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济世安民(大结局)
李世民初为太子,李渊授权其处置大小军务政务,有三件事急着要办。
一是李建成、李元吉故旧、属下仍人心惶惶,李世民要设法安定人心。
二是要稳定朝堂,奖励追随自己的功臣。
三是突厥之患未解,需派合适人选征讨突厥。
------
为安定人心,李世民善待李建成、李元吉旧属,所有人都不再追究。
将流放到巂州的王珪、韦挺、杜淹召回。
任命王珪、韦挺为谏议大夫。
任命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极力排挤李世民的魏征,为太子詹事主簿。
对于领兵攻打玄武门的冯立、薛万彻、谢叔方,李世民倍加重用。任命冯立为正三品的广州都督;薛万彻为从三品的右领军将军;谢叔方为正五品的右翊卫郎将。
其他人员,仍按旧时官职予以任用,传令各地不得抓捕太子、齐王旧时部属。
自些之后,李建成、李元吉旧属,个个心中欢喜,人心趋于安定。
------
李渊以尉迟敬德定国有功,下诏将齐王府金帛器具全部赐予尉迟敬德。
另外,李渊还下诏奖进有功之臣,对重要官员进行任命。
裴寂不再任左仆射,保留司空之职。这样三公之中,太尉李世民已立为太子,司徒李元吉被杀,只乘司空裴寂一人。
原来宰相之位空缺,现将宰相之位补齐。任萧瑀为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陈叔达、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六位宰相全部补齐。
------
李渊下诏任命平乱有功之臣。
任命的正三品官员有: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任命的从三品官员有:段志玄为左骁卫将军,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长孙无宪为右监门将军,丁记坎为左卫将军。
另外,任命杜淹为御史大夫,颜师古为中书侍郎,两人皆为正四品。
------
为解突厥之患,李渊下诏,遣右卫大将军柴绍,率军征讨突厥。
七月,柴绍于秦州大破突厥,斩杀突厥大将一人,斩杀士卒千余人。
------
八月初八,李渊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
李世民坚辞不受,李渊心意已决,不同意李世民的请辞。
八月初九,李世民于东宫嘉德殿即皇帝位,尊李渊为太上皇。因李渊住在太极宫,李世民坚持不在太极殿问政,将问政之处设在东宫嘉德殿。
八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诏,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长孙氏即为观音婢。
------
观音婢正位中宫之后,崇尚节俭,不求奢华,日常用度一如往常。
观音婢在宫中多年,深知宫中嫔妃、宫女的疾苦。为数众多的宫女,被关闭在幽深的宫苑之中,着实值得哀怜。
她向李世民建议,放部分宫女出宫。
李世民欣然同意,下诏外放宫人出宫,经过拣选之后,外放宫女三千人,让她们分别回到自己的亲属身边,听凭她们嫁人。
------
跟随观音婢多年的“河东六婢”和新竹、展画,多是已经二十出头。
这些年来,她们在宫中给予观音婢很大的帮助,在夺嫡之争中也是出了力的人,但又不便于进行封赏。
观音婢便和李世民商量为她们谋一个好的去处。
隋唐之时,世人看重门第,观音婢向李世民讨了个人情,赐覃兰、紫芙、青雁、侍琴、晴虹、秋缡、新竹、展画八人为“李”姓,以宗室女身份嫁与官宦之家子弟为嫡妻。
------
当年在承庆殿、弘义宫之时,观音婢精心服侍李渊,巧妙向李渊进言,为李世民赢取李渊的信任,从而化解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个别嫔妃进献的谗言;与嫔妃们拉近关系,弥合李世民与嫔妃们不交往产生的隔阂;在宫中营造关系网、消息网;所有这些对李世民取得大位,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
------
李世民登基之后,仍然对观音婢非常依赖,有许多朝堂上的事都征求观音婢的意见,观音婢专心处理宫中事务,对于政事尽量不参与自己的意见。
有一次,李世民要和观音婢商议对大臣的赏罚之事,观音婢推辞道,“牝鸡之晨,唯家之索’,母鸡打鸣,已失了自己的本分,阿婢一介女流,以后不再过问政事。”
李世民坚持让观音婢说一下自己的想法,观音婢却始终不说。
------
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民众作乱,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庶民百姓生活无着,食不裹腹。”
于是,李世民登基以后,在全国推行节省费用,轻徭薄赋,选用廉吏,慎用重刑。大乱之后,扶助农桑,让百姓安居乐业;谨慎用兵,减轻兵役、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
自开启贞观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之人宿于荒野之中也不怕受到抢劫。
------
在李世民的善治之下,民力渐复,宇内升平,但突厥之患未解,突厥人每年都数十次侵犯大唐边境。
大臣们反复李世民进谏,建议大举征讨突厥,李世民都以时机未到予以拒绝。
直到贞观三年八月,代州都督张公谨向李世民进言,奏陈可以根除突厥之患的六条理由。
李世民召众臣商议后,认为张公谨所奏可行,于是定下了征讨突厥的计划。
------
贞观三年十一月,李世民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发兵征讨突厥。
又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在一起兵力超过十多万人,全部接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大破突厥。
突厥颉利可汗没有意料到李靖率军突袭,率其部众逃到碛口。
李世勣出云中,与突厥战于白道,也取得大胜。
------
二月,颉利兵败之后,逃窜于铁山,部众尚有数万人。他派人靓见李世民,向李世民谢罪,请求举国归附大唐,颉利自己愿意入朝为官。
李世民派鸿胪卿唐俭,前去慰抚颉利,又诏李靖率兵迎接颉利。
颉利表面上说要归顺,实际上他心中另有打算,他想等到夏天来临,草青马肥之时,逃入漠北。
------
李靖领兵,在白道与李世勣汇合。
李靖与李世勣商量,“颉利虽大败,但其部下甚众,如若让他越过碛口以北,道路险阻,路途遥远,再想追击他就难了。如今主上派使者去见颉利,颉利肯定会放松防备。假如我们选精骑一万,带二十日的粮草前去袭击颉利,定可不战而将其生擒。”
------
李靖、李世勣将他们的谋划告诉张公谨,张公谨问,“主上的诏书已允许颉利投降,使者在他那儿,为何还要攻击颉利?”
李靖答道,“当年韩信破齐用的就是此计。只要能灭突厥何须顾及唐俭?”
于是三人商定,趁夜整军出发,李靖在前,李世勣在后,率军越过阴山。
------
李靖派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离颉利驻地七里远时,被突厥人发现。
当时颉利见李世民派使者前来,正自鸣得意,以为妙计得逞。发现唐军来袭,颉利乘千里马逃走。李靖率军到时,突厥军队当即溃败。
李靖率军斩首万馀级,俘突厥男女十馀万,获杂畜数十万,杀隋义成公主,俘获颉利的儿子叠罗施。唐俭安然无恙,得以脱身返回。
颉利率残部,想逃过碛口城向北,李世勣率军于碛口截击。
颉利到碛口城,无法通过,其部下大酋长皆率众投降,被李世勣俘获五万余人。
------
三月,突厥阿史那思摩来降,李世民封其为右武候大将军。
突厥思结俟斤率众四万来降。
突利小可汗来降,李世民封其为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
颉利不能过碛口城,逃往小可汗苏尼失所部。
大同道行军总管王道宗引兵进逼小可汗苏尼失。
苏尼失畏惧,将颉利献出,率众投降。
------
至此,突厥各部全部归降。
突厥各部君长齐聚长安,朝靓大唐皇帝李世民,上书朝廷,奉李世民为为“天可汗”。
李世民问群臣,“我为大唐天子,可以称‘天可汗’吗?”
群臣及突厥各部君长,皆山呼万岁。
从此之后,李世民赐给西北君长的玺书,皆自称‘天可汗’。
------
四月,李世民在顺天楼,召见被俘的颉利,历数颉利之罪,格外开恩饶其不死。
颉利千恩万谢,痛哭流涕叩头谢恩。
太上皇李渊听闻将颉利擒获,叹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困于白登,不能报仇血恨;如今我儿世民,能灭突厥,是朕托付得人,朕还有何不放心呢?”
------
太上皇李渊心中高兴,召李世民与近贵之臣十余人,在凌烟阁置酒庆祝。
酒酣耳热,太上皇李渊兴起,自弹琵琶高声吟唱。
李世民起身,亲自献《大明之舞》,起舞为太上皇李渊助兴。
近贵之臣,逐一向太上皇李渊敬酒祝贺,直到深夜方才罢宴。
------
贞观八年三月,太上皇李渊于两仪殿,宴请西域诸番邦使者。
他对坐在身侧的长孙无忌道,“当今蛮夷率服,乃自古未有之事。”
长孙无忌向李渊敬酒,祝他长寿千万岁。
太上皇李渊心中大悦,将酒赐给李世民。
李世民再次敬酒,祝李渊长寿,含泪对李渊道,“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是奉遵阿爷圣旨,并非是儿臣之功。”
李世民、观音婢亲自服侍李渊进膳,如同家人常礼。
------
当月,于长安城西举行阅武大典,太上皇李渊亲自检阅。并于未央宫置酒,慰劳将士,朝中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参加。
席间,太上皇李渊命颉利起舞,又命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
既而,李渊欢悦而笑,对李世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
李世民敬酒祝李渊长寿,感慨万千,歌颂父亲李渊的功德,“儿臣早蒙阿爷训导,教以文、武之道;后跟从父亲晋阳起兵,平定关中。接着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是阿爷的睿智谋划,三年之间,宇内一统。”
“阿爷对儿臣恩宠有加,将天下重任交付儿臣。今得上天垂祐,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四夷归附。此哪里是儿臣能做到的,全是仰赖阿爷的圣算。”
太上皇李渊心中大悦,庆幸自己当年将大位传于李世民的决定正确。
------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
自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以来,已是七年有余。
如今是宇内升平,四夷归附,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经过隋末的大乱,百废渐兴,百姓生活虽说还不算富足,但总算过上了不再缺衣少食的安稳日子。
李世民的“济世安民”之志,虽还未完全达成,但多少也有了一些眉目。
------
长年忙于军务、政务的李世民,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一下心情。
看着殿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李世民才恍然记起,已有好几个春天没有陪着观音婢踏春了。
观音婢也是整日忙着打理宫中事务,让李世民专心处理朝政,不让李世民因为后宫之事烦心。
李世民想想,这些年实在有些亏负于观音婢。
于是,李世民安排内侍监,趁春光正好,明日要放下一切,陪皇后到皇家北苑赏春。
------
第二日,李世民、观音婢轻车简从,带着孩子们来到皇家北苑。
孩子们由乳娘、宫女们带着,在万花丛中尽情玩耍,李世民、观音婢则并肩缓行于满园春色之中。
园中新桃尽吐芬芳,路边嫩柳随风轻舞,花中蝴蝶来去翩跹,一声声莺啼在两人的耳边脆响。
两人沉浸于无尽的春色里,身心舒畅,如醉如痴。
------
观音婢即兴吟诗一首,即流传于后世的《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
吟过之后,观音婢嫣然笑着问李世民,“世民阿兄,觉得阿婢这首诗如何。”
李世民含笑赞道,“新桃艳若美人脸,嫩柳柔媚身似卿,再看花中穿梭的舞蝶,莺啼声声入耳,实在是美景如画,美人让人动情。”
接着他狡黠地笑着问观音婢,“只是不知,谁家的兰闺艳妾动了春情?”
观音婢也调皮地笑道,“这个还用问?当然是我这个十几年之前,就名动京师的风流才女。”
李世民见四外无人,一下将观音婢揽入怀中。
观音婢急忙娇声嗔道,“快点放手,如今你可是大唐的至尊皇帝。”
李世民却淡定从容,依然在观音婢额上轻轻吻了一下。
https://www.lingdianksw8.cc/81050/81050598/132949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