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四年的时光 > 第二十七章 平凡就好

第二十七章 平凡就好


前几天,在练车的时候看见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皮肤有些黝黑,但是眼睛有神,眉毛也很浓密,身材高挑,除了穿着很朴素,如果只是看脸,他似乎也是一个很帅气的小伙。上车以后,他开始跟教练谈话,我尽力去理解他说话的意思,勉强能听懂。我能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渴望像平常人一样平凡的生活。他谈到他的工作,送外卖,他说:“我也不比其他人差,他们平时一天送三十几份,我也能送二十多份。”

        我在座位上认真的听着,听着他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热爱,听着他内心极度的渴望和周围人一样。作为一个普通的正常人,我是多么的幸运,我也很鄙视自己这种把自己的幸运建立在与他人的对比上,可是也唯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才更懂得人间疾苦,才懂得思考自己怎样不负自己,不负上天给予的完整的自己。

        在他们的谈话里,我听见他说他是轻度脑瘫,智力正常,只是行动有些不利索,话也不是很清晰。

        每每我再一次想起来的时候,我就在想也许你拥有的你并不在意的东西却是其他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我多么想能有这样一种药,真的可以治愈他们,或者让他们更加正常的生活,也许这真的就是一个伟大的梦想,真的是造福人类的梦想。可能也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肯定有很多很多的科学家已经走在这条道路上了。

        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似乎有些距离,即使同住地球村,而各自都有自己的东西和想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有时候你很想找一个人聊一聊,可当你翻开微信的时候,明明有上千位好友,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人。即使有人跟你寒暄几句,三两句话之后,你们又找不到话题可聊了。

        久而久之,你却现,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也得不到感同身受的理解,以至于后来,我们慢慢地学会将满腹委屈埋在心里,学会做一个波澜不惊的人。

        你渐渐现,明明以前的你过得很开心,吃一个想吃很久的冰淇淋就可以开心上一整天;收到喜欢男孩的微信时,像吃了一罐蜜糖那样甜得不行;收到第一份工资时,即使只有那么的两三千,你却快乐得像个孩子。

        几年过去了,在外人看来你一如既往的过得快乐,说现在的你多好啊。其实只有你知道,当你回到那个一个人的家的时候,还是希望能有一个人在身边,给你一个拥抱,能看穿你白日里的故作坚强,在你难过时能拍拍你的肩膀说:“不怕,还有我在。希望每个人身边都有那样的人,风雨交加,都有肩膀可以依靠。2o17年的夏天,郭应收到了贵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上大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本该是一件喜事,但对郭应家来说却也是一大挑战。十岁那年郭应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后期的病情加重使他难以独立行动,一家人在为他考上大学高兴之余也不免心生担忧。

        其实,这不是郭应第一次被大学录取。2o16年,他收到了贵州另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潘妈妈高兴地带着郭应去学校报到。但是,学校附近租不到房子,潘妈妈向校方申请,希望能够陪着郭应一起住宿,方便照顾生活起居,但校方拒绝了潘妈妈的恳求。无奈之下,潘妈妈只得带着郭应回到老家。

        看着儿子渴望上学的眼神,潘妈妈与丈夫商量后决定让郭应复读一年。这一年,郭应勤学苦读,考出了理科537分的好成绩,被贵州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这一次,潘妈妈没有提前跟校方说明儿子的特殊情况,直接带着郭应从正安县来到了贵阳。

        下午放学,潘妈妈来到教室接郭应

        “我们开始的时候担心老师不同意我们住在学校,就没有跟老师说,自己租房子住了三个月。”回忆起当初的窘困情形,潘妈妈仍是禁不住心酸。后来,学校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在西校区23栋宿舍给他们分配了一间独立的小房间。潘妈妈陪着郭应慢慢稳定下来,开始了他们在贵大的新生活。

        “我这四年都要给他背出来”

        郭应入学之前,潘妈妈在老家做零工,夫妻俩靠着辛勤劳动补贴家用。郭应考上大学后,潘妈妈便辞去了老家的工作,陪着郭应来到贵大。

        在贵大,潘妈妈一边陪着郭应上学一边四处打听合适的岗位。没多久,她在学校保洁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潘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上午8点上班,11点5o下班,下午1点半上班,5点半下班,一周轮休一天,不影响接送郭应。只是上班中途遇上郭应换教室,就得停下手中的工作去教学楼背他。

        潘妈妈陪着儿子站会儿当做“锻炼”

        每天潘妈妈都是早早地起来送郭应去教室,再去工作的地方打考勤卡,他们一般7点3o分之前就到教室了。“都是我们先来,有时候教室灯都没开。”潘妈妈说。下班以后,潘妈妈常常是把郭应送回宿舍后又返回崇文楼,把未完成的工作做完。

        大学的教室不固定,刚来的新生找教室容易绕远路,郭应和潘妈妈刚来的时候也碰到了这样的困难。为了节省找教室的时间,潘妈妈都是在前一天下午就提前去“踩点”。郭应说,妈妈的记性并不好,但是每天晚上郭应告诉她第二天自己有哪些课,哪节课换哪间教室,她都能记下来,到时间来接他换教室,做他的“拐杖”。

        潘妈妈个子不高,而郭应现在已经是一个1米7o的大男孩,背着郭应在教学楼的楼梯道、走廊和教室间穿梭,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潘妈妈也感到很吃力。大一时郭应有不少课程都在明俊楼五楼,潘妈妈中途要停下来歇好几次才能把儿子背到教室。

        潘妈妈中途停下来歇息

        郭应的一位老师看到潘妈妈每天那么辛苦地接送,就跟安排课程的同事商量将一些必修课的教室调到了一楼。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好心人帮着潘妈妈把郭应背到教室。

        “我这四年都要给他背出来嘞,不背他就没办法,上不到学。”

        “我的心愿很简单”

        郭应学习非常认真,与班上的同学也都相处非常好。“开朗、阳光、乐于助人”这是同学们和老师对郭应的普遍评价,因为他知道母亲为了他放弃了一切,为了感恩,他拼尽全力学习,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他们住的单独宿舍里,有两张简易的床,还有一张桌子,上面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

        郭应大一时期接受采访

        除了认真学习之外,郭应也积极参加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活动,大一的时候,在阳明学院大讲坛的现场,经常能看到郭应的身影。虽然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参加户外运动,但是他利用多出来的时间为自己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闲暇时,他喜欢听歌,喜欢看书,史铁生是他最喜欢的作家,因为“在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心灵的阳光”。

        郭应说他的心愿很简单,就是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妈妈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我,她很累。”聊到家庭,郭应说,他还有一个在中国地质大学读研的哥哥,哥哥是他从小的偶像,自己也一直以他为榜样学习,希望以后能成为父母的依靠,“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

        郭应没有报考省外读大学,而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贵州大学,是因为想“待在母亲身边,让她安心。”他坚强地面对着生活抛给他的一切难题,磨难让他一天天成长起来。

        “未来当然是会更好的啊!”郭应说,每当自己稍觉懈怠,他的眼前就会出现父母满是皱纹的容颜。还有一路走来那么多帮助过他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还有那么多人未曾回报,需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爱,让我们变得如此有力量

        努力过好自己生活,过得充实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


  https://www.lingdianksw8.cc/68/68635/2072586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