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明末:乱世崛起 > 第355章 清兵再入关

第355章 清兵再入关


鸭绿江边,十数万清兵离开朝鲜,返回辽东地区。

自七月开始,皇太极统率大军,跨过鸭绿江,亲征朝鲜,历时两月余。

由于朝鲜同清朝实力悬殊加上金自点等将帅的无能,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逼近汉城。

朝鲜国王李倧安排金庆征等将领护送王世子嫔、两名大君、宫中女眷、大臣家眷等先到江华岛避难,自己稍后出发。

此时清兵先锋已经在汉城近郊活动,而李倧前往江华岛需要两天,担心途中被清兵俘虏,所以选择就近逃到南汉山城。

他还对战事抱有一丝幻想,认为大明会趁机出兵进攻清军后方,所以不愿屈服皇太极。

另外,李倧一面“亲自巡城,慰抚三军”  ,激励将士死守;一面命八道勤王,然而在清军围城打援战术之下,各路勤王军皆被击退。

南汉山城的朝鲜守军出击,惨败而归,从此龟缩不出,次日汉城不战而失守。

皇太极所率主力已至,把南汉山城围得水泄不通。

李宗见在劫难逃,只好同清朝谈判,围绕出降问题,金尚宪为首的斥和派和崔鸣吉为首的主和派展开激烈争论。

同时,清军渡海攻陷江华岛,世子嫔及两名大君等都成了俘虏,这成为压倒朝鲜君臣的最后稻草。

朝鲜接受了清朝提出的断绝对明关系、向清朝称臣纳贡的盟约。

李宗穿着蓝染衣,骑着白马,率世子及五十多名随从官员,出南汉山城西门,在汉江南岸的三田渡,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改换穿皇太极所赐的貂裘谢恩。

从此,朝鲜成为清朝的属国。

皇太极率军回到辽东地界,直接就往盛京赶,范文程等大清文官出城跪迎。

回到盛京没几天,皇太极便收到了大明王朝传来的消息,闯王高迎祥被俘,送入京师凌迟一千五百六十刀而死。

而农民起义军在七省总理卢象升的组织围剿下,情况愈发的不乐观,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接连失败,损兵折将,眼看就有被大明官兵剿灭之势。

皇太极立即召见范文程,道:“范先生,如今明朝境内的起义,尽管有我大清的武器支援,可依旧不敌大明官兵,高迎祥更是被俘虏凌迟,我大清坐视呼?”

范文程闻言,想了想,道:“陛下,奴才以为不能坐视不理!”

皇太极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范先生,你认为我大清该如何做?”

范文程连忙说道:“陛下,奴才以为,我大清该绕过山海关,从其他关口入关劫掠大明!”

“入关劫掠大明?”皇太极皱眉,道:“范先生,若是我大清入关,只怕神机营会趁机对盛京发起进攻!”

闻言,范文程思索一番,道:“陛下,我大清入关,当以骑兵为主,火器军只需死死盯住神机营即可!”

虽然现在大清的火器军战斗力,比起神机营有所不如,但也相差不大,且神机营只有两万来人。

大清的火器军有近二十万人,虽说因为购买的火器出现问题,导致有半数人没有装备火器,可盯住神机营却没有什么问题。

皇太极看着范文程,道:“范先生,那你可有想过,万一崇祯小儿调动护民军,我们又该如何?”

对于护民军,他可是有阴影的。

大凌河之战,本该在陕西的护民军,竟然不声不响的突然出现在了锦州,将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范文程连忙说道:“陛下,我们的入关劫掠的目的,主要是给农民起义军解围,所以只需让大明朝廷调动卢象升即可,至于护民军……”

他想了想,道:“崇祯调遣护民军,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只需卡好出关的时间点就可以了!

而且,崇祯对王毅早已有了猜忌,大概率不会调遣护民军,从封赏王毅为蒙古总督就能看出一二!”

皇太极闻言,皱着眉头,在屋内来回踱步。

现在大清,对上护民军,依旧是没有任何的胜算,除非他们也有三十多万全副武装的火器军,才能勉强对抗。

如今军民府的范围,与辽东接壤,若真的被崇祯调动,护民军完全可以直接从漠南东部直插辽东,且只需几天的时间,因为火车可以大量运兵。

不过,正如范文程所言,崇祯皇帝对王毅有猜忌,调动护民军的可能不大。

而且,他们入关以骑兵为主,就更不会让崇祯皇帝考虑调动护民军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一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入关吧!”

说着,他看向范文程,道:“范先生,动用我们在明国境内的人,联系大明朝堂高官,一定要尽快让崇祯将卢象升调回京师协防!

另外,再让大明朝堂的官员弹劾曹变蛟,对朝鲜见死不救,放任我大清绕道入关!”

范文程立即拱手,道:“是,陛下,奴才尽快安排!”

十月上旬,皇太极封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偕同饶余贝勒阿巴泰及扬古利,从古北口毁长城入关,接连攻克密云、平谷、三河、蓟州、玉田、遵化、三屯营等地,然后直逼京师,三十二战全胜。

崇祯皇帝得知清兵再度入关,立即下令京师戒严,并召集大臣商议退敌之策。

温体仁为首的官员,纷纷提议调遣卢象升回援京师,否则京师就会有陷落的风险。

见大部分官员,都同意温体仁等人的提议,崇祯皇帝思量一番,也决定采取。

于是,进入河南境内剿贼的卢象升,接到了朝廷的调令,不得不暂时放下剿贼的事情,回援京师。

而朝堂之上,掀起了一股弹劾曹变蛟的风暴,先是一些御史言官出力,再是一些重臣出面,最后是温体仁联合十多位高官进行弹劾。

弹劾曹变蛟的内容主要为两点,一是对朝鲜见死不救,二是放任清兵绕道入关。弹劾之人皆言曹变蛟有通敌之嫌。

崇祯皇帝见到这一幕,立即想起了己巳之变时的袁崇焕,知道是有人陷害曹变蛟,便对所有的弹劾置之不理。

弹劾官员无奈,只能死谏。

崇祯皇帝也恼火,每天抓住第一个弹劾的人,直接廷杖二十,一连半个月,终于是没有人弹劾曹变蛟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59878/59878147/6969661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