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 第四百九十章 霸道不可称王

第四百九十章 霸道不可称王


  刘襄的话让荀彧沉默了很久。

  实话实说,想要结束乱世,眼前之人便是不二之选,而主公也确有明君之姿。

  不好奢靡,励精图治,体恤百姓,爱兵如子,军略无双,威临天下。

  结束乱世,结束乱世!荀彧心神激荡,这是他毕生所求。

  可是,总不能不分良莠,只是因为他们是世家大族子弟,便要随便找个借口,屠之戮之。

  这不对!

  道理不是这样的!

  “他们可以去种田,可以去经商,只要主公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可以的,士农工商,总会有个出路,平定乱世,不能一杀了之啊,没有这个道理。”

  荀彧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话音之中,充满了哀求的味道。

  刘襄势力已成,治下两千万人口,十几万大军,几百万民团,寒门子弟多有归附,新的勋贵已经崛起,大汉旧日的世家大族,早已是昨日黄花,根本无力抵抗他的意志。

  荀彧想要维持世家的体面,难上加难,否则他不会做出串联中原士子的行为。

  这是极其犯忌讳的事情,是拿性命在拼,生死只在主君一念之间,因为这是权臣之路,而现在的形势,他不可能成为总领百官的权臣。

  最起码,武将集团不会听他的,外戚、宗室也不会。

  “主公,但行霸道,不可以治天下。”

  “文若,此非王道与霸道之别,你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最遭人记恨吗?”刘襄手撑着回廊中的栏杆,不等荀彧回答,继续说道:

  “拿走别人拥有的东西,是非常遭人记恨的,人的本性,会为了失去的利益而拼命,他们会处心积虑的夺回来,并把这份仇恨传递给子子孙孙。有些隐患,还是尽早处理掉比较好。”

  这话荀彧反驳不了,他既不是没见识的愣头青,也不是道德标准灵活多变的伪君子。

  愣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反驳,情绪低落的说道:“臣,乞骸骨。”

  刘襄白了他一眼,才三十来岁,乞个屁的骸骨,拍了拍他的肩膀:“外面太热了,随我去书房叙话。”

  说完转身就走,他怕热,想去书房纳凉,一边走一边朗声说道:“文若的心气丧了吗?咱们可是约定好了要一起平定乱世的,我不是那种只能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人,尚书令的职位还在等着你呢,未来的荀令君,跟我去书房,咱们商议一下改组官制的问题。”

  他确实忌惮颍川荀氏的能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一开始就知道,并不是这次的联名劝进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被逼宫之类的负面情绪。

  之前一直在用冀州集团和外戚制衡,也没有觉得事态脱离掌控而引起的愤怒。

  像荀彧这么优秀的工具人,他可舍不得放在一边不用,更不会杀掉,如此大才,太可惜了。

  他早就想把官制改成三省六部制,琢磨了好几年了,正好趁着登基,用府中官吏充实中枢的机会,一举改制。

  其实,他还想把品级制也一并定立出来,汉朝的官职没有明确的级别,只是以俸禄划分,还有一大堆的潜规则,挺乱的。

  因为没怎么混过官场,很多事都闹不清楚,与其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如自己重新建立规矩。

  他有任性的资格。

  荀彧今天本是抱着获罪之心而来,可看着刘襄的背影,自然而然的就跟了上去,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习惯了追随着这个身影了呢?

  这个问题还真是没有仔细的想过,仿佛潜移默化一般,成了既定的事实。

  偏殿的书房里面放了冰鉴,金灿灿的青铜表面散发着令人舒爽的凉气,将盛夏的燥热驱出殿堂,正午炽烈的阳光也被挡在了门外,刘襄喝了一碗冰镇的酸梅汤,极为享受的吐出了一口凉气,感受着从内到外的清爽。

  舒坦!

  为了照顾荀彧的爱好,命人点了一炉沉香,准备开始商议官制的问题。

  “旧时官制有些凌乱,权利交叠,不够明确,我有意设立三省六部制,此前已经建了门下省,是为我打理私产,管理身边的侍从、幕僚,这个今后不会变动。

  之后准备设立中书省,由中书令统管,执掌机要、发布诏令。

  再把尚书台改为尚书省,由尚书令统管,其下设立六部,分为吏部、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刑部。

  吏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免;将大司农的权责收归户部,管理朝廷的府库、财税、户籍、俸禄;兵部掌管兵籍、军械、军令等;将司空的权责收归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礼部管理祭祀、学府事务以及藩属外交事宜;刑部掌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但我不想把廷尉收归其中,想要两部并立,建立互相监督的最高法司。

  六部主官为尚书,其下设侍郎,郎中、主事,令史。

  至于各级官吏的品级划分,我还没想好,文若可有建议?”

  荀彧眨了眨眼,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也不及细细思索三省六部的职责划分,赶紧开口推荐人才:“吾举荐一位大才,其对官制品级颇有想法,且擅长律法,定能襄助主公。”

  “文若这么推崇此人吗?到底是谁,快快说来!”刘襄非常感兴趣,荀文若就是个人才宝库啊。

  “其名陈群,表字长文,颍川许县人士,才华横溢,品性端方。”

  陈群啊,刘襄当然知道,颍川陈氏子弟,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魏律》的主要编撰人,在曹魏集团做到尚书令、司空,是个治世之才。

  他还是荀彧的学生和女婿。

  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娶没娶荀彧的女儿。

  “陈长文现在何处?即刻派谒者去征辟他。”刘襄对于官吏的品级划分有点头疼,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确实能带来不少的帮助。

  当然了,他肯定不会完全采用这个制度。

  其实,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初期之时是曹魏集团选官的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后世朝代官员品级的源头,就是从这里来的。

  只是两晋的时候用歪了,变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工具。

  门阀的崛起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所以陈群在后世的风评不太好,但他本人确实很有才华,私德也是不错的。

  刘襄很想跟他谈一谈。

  荀彧笑眯眯的说道:“陈长文此刻就在长安诏狱里面,主公要见他吗?”

  引起了主公的兴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的主公到底有多么的爱惜人才。

  “哈,荀文若啊荀文若,你在这等着我呢!”

  


  https://www.lingdianksw8.cc/67352/67352864/73157402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