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明小公爷 > 第453章 太原府

第453章 太原府


“老孙头,玻璃暖棚事关永乐薯的推广,今年如果能按太子殿下的要求,完成冬天这一季的种植,大明百姓就能提前一年吃上饱饭,这是你们要是做成了,那就是万家生佛,你们功莫大焉,我会向太子殿下,给你们请功!”李云睿脸色严肃的看着老孙头,说道,“到时候,太子殿下高兴了,给你们弄个官职,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老孙头听了李云睿的话,激动还是蛮激动的,但也只是听听而已,“小公爷,您就别拿小老儿取乐子了,小老儿大字不识一箩筐,您让我去当官……”

        这倒不是老孙头谦虚,大明的所有官员都是读书人,最低也是举人以上。

        明初因为天下大乱,读书人没有多少,朱元璋刚刚上台,就开始办科举,但科举都是三年举办一次,每次录取也只有几百人,这点人哪够用?为了应对国家管理缺人才的状况,朱元璋就大规模征召读书人,填充到各个朝廷部门,这些人要么是博学多才,要么是举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永乐后期才结束,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些规矩是到了成化年间,才形成的。

        想当官,首先得是举人,类似纪纲这种秀才当官的人,只是走了投机取巧的道路而已。

        因此老孙头并没有瞎说。

        “老孙头,这话要是搁在以前,我就不反驳你了!”李云睿笑了笑,说道,“但是搁在今天,我们就得说道说道了,大明以前可能冬天种地?大明以前可有如此高产的粮食?你要是把这两件事整明白了,你说到时候,太子殿下是用你呢?还是用你呢?他有的选吗?”

        老孙头听李云睿把道理一掰扯,眼睛瞬间亮了,明白了李云睿的意思。只要老孙头把永乐薯种好了,到时候朱高炽推广永乐薯总是要用人的,那么老孙头这些人,肯定是首选啊!要推广就要给人权力,否则老百姓和官员哪儿会听他们的?

        李云睿拍了拍沉思中的老孙头,低声说道,“机会就在眼前,能不能抓住就看你自己了!记住别光顾着干活,得学会总结经验,只有把经验总结好了,才能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做到坚持正确的,避免错误的。”

        说完,扔下了老孙头,继续回大明工学院,继续给学生苦哈哈的上起了课,李云睿最近在赶进度,因为中秋节后,他要北上一次,去太原城办事。

        所以不管学生们听不听的懂,能不能理解,李云睿都无视了,当然毕竟有聪明人,大致还能听懂,李云睿就锚定这些人,强化培训,等自己走后,让这些学生代他讲课。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中秋节前,在李云睿的指挥下,二十个玻璃暖棚建了起来,第一批种子也播了下去,李云睿把老孙头找来,详细跟他讲了暖棚该如何打理,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告诉了老孙头,让老孙头带领一群民壮继续建设和打理玻璃暖棚。

        而李云睿自己过完中秋节后,在李桑海的护送下,带上了三套煤化工设备,出了南京城。

        李云睿为了快点到太原城,选择了走水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了扬州后调头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到达淮安府后,逆黄河之水而上(对,你没看错,明朝时,黄河的河道不是在山东东营,而是入淮河流进黄海),到了汾水河后继续北上,就能到太原城了。

        之所以选择水路,是因为走水路人不累,李云睿的骑术渣到没边……

        从南京到太原城,两千多里地,一路之上风尘仆仆,李云睿足足用了十二天才到,平均一天才行两百多里。可把李云睿整郁闷了,这点距离要是搁在后世,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做高铁也就七八个小时,自己开车也就大半天的时间。

        但这是在大明,就这个速度,还是李云睿拿钱堆出来的!

        一路之上,拿着钱到处拉纤夫,有很多浅滩或者水流湍急的河道,不是划着船,简简单单就能过去的,必须用人力。

        这一路之上,沿途很多码头上,李云睿看到了各种各样依靠河运生活的百姓,有人在码头扛大包、有人做纤夫、有人做船夫、还有人在码头上做各种买卖……

        这一路上的见闻,让李云睿想到了后世的一句话——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虽然现在大明的漕运,还没有拉开大幕,依靠水运的漕工,还没有达到百万,但苗头已经开始显现了。

        细心的李云睿发现,在扬州之时,遇到的人大都是江南商人;过了扬州之后,过往的行船,大都是具有军方背景的船只,可谓是泾渭分明。这让李云睿想起了李景隆关于淮西派和浙东派之争的说法,果然处处是利益!

        到达太原之后,李云睿受到了姐姐李婉茹的“热烈”欢迎——李婉茹拎着李云睿的耳朵,在大庭广众之下,转了半个太原城,让李云睿很是没面子。

        算了,自己的姐姐,忍了……

        进入平阳郡王府后,李婉茹才松开了手。

        李云睿揉着通红的耳朵,一脸无语的看着李婉茹,说道,“姐,你也太狠吧,哪有你这么对自己弟弟的……”

        “你个小兔崽子,把南京城闹腾的快变了天,想起跑姐姐这里来躲着了?”李婉茹虎着脸说道。

        从秋香来到太原城之后,跟李婉茹讲了李云睿的一些“事迹”之后,李婉茹就对自己这个弟弟关注上了,派人专门在太原城收集南京的消息,尤其是有关李云睿的消息。

        太原城乃是九边重地,有很多客商积聚于此,尤其是盐商。

        明初,盐政采用“边中海支”的开中法专卖制度,即盐商在九边缴纳粮食,换取食盐运销资格——盐引,这就是“边中”;拿到盐引之后,到朝廷在海边的盐课提举司或者都转运盐使司支取海盐。因此很多人在边塞地区的商人,就在九边租用了大量的土地种粮,粮食成熟后,直接交给边军来换取盐引。

        而太原城是九边诸多城市中,最为繁华的城市,吸引了众多的盐商,这也是晋商的发源地。

        李云睿在南京城中做得各种事情,都被编成了段子,由商人们带到了大明各地。

        李婉茹也收集到了很多段子,这些段子有好有坏,让李婉茹的心情时而开心,时而心花怒放,时而哭笑不得,时而心惊肉跳……

        尤其是当李婉茹听到“李云睿用魇镇之法咒死景国公李让”的段子时,李婉茹差点吓晕了过去,害得她多日来吃不好,睡不香。自古以来,魇镇、巫蛊之法都是帝王的禁忌,李婉茹生怕永乐皇帝暴怒,把自己的弟弟给抓起来。

        听李婉茹这么说,李云睿有些不好意思,心中暗自腹诽,现在大明的通信业太不发达了,所有信息大都靠道听途说,传着传着就变味了。“姐姐,我可是乖孩子,犯法的事是不会做的,你可别听那些商人瞎说!”

        “瞎说?什么瞎说?景国公的事,你怎么说?”李婉茹气呼呼的问道。

        “那是他活该,自己天天抱着夜明珠睡觉,那就是耗子抵猫鼻梁骨——作死,这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后来连皇上也找我,帮他检验了夜明珠……”李云睿耸了耸肩膀,说道,“如果你弟弟我真要杀李让,我有一千种不留痕迹的方式,让他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死亡!”


  https://www.lingdianksw8.cc/74915/74915476/6347642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