启中国科幻元年

  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原著《流浪地球》,采用了其基本设定和框架:太阳灾变,人类设法移动地球,让它「流浪」到南门二星系求生。

  故事在保留了一定原著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和细节填充。

  这并不在意料之外,原著大开大阖,情节松散,很难照搬。

  电影中重新打造了地球在逃逸过程中险些坠入木星,一个临时拼凑的救援组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让地球重返轨道的故事,所有角色都是原创的。

  但值得称道的是,电影并没有像某些影视改编那样随意安插一些和原著毫无关系的情节,让热爱原著的人群有挂羊头卖狗肉之感。

  故事主线中的要素,像地下城的生活、掠过木星的轨迹、行星发动机的作用等,都是取自原著的基础,与原著的设定基本结合得很好

  作为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门面】,《流浪地球》无可避免地会被拿来和好莱坞科幻大片做对比。

  平心而论,这一次除了剧情上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小瑕疵,某些人物的表演也不是很到位之外,几乎完美。

  特别是在3D特效上面,简直完爆现在的好莱坞大片,真真正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国产电影的崛起。

  更何况,这是一部真人拍摄的3D电影,3D的效果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字幕3D而已。

  比如说最开始地球全景,那种星空缥缈,人类无尽的孤独感,通过3D表达,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了震撼。

  然后在教室里面,小星老师拿出来的全息投影,那个小玻璃球直接跳到了你的面前,真的很令人惊喜。

  这个技术水准,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现在很多好莱坞公司都不一定能做到。

  更可贵的《流浪地球》的价值在于,中国电影人终于能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主题,在好莱坞大片的主场正面硬碰硬了。

  《流浪地球》是一部用中国人的情感和价值拍出来的电影。

  因为影片中几乎一直在采用东方的观念来抵抗好莱坞建立的叙事模式和情感逻辑。

  从一开始,整个影片的故事的背景就是,若干年后不断膨胀的太阳威胁到地球的存在,于是全体人类决定带上地球一起逃生。

  但是这与其说是逃生,不如说更像是「搬家」。相比好莱坞电影中随处可见的「人类迁徙」和「外星殖民」,有着强烈土地情结的东方文化则更倾向于「保住整个地球」,而不仅仅是「逃离」。

  这并不是刘慈欣或者《流浪地球》偶然做出的选择,其实,对于「家」的保护和坚守贯彻了整部影片。

  正是这种对于家国情怀的执念,让中国人的科幻故事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孤独又浪漫的思路。

  虽然名为「流浪」,实际却一直紧握着回归。

  虽然要远行两千多年,但是我们把这看做返乡之路。

  作为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幸存者,中国文明中这种与过去、回忆和故土难以割舍的牵绊赋予了《流浪地球》独特的质感。

  在这一问题上,《流浪地球》代表着非常东方的态度——不是追求科技的日臻完善,不是依靠精密的仪器,不是完全依赖于理性,而是在关键时刻,将未来交付给希望和信任。

  而这一点也是《流浪地球》遭遇颇多批评的地方,尤其当影片高潮处,刘培强决定用空间站作为喷射火焰的助推器,被很多观众当做「缺乏逻辑的鲁莽情节」。

  毕竟在影片的故事中,高智能的电脑已经演算出引爆木星的计划可能性为  0,就算加上空间站,也未必就能成功。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空灵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

  《流浪地球》是一部关于死亡与希望的电影。

  但是刘培强仍然选择了牺牲空间站去搏那微小的拯救地球的可能,其实正是以一种东方式的感性逻辑,来对抗好莱坞的理性逻辑。

  这正是影片刻意与好莱坞类型逻辑划清界限之处。

  最终完成情节扭转的,并不是他们表达的「道理」,而是他们传达的「情感」。

  在影片要表达的,不是好莱坞电影中的灵光闪现般的救赎,而是极有可能导致失败的一时冲动。

  这种「乱来」一般的选择反而连通了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舍身成仁的义士豪杰,从张目怒骂的典韦到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所有那些可以有更「理性」的选择时,却「任意而为」的人们。

  《流浪地球》将东方式的故土情怀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气糅合为一体,在影片最后三十分钟的高巢戏中,故事的核心只有一个:如果要死,宁愿与地球死在一起,也不愿意做宇宙的弃儿。

  对于《流浪地球》来说,与好莱坞叙事逻辑的挑战同样还表现在对「英雄」的消解。在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故事虽然有「主角」,但是并没有「英雄」。

  在整个地球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在联合政府的领导之下共同「流浪」,生死与共,命运相系。

  最为典型的,是影片的小高潮,运送火石到赤道,按照好莱坞传统,克服重重困难的主角一行人理应成为重启发动机的英雄。

  但是并不是,重启发动机的是比主角们快了一步的,连面都没露的其他救援队。

  无所不能的英雄在《流浪地球》中是并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主角」,而是整个人类全体都在拼尽全力。

  而「饱和式救援」这种概念的出现,不仅更加尊重科学事实本身,也将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可能打得粉碎。

  当然,这种反个人英雄的姿态并没有坚持到底,影片结尾阶段刘培强的自我牺牲可以看做是影片向好莱坞逻辑的靠近,虽有遗憾,但相对电影整体而言,瑕不掩瑜。”

  “看完美国大片,你会觉得人类活着完全靠走运。

  看完《流浪地球》这种“中国式电影”,你会知道:人类文明不愧是地球生命几十亿年进化发展出来的最强代表。

  从几千年前,乃至几万年前,亿万年前,乃至最早的时代开始,一手一脚、但坚定不移地为了整个文明夯实基础、添砖加瓦的文明先行者们,现在同样一手一脚、但坚定不移地为整个文明夯实基础、添砖加瓦的未来的文明先行者,向你们致敬!

  很多人说,人要独立,要自由,要有爱心,要能够独立思考,要有尊严。

  那么,是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找一个强者就跪下去祈求恩赐的人独立自由有尊严呢,还是那些一步一个脚印一代一代传递着接力棒往前走的人独立自由有尊严呢?

  你是怎么选的,你就会怎么评价《流浪地球》。

  因为四个字:感同身受。

  向国产科幻电影的先行者们致敬。

  向博米公司致敬。

  向流浪地球制作团队致敬。”

  “虽然我们的影评水平不是很高,但也想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一下。

  怎么说呢,就是当时看完电影之后,就特别想做一道美食来致敬一下。

  太空进食训练器,流浪吃饱不费力电影的瑕疵当然会存在,但是这一次,我们更关注的是国产科幻片的进步,我觉得还是瑕不掩瑜,毕竟这部电影确实带动了很多人对于科幻的好奇与热爱。

  就像我们的“太空进食训练器”也并没有那么完美,但这也是我们向着科幻迈进的一大步。

  有进步,那就是好事。祝国产科幻越来越好!

  也祝我们自己越来越帅!”

  “《流浪地球》是2000年7月发表的,那时大刘出道刚满一年。

  在那之前我读过《鲸歌》和《微观尽头》,《带上她的眼睛》。其中《带上她的眼睛》让我印象最深。作为一个家里有矿的初中生(其实是家里开书店,可以随便看书),我读书颇杂,也有点品味了,所以《鲸歌》当时并没被我评为上品,但也觉得它比《科幻世界》杂志里一般的作品文学性要高一些——当时《科幻世界》里面点子很牛文笔一塌糊涂的作者太多了。

  《带上她的眼睛》是我1999年最喜欢的《科幻世界》作品,不过仍然没让我记住作者名字——当时太懒,不能进入考试范围内的作家名字我统统不记。

  《流浪地球》是我期末考试后读的,读完后的感觉就是——我不在乎两天后的期末成绩了。

  和大刘的世界比起来,期末成绩就是个温室气体。

  当期的《科幻世界》里读者评论一栏里有个高三学生宋晶晶写「从《鲸歌》,《带上她的眼睛》,到《地火》,刘慈欣的文章读完后总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还不住地回味和感动」。

  这时我才发现《带上她的眼睛》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顿时成为脑残粉。在那之前,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马克吐温,鲁迅和郑渊洁,但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觉得郑老师和前面两位不能相提并论,只是我个人喜欢罢了。

  后来在网络上看到各种作者的脑残粉,才知道合格的脑残粉是要认定偶像是世界有史以来NO.1的。

  这样说来,我从来没成为过大刘的脑残粉。

  不管怎么说,大刘作品能让我感受到读马克吐温和鲁迅相同等级的快感,是让我震惊的,甚至怀疑自己品味有问题。

  这事一直到后来大刘彻底爆火,成为21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才让我释然。

  回到正题:《流浪地球》给我最大的感动是什么?是「零冗余自救」。

  我们平时做事情,是有很大的资源冗余和时间冗余的:

  例如我的暑假作业其实是花20个小时写完的,暑假却长达五十天,所以我会拖延到最后两天写;

  我们并没有每时每刻努力学习,如果真的做到,高考分数会再上一个台阶(考上清北的除外);

  整个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工作是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有相当部分人的工作是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给社会做正贡献的人,大部分也没有饱和式努力(中国只不过是比欧美更勤奋一点就进步飞快)——这导致我们这个世界的GDP进步缓慢,至今没有解决贫困问题。

  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时间冗余和资源冗余,我们如此荒废时间,仍然能在化石能源枯竭之前解决可控核聚变问题,就像我的暑假作业一样。

  那么,如果命运只给我们四百年呢?

  四百年,要求我们进步到能把地球开出太阳系,资源勉强够用甚至不够用,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有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布置给人类,才能让人类爆发出完全的潜力。

  这个种族最大限度的压低娱乐,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计牺牲,上到最高指挥官,下到普通列兵,全员英雄。零冗余自救。

  这种精神,我们只在高考还有一年时浪子回头的学生那里看到,只在冲击世界冠军的运动员那里看到,只在98年抗洪救灾的解放军那里看到。

  而刘慈欣在《流浪地球》要求整个人类做到。

  只有英雄的死让人感叹,只有拼命努力后的失败让人惋惜。

  即使人类如此努力,整个逃逸时代地球仍然随时随刻可能被毁灭,所以整部《流浪地球》才有难以名状的悲壮感。

  在这个年代,遇见《流浪地球》,真是幸运。

  真是幸运。

  《流浪地球》电影填充了许多细节,却也忠实于原著,它把原著中的核心淋漓尽致地拍了出来。

  在这个年代,遇见《流浪地球》,真是幸运。”

  《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也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梗,同时从网友们的评论当中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有多么的喜爱这部电影,并且有多么的认同这部电影。

  《流浪地球》除了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外,还有不少的剧中台词也跟着火了起来:

  比如说: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

  亲人两行泪”

  已经成为了无数人的口头禅,特别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乘坐同一辆车,就会用这几句话来调侃。

  遇到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什么的……

  也会在第一时间说出这几句台词。

  这足以说明《流浪地球》是真的火了。

  ……

  还有在片尾出现的那句——

  “但从此刻起,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

  也成为了一句大爆的台词。

  《流浪地球》带给观众们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电影本身,它打开了国人对于科幻世界的无限向往,同时也让大刘进入了无数人的视野当中。

  中国人终于知道,哦,原来我们居然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哇哦,我们国家也能拍出这么厉害的电影,我听说在首映式上导演说这部作品是一位叫做【刘慈欣】的大佬写的,

  后来我仔细去翻了一遍他的作品,我发现我被深深震撼到了。

  我们国家居然有这么优秀的科幻小说作者,为什么科幻电影却刚刚起步呢?

  真的太遗憾了吧?”

  “我也是第一次通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认识了刘慈欣这位了不起的科幻作者,希望以后国内能有再多这样的电影出现,让我们能知道更多的优秀作者。

  真的,我们太需要这方面的宣传了。”

  “只能说科幻类的小说真的太小众了,我当了大刘很多年的粉丝,在科幻小说界当中他是非常火的,可就是圈子比较小,也就这个小规模群体的人知道而已。

  知道大刘的人,全中国估计有没有10万都还不知道。

  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流浪地球》电影,为这些科幻作品做出了很好的宣传,把大刘推向了世界。”

  这一年刘慈欣还没有因为三体出名。

  2006年5月,刘慈欣刚在科幻世界连载《三体》,距离《三体》完全火起来还要一段时间。

  《三体》获得雨果奖,要到2015年。

  “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对于后代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的小女儿现在才只有7岁,但是看完《流浪地球》之后,她已经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了。

  虽然她还搞不懂科学家的定义是什么,但是她说她要去造发动机。

  哈哈哈……

  容老父亲再笑一会儿。”

  “《流浪地球》所开创的并不仅仅是追赶和超越好莱坞的道路,而是一条不同于好莱坞模式,将东方哲学和东方情感植入其中的新可能。

  即便这条路还满是磕绊,但是我们终于朝向未来迈出了第一步。

  《流浪地球》是当年小说的影视化,但如「科幻电影元年」这个期许所预示的,它并非圆满的终结,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因此笔者要不吝赞美它的伟大,不是因为已臻完美,而是因为它必将是更伟大之物的开端。”

  “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任何一部作品,《流浪地球》或许在给下一代人,给未来的科学土壤埋下了一粒微小的种子。

  你们想想看,谁小时候没有想当科学家的梦呢?

  我们看到课本里面叙述爱因斯坦是如何伟大,叙述量子力学是怎么改变了世界……

  霍金是如何预言人类的未来……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在5光年之外又有些什么?

  人类是宇宙的唯一文明吗?

  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无限着迷的东西。

  同时也是这些东西,点燃了人类探索的火种和欲望。

  《流浪地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类似于《流浪地球》的电影出现,同时也希望我们未来能诞生更多的伟大的科学家。

  《流浪地球》有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远吗?

  诺贝尔化学奖还远吗?

  ……”

  “207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来自中国的物理学家丁仪,因为在重元素聚变领域的突破,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氧元素重聚变反应堆,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获得的第17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下是丁仪的获奖时的感言:科学的边界在哪里?科学的边界可能是人的想象力。

  10岁的时候,我走进电影院,观看了一部科幻电影,讲述了一个人类建造了1万台重聚变发动机推动地球在宇宙中流浪的故事。

  那一刻,我发现科学是极其浪漫的。

  我找到了一生为之着迷的东西。

  太阳系是人类的出生地,但人类不能永远待在出生的襁褓里。

  亿万光年的宇宙,隐藏着无数的可能。

  前进,向着宇宙深处前进,应该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带着地球出发,在宇宙中流浪,那时候人类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那时候我们才敢谈浪漫。

  感谢大家。

  (*^-^*)

  我们怎么会知道,今天有多少看了《流浪地球》而埋下对科学敬畏与探索之心的孩子未来能将人类文明推向何方呢?”

  “流浪地球呈现在我面前的128分钟,全程热泪盈眶我知道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也在脑海里勾勒过鬼斧神工的冰封奇景,可是当幕布落下,脑海里的回响依然如若黄钟大吕,久久不息。

  这么多年来,中国人也有一部科幻电影,能让我感受到灵魂深处的窒息与痛鸣。

  它像一部奇幻片恢宏壮阔,却又具备着奇幻片所不能及的冷静理智。

  我以为这只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小步。

  没想到,导演艾小米给我们劈了个叉。”

  ……

  “哈哈哈哈……劈了个叉可还行?太好笑了。”

  看到网友们的评论,曹阳忍不住笑出声来。

  “老板你就别取笑我了。”艾小米今天的心情不太好。

  虽然今天是《流浪地球》的庆功宴,可艾小米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电影上映一个多星期了,票房成绩才卖出去了2个亿。

  看起来总成绩很好,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吊打同期产品,连《爱情呼叫转移》都被比了下去,只有1.1个亿,可是——

  博米公司投入了5.6个亿啊!

  现在连一半的票房成绩都没有。

  更何况到时候还要被电影院线分走大半的票房收入。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即使能一直排片到正月十五以后,《流浪地球》的总票房也没有办法突破10个亿,预计也就是7个亿左右的样子。

  前两周的票房成绩决定了大概的走向,因为大部分的观众感兴趣的话,就会在前两周去看电影了,后面的几周时间流水都会很少。

  不管怎么看,这次的《流浪地球》都是血亏。

  除非能发生奇迹。

  “老板,你真的觉得我们这部电影好吗?”艾小米难受地问到。

  “当然好了。”曹阳笑着说,“你没看网友们对你的评价吗?你可是中国3D科幻大作开山第一人哎。”

  “我……那为什么我们票房这么少?”艾小米说。

  “呃……”曹阳痛苦地捂住胸口。

  感觉被人插了一刀。

  他也不想提这件事情,一提起来就很心痛。

  在2007年这个电影环境下做3D科幻电影大片,确实有些莽撞了。

  《流浪地球》目前就是一部纯粹用来赚口碑和影响力的电影。

  “我以后都不想拍【大制作】的科幻电影了,”艾小米难受地说,“真的太烧钱了。”

  虽然说票房不能决定一切,票房也不能说明一个导演的水平低劣。

  可是……

  影业公司想要维持下去的话,就得赚钱啊。

  赚钱也是对一个导演能力的最大的肯定。

  艾小米赚了口碑有什么用?

  本都捞不回来。

  “来来来,别提这些没用的,先把蛋糕切了。”

  曹阳在背后推着艾小米。

  众人在会议室里面等待着她。

  桌子上放着一个4层大蛋糕,周围围着5、60名《流浪地球》的制作人员,除了一些因为有事情比较忙的艺人没有来到现场祝贺之外,基本上相关人员都到齐了。

  艾小米被推着上前,旁边的导演助理给她递上一把刀。

  她的脸上挤出一抹苦笑,然后对着镜头摆了个切蛋糕的pose。

  记者们把这一幕照了下来。

  艾小米切下第一刀,“祝我们票房大卖!”

  “祝我们票房大卖!”所有人喊到!

  ……

  “来来来,大家靠拢一点,都笑起来!跟着我一起。

  3.

  2.

  1.

  大卖!”

  “大卖!”

  ……


  https://www.lingdianksw8.cc/54/54917/66014877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