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古国物语 > 第八单元第二百九十九节

第八单元第二百九十九节


启说:“你觉得我会相信吗?”余胤说:“你信与不信在你,臣已经说了自己的心里话。”启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你让我想起了很多人,疑胜、疑达、正忠、正林,可惜他们都离开了朝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余胤说:“大王,当年辅佐你的六位重臣。如今无一善终,实在是令人唏嘘。”启说:“你这是在讽刺我?”余胤说:“大王,杀人太滥,谁还能辅佐你呢?”启说:“我不信没有人来我这里乞求荣华富贵。”余胤这个时候不说话了,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大禹王若是在天有灵,看到自己的儿子是这个德性,应该会感到惭愧吧!如今看来,还是陶唐和虞朝的时候更让人怀念,虽然对与天子来说有一些遗憾,子民却在其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入夜之后,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莫名的感到不安。

        余胤躺在草席之上,眼睛睁得的溜圆,因为他的心里揣着事,一直熬到后半夜,他才睡着。明日一要,他穿着朝服去见天子,却发现他坐在一个草堆上不住的叹气,余胤过去拱手说:“大王,你这是怎么了?”启说:“你说我是不是辜负了家父的期望?”余胤说:“你还年轻,就算是有什么过失,现在仍然是可以补救的。”启忽然面色阴沉,说:“我做的就那么差?”余胤说:“每个人看事物的标准不一,臣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大王的可能更能够代表天下人的共识。”一听这话,启顿时来了精神,说:“为何这么说?”余胤说:“上天看见就是子民看见,上天听见就是子民听见,天子者,乃子民之天也!君民本是一体,因此君之所见,亦是民之所想。”启听了笑的格外灿烂,这个时候余胤忽然心中泛起一个念头,自己业务不应该过于耿直,如果能够用什么办法搏取大王的青睐,从而让他疏远后羿,也算是为社稷立功。

        从那之后,余胤的话越来越得启的欢迎,启对余胤也越来越说出一些内心的看法。一日两个人坐在一个青色的土丘上,眼前是一片碧绿的草原,启说:“我想迁都到大夏,你觉得如何?”余胤说:“大夏什么地方?”启说:“安邑。”余胤说:“为什么要选择在安邑?”启说:“平阳是陶唐和虞朝的旧都,那里的子民都是虞朝的遗民,无论我们对他们有多好,他们还是对帝尧、帝重华念念不忘。”余胤说:“可能是因为丹朱和商钧还活着。”启说:“你的意思是把他们杀了?”余胤立刻说:“大王,杀人是容易的,可你要的是人心。”启说:“绝了那些人的念想,人们自然就会对大夏朝心悦诚服。”余胤说:“杀人的确可以震慑天下的子民,如果治理不善,每个人都感觉活着害不去来的痛快,后面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启冷笑着说:“人没有不怕死的。”余胤说:“你听说过有人自尽吗?”启说:“你想说明什么?”余胤说:“如果人那么怕死。为什么还有人自尽呢?”启一下子愣住了,余胤说:“人只有感觉活着没有那么难,才会惜命。”启脸色惨白,目光里面写满了怨恨,余胤说:“大王,天有好生之德,你一定也不愿意多杀,方才不过是考验我罢了。”启沉默以对,明日他们到达安邑,发现那里地形平整,非常适合建都,启说:“我就在这里住下了,你回去传旨,凡是王畿附近的人口一律迁移到大夏,阳城之民允许他们迁移到安邑。”余胤说:“文武百官和他们的家眷也得迁过来吧!”启说:“这个需要经过商量之后拟出一个名单,凡是被列入名单的人,就要迁到安邑。”余胤说:“储存在平阳财物怎么办?”启说:“全部运到安邑。”余胤说:“不给安邑留一部分吗?”启说:“国库和内库的钱粮一律运走,地方衙门储藏的东西不动。”

        余胤带着旨意先去了阳城,阳城之民听了感觉很复杂,一方面他们终于被大夏朝的王想起来了,一方面又真心不愿意搬家,可有王命在,只能按照旨意办事。之后来到平阳与后羿见面,把旨意一说后羿就急了,说:“我是相国,为什么让我留守平阳?”余胤说:“大王说了,平阳是三朝古都,对与大夏朝非常重要,必须有朝廷大员留守。”后羿说:“那也不该是相国留守,相国应给在王驾跟前辅佐她处理天下大事。”余胤说:“身为宰辅之臣,你有这样的心思真是万民之福,希望你能够更进一步,放心争名逐利之心,一心一意为子民着想,为社稷的安危着想。”闻听此言,后羿不由得怒火中烧,说:“你算什么东西?张口闭口都在叫做,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配吗?”余胤说:“我当然不配,可我传的是大王的旨意。”

        后羿说:“我不相信你说的每句话都是大王的旨意。”余胤说:“相国大人,我知道你不满意自己被安排留守平阳,你为什么把自己上书说明自己的想法,你这样跟一个钦差过不去,未必符合你的利益吧!”后羿阴沉着脸说:“你敢威胁我?”余胤说:“相国大人,我是好意,如果你一定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也没有办法。”后羿也感觉这样与钦差争下去没有意义,于是在家中设宴款待了余胤,说:“我猜你一定会在大王驾前越来越得宠,请你在方便的时候,在大王驾前多提我的名字,有朝一日我回到驾前,一定不忘你的大恩。”余胤说:“我们是一殿之臣,承蒙大王看得起,一起共事多年,不管怎么说同僚之间的情义是在的,如果你能在平阳把差事办的好,没有人能掩盖你的光辉。”

        后羿忍不住放声大笑,说:“记得第一次见到你得时候,你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一把年纪却无法出头,我以为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小官了,没想到你会利用大王出巡的机会一跃而成了他的亲信。”余胤说:“大王毕竟是大禹王的儿子,流着英雄的血,绝不会听信馋臣之信,而让社稷陷入危险的境地。”后羿笑着说:“大概在你的眼中除了你自己,其他大臣都是馋臣,他们说的也都是谗言。”余胤说:“相国大人,我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奉陪了。”后羿让仆人把他送走,回来之后后羿说:“他走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仆人说:“什么也没有说。”后羿说:“真真气死人,他会什么邪术,能够蒙蔽圣心。”仆人说:“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后羿说:“说吧!”仆人说:“其实对于你来说,留在平阳未必就不是好事,这里是三朝古都、天子所居、王气所在,如果你能把这里治理的风生水起,说不定你也有机会做一朝人王地主。”后羿一听这话就急了,说:“放肆。”

        仆人不慌不忙的说:“大人,事已至此,你只有把平阳治理好,才能够自保。”后羿说:“我这个是弄权有术、治国无方。”一听这话仆人不知道说什么了,当时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过了好一会儿,仆人忠于说:“其实大王也未必知道怎么治国,到他能够任用贤良之臣辅佐自己,你也可以这样做。”后羿说:“上那里去找贤良之臣?”仆人笑着说:“我只是你驾前的一个仆人,并不知道那里有贤良之臣,不过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是真心寻访贤良之臣,一定能够找到那些愿意辅佐你的贤人。”送走了余胤之后,后羿开始了新的人生,每天他起的很早,洗漱之后,吃一点东西,天还没有亮,在他手底下当差的人就得来他的府邸报到,安排完了一天的工作,然后与亲近之人来到大厅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谈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其他人就办各自的差事去了。

        作者相信,碰巧看这本书的人应该不是富贵之人,现在一些人把卧室弄的跟客厅一样,其实这样并不好,过去连皇帝都不把自己的卧室弄的很大,他家的条件可比今天一些有钱人好多了,可皇帝的卧室并没有弄的很大。其实你想想看,什么人会把自己的卧室弄的很大呢?其实是死人,如今盗墓类的电视剧非常红火,墓室中间总会有一个巨大的石椁,四周非常空旷。客厅宽敞、明亮一些是必要的,但卧室没有必要。作者的这些想法放在今天可能显得太过于保守了,许多人就愿意把自己的卧室弄的很大,他认为这样显得更加气派,这样的见解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很多人都如果一些存放着遗体的纪念馆,那和地方就非常的宽敞。广厦千间、卧眠七尺。这是天子家的真实情况,许多人根本想不到。

        作者还听过这样一件事,话说丰臣秀吉当年得了天下,拥有了大量的财物,把自己一个饮茶的房间装饰的金碧辉煌,然后把国中一些有文化的人请来炫耀,结果那些人告诉他,其实真正富贵的人家,从来不把茶室农的富丽堂皇,因为饮茶是要一个认的心静下来,所以茶室的特点就是一个陋字。过于绚丽得色彩,让人没有办法集中精神。之后丰臣秀吉也让人装出了一间简陋的茶室,果然更适合饮茶。在这里强调,评书里描述的皇宫,自己这些大人物的穿着打扮,其实都是来自民间的想象,大部分人觉见到县官都很费劲,更不要说那些更大的官了。清朝的乾隆皇帝以及后来的慈禧皇太后,他们的品味与评书里描述的皇帝和太后差不多,他们的审美与老百姓非常接近,而更多的时候,贵族审美与平民很不一样。

        作者非常崇拜李世民,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画像,真正是唐朝真迹并不多,最被人们熟悉的一副画像,其实是明朝人画的。而那副画上面李世民穿着一件明纹的龙袍,其实明纹的龙袍实在宋朝后期才出现的。唐朝的时候,圆领袍都是纯色的,上面绣的都是暗纹,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古代御窑烧出的瓷器,很多也都是纯色的。把一件瓷器弄的五颜六色并不是一件很有品味的事,在这一点上你可以拿雍正于乾隆两朝的瓷器作为对比,占比之下,雍正朝的瓷器更显得端庄秀丽,而乾隆朝的瓷器更像是东北姑娘穿的大花棉袄。评书兴起于宋朝,宋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传统中国普遍重农抑商,宋朝例外,商业非常发达,那个时候的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和闲钱去听评书,所以评书里许多虽然讲的事宋以前的事,可里面人物的穿着打扮,各种风俗习惯,都没有早于宋朝。

        今天,贵族与普通人的审美区别越来越小了,有一个番邦外国的富翁,后来成了该国的大统领,作者非常崇拜这个人,凡是这个认的审美是精英阶层不认可的。他特别喜欢金色,喜欢那种繁复的装修风格,喜欢那种很大得卧室,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你只能闻到财富的味道。可能也就是因为他与普罗大众的审美一样,所以他与子民之间的隔阂更少。孔子与人交往,取人所长,对与这个人的短处则尽量规避,他不会去跟一个特别抠门的人借钱,这是作者追求的一种境界,所以作者仍然喜欢那个可爱的富翁。其实这个人并非那种为富不仁的混蛋,他做过许多善事。对与一个行善之人,你还有什么可指责的呢?每个人都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请你多给自己提要求,不要花费很多精力取指摘别人。

        书归正传,后羿变的越来越努力,在他的手下当差也越来越难,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后羿对文人没有什么吸引力,而治理地方往往需要文人的助力。治国之法与治军之法很不一样,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打天下靠的是强力,靠的是机智诡诈的手段,治天下需要理顺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个过程就像是绣花一样是一个非常细致非常复杂的过程。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需要经历从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型,能够顺利的完成转型,他就会是历史上一位受人尊敬的皇帝,如果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反复,甚至以失败告终,他就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后羿没有打天下的经历,他的机遇来的太突然,他完全没有治理一方的准备,有时候你不动没什么要紧,只要你能够懂得尊重人才就可以,如果自己不懂,还喜欢指手画脚,那就休想把地方治理妥当。

        余胤回到安邑之后,见了启,启笑着说:“你这个人虽然说话不够悦耳,差事办的麻利,如何营建新都,你想过吗?”余胤说:“想是想过,却没有想出个眉目。”启说:“其实都城无论建在那里,形制都是大同小异。一座都城大只有三个部分,宫城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外城。宫城也有内外之分,内的作用是寝,外的作用就是朝。皇城聚集了各个重要的衙门,朝廷重臣的府邸,外城住的都是平民百姓。”余胤听了笑着说:“听大王这么说我心里就有数了。”启说:“这件事交给你办,可以吗?”余胤说:“我当然希望能替你分忧,可我真的才能有限,要不你还是召集百官一起商议。”明日上朝之前,后羿的奏本送到了,他建议让启的长子太康来操办这件事。

        本来启已经决心让余胤来操办这件事,看到这个奏本,启想了很多。近年来启每天都在那里胡折腾。终于被龙体折腾垮了,而他的儿子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没有人君的风度,如果借这个机会让太康得到锻炼,当然是非常好的。于是他把太康见到寝室,太康长的很瘦,看起来总是一副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样子。启一看太康这个形象不禁凉了半截,说:“我要营建新都,你说说自己的想法。”太康说:“父亲,我们还是会平阳去吧!实在不行回阳城也可以。”一听这话启真是气不打一出来,说:“我是天子,天子说出去的话是不能收回的。”太康不再言语。启说:“对与营建新都,你没有一句要说吗?”太康说:“这件事父亲自有主张。”启说:“我当然有自己的主张,我现在问的是你的主张。”太康说:“你是君,我是臣,我听你的主张就可以了。”

        启说:“白昼再长,也要入夜,花再红,也要凋谢,我现在贵为天子,总有一天要驾崩,你虽然今天是臣子,明天说不定就是一朝人王地主,到了那个时候,你难道像现在一样毫无主见吗?”太康拱手说:“父亲,为人子者,就该一心一意尽孝,不能觊觎父亲的财产,否则就是不孝。为人臣者,就该按照大王的办事,不能有想着天子驾崩之后的事,否则就是不忠。”一听这话,太康感觉自己心里暖暖的,说:“我会让你负责营建新的事,方才我问你的问题,你记住了,一定要给我一个好的答案。”太康出了偏殿来到朝房,看见余胤坐在那里,他立刻过去拱手说:“大人来的早。”余胤也拱手说:“为大王办差不敢懈怠啊!”太康如此这般说了启在偏殿问他的问题,说:“我该如何应答呢?”余胤捋着胡须想了很久,说:“你就说这件事需要把班子搭起来之后,与班子成员反复谈论之后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复。”

        太康说:“如果家父不能满意,这可如何是好?”余胤说:“你就说京城自古以来就有固定的形制,无论建在那里都是依葫芦画票。”太康说:“这样行吗?”余胤说:“一定可以,万一你要是兜不住,我就把话接过去。”太康点点头说:“但愿我能够交好运。”不一会儿天子登殿,群臣跪拜,启果然问了那个问题,太康把准备好的答案说了,启说:“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太康不知道自己应该推辞还是应该接受,就总眼睛看余胤,余胤点头,太康说:“臣领旨。”这一幕被启看到了,说:“余胤,你是不是有本要奏?”余胤立刻说:“正是。”启吃了一惊,说:“你有什么事就说,不要挤眉弄眼。”余胤说:“平阳闹出了民变。”启一下子站了起来说:“什么?”余胤说:“后羿已经平息了事端。”启坐下来说:“还好弹压下去了。”

        余胤说:“后羿大人带人把闹事的人全部杀了。”启说:“该杀。”余胤说:“大王,那些人是因为活不下去才挺而走险。”启说:“你是吃朝廷俸禄的人,怎么尽替外人说话?”余胤说:“那些人都是你的子民,怎么能说他们是外人呢。”启说:“你现在是不是特别得意?抓住天子的一点把柄就玩命的踩。”立刻就有许多人指责他诽谤君上,要求将他处死,太康出班奏道:“大王,余胤大人虽然言语冒犯了你,可他却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大夏朝的社稷安危,你是一国之君,难道说一个人的面子比整个大夏朝还要重要吗?”

        一听这话,启顿时气的浑身发抖,说:“好小子,信不信老子宰了你。”群臣纷纷求情,但他们的说出的话是很有门道的。一位老臣说:“大王,太康说出的这种大逆不道之言,实在是有人挑唆,请大王下旨查明真相,惩治那些应该被惩治的人。”太康说:“老大人,你不用在这里阴阳怪气的说话,我没有受人挑唆,怎么着?你想唆使大王杀我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lingdianksw8.cc/55/55265/2102986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