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小厨娘银铃》
每个百姓都聊着八卦之余,朝中的官员也在忙着交接卷宗。好像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把心思放到了三司推事的案件之上,长安城已经很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长安民众的素质、阅历,对于其他地方的普遍要高一些。本应不会这么八卦,无奈官府都贴出了榜文,同时也有一些人,从其他渠道得知了事情的真伪。
自从哪个叫苏云瑾的少年出现后,接着是一波又一波的热门话题。关键此次三司会审,陛下亲自到场。当今大唐的天子,哪怕只是远远的见到陛下一面,他们也满足了。
而其中最为自在的,莫过于那个即将对铺公堂的主人公。
苏云瑾与董霓裳关押在一个牢房,不说卫生问题比之前的牢房好了,就连周围的环境也是安静了许多。据说是皇上特例,也没人敢在背后议论。
玄公就惨了一点,关押远了一点。黄邪知道,玄公才是他们三人中最强大的战斗力,所以是寸步不离的守着。有时候,这两头倔牛,面对面的盘膝而坐,这一坐就是一下午。
----------------------
宣威殿内,文宗刚刚用过早膳。
看着案前的奏折已经批阅过半,心里的厚重感也慢慢减少。益州前线大捷,曾经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堂下跪坐着托腮沉思的三皇子,魏王唐承仪。文宗对于二皇子,可是说是失望透顶,索性也懒得管他。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魏王乃是德妃所生。高贵清冷、阴鸷孤绝,跟文宗小时候,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生来便是一副帝王之像。
自小熟读经史,文采斐然。他与晋王的相比,少了三分豪气的谋略,多了七分的谨慎。晋王是个难得的将才,那么魏王就是纯粹的帅才。
“父皇。”
唐承仪执着一本奏折,脸上浮起了一丝兴趣,望着殿上的文宗说道:“陇西运河水患颇多,南来北往的商船多有损耗。刺史李瑎,恳请父皇从国库中拨出一万两,以作修补之用。”
文宗沉吟了一会儿,似乎想起了什么,笑了笑:“承仪对此事,有何看法?”
唐承仪放下手中奏折,父要子言,应当行礼再言之。
“陇西作为大唐最重要一带运河枢纽,于情于理,朝廷拨出一万两也是无可厚非之事。但是...”说到此处的时候,唐承仪不禁也跟着文宗笑了笑:“陇西刺史李瑎,附属世家,又是儿臣的小舅子。想必区区的一万两还是拿得出手,如今上奏朝廷,恐怕只是为了在父皇面前邀功的。”
文宗捋着短须笑的很爽朗,看来是唐承仪说中了。
陇西李氏,可不是一般的存在。相比洛阳范家、益州刘家、江南赵家...其财力、人力、权力都不差,而陇西李氏被誉为最辉煌的名门望族。
归其原因,就是千百年来。李家九世七公,从林王朝覆灭,到前朝大梁,再到大唐崛起,这其中的兴衰更迭都有李家的手笔。
高祖起兵灭梁之时,李家曾以强大的财力支援。几乎每一个朝代的经济朝堂,李家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已故的神威将军李澂彦,御医李命...都是陇西李氏族人,唐承仪的妻子也是如此。
“这李瑎...前月还上书告知朕。说凤梨已熟,还问朕要不要去陇西看看。”说起这人就是啼笑皆非,他几乎是朝堂官员里最不正经的一个。
这倒不是说他品行不端,能力不行。而是他实在是太过于热情好客,上任不到三年,往长安的八百里加急都不下一百封。其内容除了问陛下什么时候有时间来陇西看看,或者说什么特产熟了要不要给陛下送一点,又或者从异国来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总之李瑎的奏折,总是五花八门,而且还不带重复,可谓文宗的头号小迷弟。
“六月下旬,就是陇西五年一度,最热闹的文武盛会。恐怕,我那小舅子打得是这个主意。”唐承仪无奈的苦笑了一句,有这么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舅子,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两人说着说着就聊到了家常,文宗忽然想起,最近都见不到魏王妃的身影,往常都会来宫中陪着德妃,随口问了一句。
“魏王妃呢?”
“她呀!”唐承仪又是一阵无奈的笑道:“正忙着收拾行礼,忙着筹备长安的特产,还邀请了一些长安贵族的千金,就等着时间一到,赶回陇西呢。”
文宗点点头,回娘家也是人之常情,淡淡说道:“魏王妃有心了。”
唐承仪这才想起来正事,开口说道:“父皇,那这陇西的奏折?”
“朕已经答应李瑎,会在六月中旬前往陇西。”文宗想着,正好前线大捷,又值入秋时节,诸国都是忙着丰收的季节。历年来,似乎是约定好了一般,都在此时休战,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陇西就像是大唐的军校,历年来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天下英才齐聚的盛会,他也想一览诸位才子的风采。
又想到了什么,文宗接着说道:“承仪若是近来无事,便陪同魏王妃一同回乡看看,礼仪不能落下。”
“儿臣明白。”魏王恭敬的点点头:“那儿臣就带着王妃前去,这一万两就作罢。”
父子俩相视一笑,这李瑎真是为了邀请陛下,可谓是煞费苦心。
听着两人的笑声,宣威殿门口突然出现了一道娇小玲珑的身影。
“公主,您慢点跑,千万别摔着了。”身后的侍女脸色充满着担忧,提着裙摆跟在后面追着,手中还提着精美的膳盒。
银铃公主几步就进入了宣威殿,对着龙椅上的文宗,两手平措至左胸前,右手压左手,右腿后屈,屈膝,低头。
甜甜的喊了一句:“父皇万福。”
扭头又看到了魏王,行了个常礼:“臣妹银铃,见过三皇兄。”
魏王也是回了一个常礼,对于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公主,他还是很喜欢的。文宗喜笑颜开的从龙台上,迈步走了下来。
“银铃今日不用去淑妃哪里学习古琴了吗?”文宗宠溺摸着小公主脑袋。
“今天不用去啦!”女孩的脸色浮现一抹别样的开心,又嚷嚷道:“今天我又跟御厨学习了烹饪莲子羹,御厨都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厨娘呢。
“父皇、三皇兄,你们应该还没有吃饭吧,我拿来给你们尝尝!”
说完小公主连连招手,示意侍女提着膳盒进来。
二人脸色剧变,随即文宗给一旁的唐承仪使了个眼色。
“父皇,儿臣想起还有一封奏折遗落在了通文馆。”
“如此以来,朕陪你走一趟。通文馆戒备森严,没有朕的命令是无法通行。”
唐承仪扭头对着银铃公主拱手:“皇妹,为兄跟父皇先去通文馆处理一件政事。你就在此等候。我们去去便回。”
银铃公主在书桌上摆放着膳盒里的食物,头也没抬的回道:“快去快回,待会凉了就不好喝了。”
父子俩人,如逃离虎口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宣威殿。
过了半晌,小公主坐在殿门口的门栏上,撑着小脸望着远处。
气鼓鼓的撅起了小嘴:“什么人啊!好心给你们带东西吃,一声不吭就走了。一点礼貌都没有,气死我了。”
“兰香,我们走,带去给母后尝尝!”想着不能浪费粮食的观念,小公主握紧了小拳头,信誓旦旦的迈步走了出去。
侍女看着桌子上,那一团黑乎乎的食物,无奈的捂住了额头。
https://www.lingdianksw8.cc/55574/55574009/61307241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