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明公务员 > 第二章 朱元璋的新境界

第二章 朱元璋的新境界


第二章            朱元璋的新境界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历代皇帝也狠狠打击了朱元璋。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更何况子孙后代。人能管的也就自己百年而已。百年千年后,管得什么样子的。想管也管不了。

        这也让朱元璋为子孙后代的私心大大减弱了。

        当然了,朱元璋一心推行封国计划,也算是他为子孙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将来即便大明亡了。海外各地封国能延续下去,也算是他血脉不断的,其他的也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再加上想要天下大同,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想让朱元璋少年时候的悲剧不再重演。这简单质朴的想法,也是朱元璋当年参加义军的初心,再次回来了。

        此刻的朱元璋,通透无比。他见过了天下最残酷丑恶的争斗。但依旧秉承简单干净的初心。对用最残酷的手段对付任何人也不会觉得惭愧。但是内心之中还是怀揣当年在大街上,饿着肚子乞讨的心:如果天下人都能吃饱饭就好了。

        对太子的政治教育。朱元璋从来是亲力亲为的。朱元璋对太子的满意,其实也是因为太子是朱元璋自己打造的一面镜子,朱元璋将一些自己最希望的东西,寄托在太子身上。

        要仁厚。

        因为仁厚才能得人心。朱元璋对下面的人残酷,是因为他知道他下面的人是怎么样的豺狼虎豹。不严苛不行。

        要懂得政治手段。利益权谋。拉拢人心。等等。

        所以,不能以简单黑白分明来对应这个世界。

        太子仁厚是真的,手腕也是真的。是朱元璋理想的守成之君。奈何而今的朱元璋不想守成了。

        前提一变,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

        朱元璋说道:“标儿,你其实也知道,你减免的这些赋税,其实到不了真正的百姓手中,不过是为了安抚这些人不再搞小动作。只是,你这样做。他们就会安分吗?下一次,他会觉得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不会再来一次。”

        “父皇。”太子说道:“这一次徐叔叔都到江西走了一圈,前后动用六十多个卫所。仗虽然没有打几次。但是消耗钱粮不在少数。如果一直这样的话,朝廷会有很大的负担。而今孩儿也知道,多出了几百万石粮税。这些大族也未必会真交,还是要承担在那些百姓身上。他们真会生不如死。”

        “事缓则圆。”

        朱元璋说道:“那就这样吧。”

        朱元璋提起毛笔,在朱砂上一蘸。随即在一封奏折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诛”字。随即扔给了太子。

        太子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父皇,这------”

        太子知道这一封奏疏写的是什么?是地方发生问题的地方官处置问题。太子没有想杀一个人。最多不过罢官降职而已。足足有好几百名之多。至于涉及吏员什么的。根本不够上这个奏疏。

        几百名官员一下子治罪。牵连的家眷下属等等,恐怕也要数万人了。

        朱元璋说道:“豺狼在山。先问狐狸吧。”

        朱元璋这一句话,是从一个典故之中化用的。汉代外戚当政,民不聊生。朝廷派御史下去查地方官员。有一位御史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意思是说,天下大事就坏在外戚,这才是当务之急。哪里有时间去问地方官那些破事。

        而今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这豺狼隐藏在山林之中,一是抓不住。也搞不清楚。锦衣卫毕竟不是神仙。锦衣卫才建立几十年了。而地方大族动辄从靖康后开始经营。

        一些关系网。是锦衣卫所不知道。

        既然这些豺狼抓不住,就先问问这些狐狸吧。

        也就这些地方官。

        不管怎么说,这事情在他们治下,是他们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合谋也好,没有合谋也好。先狠狠地处理一番。让他们知道,当得是谁的官。今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他们该怎么办。

        太子心中一寒。但是依然努力争取,说道:“父皇,这些人固然有过。但罪不至死。”

        朱元璋说道:“大明地赋税很多都带血的。朕制定的赋税可不至于到这个程度。这些赋税之中的血,又何至于死?”

        以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大明赋税征收,决计不至于逼死人的。但是事实是怎么样的?只能说洪武政事还比较清明。下面官员不敢乱来。故而,但是从赋税之中上下其手的官员,从来是没有少过。郭桓不是第一个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人。

        有些事朱元璋知道,有些事情朱元璋不知道。但是数千万石粮税征收上来,每年因此而死的。决计不是一个两个。具体是一个什么数字。没有人能统计出来。

        他们只是埋葬在大明帝国台阶下的泥土。

        太子不会自欺欺人地说这些人不存在。只是太子下意思觉得,这是一种必然。毕竟,大明百姓其实都不富裕。从这些人手中征税。不出一点事情才奇怪。哪朝哪代都是这样的。

        从来如此而已。

        这些人的生死不会影响大局。但是士大夫们,已经他们背后的力量,却能影响到朝廷。

        是以太子,想要挽回。

        只是太子没有渡过鲁迅。但是朱元璋读过的。从来如此,就对吗?

        太子说道:“父皇,这么多人法办,朝廷哪里有这么多官员?”

        朱元璋说道:“正好国子监又有新生毕业了。”

        太子无话可说,只有深深的恐惧。一句他一直想问。却不敢问出来的话。在他内心之中徘徊不去。那就是:“父皇,你真的想废太子吗?”

        前文说过,太子才大明文官最大的后台。换一句话说,那就是文官体系大多都是太子的人。而今,朱元璋用国子监生代替原本的文官。而国子监生都是何夕的人。

        太子有着深深的危机感。

        毕竟这一次,朱元璋去辽东,带了燕王过去。让燕王与何夕在辽东待了很长时间。

        太子是一个好兄长。但也是一个政治人物。

        朱元璋说道:“太子,咱们朱家的根基是天下百姓。而不是这些大族。是小民,而不是官员。百姓死一个少一个。而官员杀了一群,还有一群。你好好想想吧。”

        ------

        太子乾清宫之中退了出来后,一时间有些失魂落魄。

        其实今日裂痕与危机。太子虽然在意,但也没有那么上心。原因很简单。太子在朝廷之中的潜势力其实很大的。比历史上好大。因为何夕的影响,朱元璋设立了秘书监内阁制度。太子的权力,就近乎后世内相加首辅的权力。一当就是数年,可想而知,太子的根基又有多深厚。

        当然了。朱元璋也不是后世的明代君主。整个大明都是朱元璋打下来了。更不要说朱元璋一直很勤政。大权也没有旁落的可能。

        所以,太子权威虽然大。但依旧能被朱元璋反掌之间收拾干净。

        太子最大的危机感。就是他一向很能把握朱元璋的脉络。朱元璋的心思,不敢说他完全能揣测明白。但是事后还是能搞清楚的。而今他完全搞不明白了。

        根本想不通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做?

        就好像清丈这一件事情,还有朱元璋安排何夕在辽东做的事情,还有先打高丽,又打日本。

        他都怀疑,现在的父皇还是当年那个父皇吗?

        不过,太子虽然有沉重危机感,此刻他还有最后一张牌,一张王牌。那就是找妈妈。、

        何夕带来最大的影响,马皇后还在。


  https://www.lingdianksw8.cc/65140/65140760/13798462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