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 第197章 特制科

第197章 特制科


按官职来讲,  林立文是需得按例上朝会的。

        只是一直以来,永兴帝都是命林立文“主农事,育良种,  修田器。”

        这些年来,林立文也确实一门心思的全放在种地上。甚至他在京城所待的时间甚短,  大部分时候,  林立文都是被外放去到各府州,  负责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

        所以朝臣们也习惯在朝堂上见不着林立文了,此时猛不丁的瞧见他出现在这朝堂上时,  好些人心中还很是惊了一把。

        一些朝臣们更是暗地里猜测,莫不是那位林大郎外放的去处给定了?

        可到底定的是哪一处?最要紧的是,为何在这之前,  他们竟是连一丁点的消息都未曾收到。

        好些朝臣们此时脸上的神色都很是凝重,  因为事先一点消息都没能探知这点,  甚至比起林大郎被定去别处更让他们感到惊慌……

        然就在众朝臣们内心猜测不断时,只听得林立文站出来言道,  他恳求圣上开设官办农学,并为农学设置特制科。

        特制便是特别科。

        如医学便是时下特别科目的一种,太医署里各官员选拔时,各医者就是按照特制去参考的。

        只是林立文这话一出来,满朝堂震惊,  甚至当即便有朝臣对此提出反对。

        可林立文早就有了准备。

        更准确一点的来说,这件事情林立文已经准备了很多年。因为林立文很清楚,将农学设置为特别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尽管有史以来,  统治者皆主张重农,  以农为本。但实际上,  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  以及征收来更多的赋税,强大国力。

        而在这之前,也就是永兴帝单独召见林立文的那一次,林立文便对着永兴帝恳求了。

        他当时再次言道:“臣一人之力,终究太过渺小……”

        林立文还言道,他越是去到各地教授当地百姓稼穑一事,便越发觉得他一人之力过薄。

        此刻,面对这些朝臣们,林立文所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林立文便提起水稻,他言道当初在京中那几年培育良种,虽得一抗倒伏良种。但实际上,结果却并不让他满意。

        因为京中气候寒冷,水稻不比小麦,它更适宜温暖地区种植。所以若是气候合适,未必不能培育出真正的一年两季,甚至是三季的水稻出来。

        只是很可惜,就他一个人,实在是分身乏术。

        但若是当时能多几个“林大郎”,说不准现在一些气候温暖的南地,早就种植上了三季稻。

        一年可收三季的谷子,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这便等于从此以后,百姓人人家中皆有万千余粮,皇朝国力也将大增……

        这世上最多的是什么,是种地为生的百姓。

        有道是“民富国强,众安道泰”。(1)

        林立文这时还又突然问道:“诸位可知,茶树幼苗期需多长?”

        这话问出来后,好些朝臣们便皱眉。

        他们虽喝茶,品茶,甚至对各茶叶的产地,品级上的分辨,乃至于茶叶的价值,每年收来的赋税,与游民民族交易时的情况等等,都很是清楚。但实际上,好些朝臣们对茶树种植上的事情,却不甚了解。

        当然,也并非人人都不知道。

        哪怕之前他们不清楚,但林立文这不是才从益州负责茶树种植回来么?他之前送达的文书,永兴帝可是让一些朝中重臣们瞧过的。

        便是未曾能瞧见文书的朝臣,也能根据林立文在益州的时间推算出来。

        可显然,林立文要问的还不止是这个。

        后面林立文又问了好些关于茶树种植上的事情,于是即便那些瞧过文书的朝臣们,一时半会也答不出来了。

        然后他们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

        毕竟能站在这朝堂上的人,都是一群聪明人。他们对于林立文接下来要说的,此时也都提前预测到了。

        果然,接下来林立文便说道:“诸位大臣都知晓茶叶种植能带来的利益不小,可我皇朝疆域这般辽阔,适宜种植茶树之地众多。便是我一刻不停歇的去忙碌,单只我一人,又能负责多少地方的茶树种植呢?”

        再者茶树种植到成年期,往后便不需要再管理了吗?

        所以朝臣们与其在这里争执接下来到底要将林立文外放去何处,还不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像刚刚林立文说的,如医学那般,由朝廷开设官办农学,增设特制科考核。为皇朝培育更多的农业方面的人才,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朝臣们此时也全都沉默下来。

        官办农学和设置特制科一事最终也还是被敲定了下来。

        “怎就同意了呢?”古往今来,就从未听闻过为农事而开办官学,甚至是增设特制科的先例。

        毕竟那是种地上的事……这世上会种地的人多得去了!若是会种地也给官做的话,这得给出多少官职?往后官身里,难不成全是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种地者?

        岂不荒谬!

        “若不然呢?”

        他们心中其实也都是不愿的。

        但若是不同意,便需得先解决那林大郎在朝堂上提出来的问题。单只他一人,如何解决这各地茶树种植一事?且当初不惜在朝堂上多次激烈争执,抢着要人的是他们,便使得如今他们就是想放弃茶树种植一事都不行了。

        朝臣们也舍不得放弃,毕竟茶树所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朝臣们也可以言道,让林大郎如过去那般将茶树种植技艺传播出来。可这样一来,便又还是绕回到教授这个问题上。

        而最要紧的是,朝臣们也都看出来了,那位林大郎今日并非是突然提出增设农学特制科,显然他在这之前便已经获得了永兴帝的同意。

        所以这些时日里,对于朝臣们抢人一事,永兴帝才会迟迟不曾表态。因为永兴帝也根本不需要表态。

        现在唯一能让这些朝臣们觉得心里舒坦些的,便是这官办农学即便开办起来,那些人便是参加后面所增设的特制科考核出来,能给予的官职品阶都不高。

        如那太医署一般,最高官职者也不过是从七品下。

        ……

        虽然官办农学这事是林立文提出来的,但实际上最后负责这件事的人却并不是他。因为跟上次的农事学堂时不同,上次是林立文私人开办的,而这一次却是朝廷官办。

        在这一块,皇朝因一直以来便对农业很是重视。如那工部里的屯田司,虞部司等,还有司稼寺,皆有农事相关的技术人员。

        尤其是司稼寺,职责之一本就有负责农桑。

        所以主要负责官办农学开办一事的是司稼寺。

        不过负责这事的人虽不是林立文,但官学开办后教学相关的事情,却与他有关。

        于是,林立文派人给姜旭送了信。

        收到信件的姜旭,第二日一大早便从家中赶了过来。

        林立文并非是拿茶树种植一事去要挟朝臣们,而是这事确实就如他说的那般“以他一人之力,终究太过渺小。”

        姜旭跟着林立文学了几年,最要紧的是在益州负责茶树种植一事上,姜旭也是全程跟着的。

        “夫子……”姜旭从昨日得了消息后,整个人便一直处于一种强烈的兴奋,以及恍如做梦一般的不真实感中。

        姜旭原本是一个连字都识不全的穷苦人家出身。那时候,听闻林立文创办农学班,他都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态来参加考核的。

        考核的结果也不出意外,姜旭识字不全,并不在原本林立文给出的考核通过人选行列里边。

        因为识字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实在是太难了。如姜旭,过去他那家中连饭都吃不饱,又拿什么去念书识字呢?便是姜旭最开始识得的那些字,都还是他从自己的姓氏,还有在城中打杂时,偶然认识的那么少许几个。

        但未曾想,林立文那时竟还愿意再给大家机会。而且还不止一次,因为第二次考核,照旧还是有人没有通过。

        林立文这一次,又给了他机会。

        在那些朝臣们眼中,这种特制科所选□□的人,官职最高也只能做到从七品下。但却对于姜旭这般的寻常老百姓来说,是他们过去从未敢去奢望过的。

        也因此这消息一出来,在民间瞬间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各地听闻朝廷增设农学特制科后,好些在种地一事上有过人长处的,便免不了生出去京城试一试的念头。

        林立文善种地,靠的是他在穿越前所学来的知识。但他所学来的那些知识,却都是经由一代一代的先人们努力而来的。

        因此这世上,善农事者并非他一人。虽然那些人不如林立文这般靠着现代的机缘,博百家之长处,但少不了一些人有自己独特的本事。

        但将这些人的长处集合到一起,并将之传播出去,受益的便是这世间千千万万的百姓。


  https://www.lingdianksw8.cc/65618/65618503/6338297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