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洞若观火
用过午膳,李世民出了承庆殿,去见李渊。
此时,内朝已经散去,李渊移驾万春殿。
李世民来到万春殿,守门宦者向殿内通禀秦王求见,御前内侍从殿中出来,将李世民引至御榻前。
------
李渊正坐在御榻之上批阅奏折,李世民叉手一揖向李渊施礼,李渊含笑向李世民点头,示意他坐到跟前。
李世民走到御案东端坐下,坐在李渊的左手边。
李渊放下手中奏折,微笑着问李世民,“二郎此时来找阿爷,可是有事?”
李世民正襟危坐,对李渊坦然说道,“此次高墌兵败,真实情况并不如奏报所说,世民来见阿爷,是想向阿爷禀报其中隐情。”
------
李渊慈爱地看着李世民,好像对李世民所说的话并不感到吃惊,安慰道,“兵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吸取教训,起兵以来,你我父子太过顺利,别说是你,连我都有了骄傲之心,未将薛举太过放在心上,此次兵败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
李世民羞愧地看着李渊,自责地道,“高墌兵败实是儿臣之错,反而让刘文静、殷开山替儿臣顶罪,儿臣心中实在有愧。”
------
李渊也不急着问事情的详细经过,温声劝慰道,“二郎不必内疚,刘文静、殷开山并非无错,不能发现你的决策错误,发现错误不能谏阻,都是他们的失职,否则让他们随你出征还有何用处?”
“还好他们能够勇于担责,这也是他们作为属下的本分。如果他们连这点担当都没有,将不是免职这么简单,你若有罪,他们更是罪不可恕。”
------
李世民仍觉得心中不忍,恳切地对李渊道,“刘文静、殷开山都是晋阳起兵的元勋,自起兵以来都是战功卓著,如若因此一战毁了终生,儿臣将会有愧于他们。”
李渊笑道,“二郎多虑了,如若他二人不因此事心生怨怼,过不了多久,我会重新启用他们。”
听李渊这样说,李世民心中愧疚之心稍减,郑重地对李渊道,“儿臣谢阿爷如此体谅儿臣。”
------
李渊抬起左手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慈爱地鼓励李世民,“不要因一次兵败就挫了锐气,阿爷喜欢的就是二郎那傲视天下的豪气。”
得到慈父的鼓励,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眼圈有些泛红,感动地冲李渊重重地点点头。
------
这时李渊才呵呵笑道,“你给阿爷说说,你们是如何商量着欺哄阿爷?”
李世民腼腆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对李渊道,“他二人坚持要替儿臣顶罪,于是便想出了儿臣患病,让他二人代掌兵权的主意。”
李渊含笑点头道,“我猜就是这样。”
------
接着李世民向李渊详细讲述了战事的整个经过。
李渊听后感叹,“看来人们所说的骄兵必败着实不假。”
然后,他若有所思地道,“如今天下未定,依然会征战不断,阿爷不可能事必躬亲,你大兄作为太子,也不便于领兵出征,今后东征西讨的重任,都有可能落在你的肩上,你定要以此为戒,不能重蹈覆辙。”
李世民听了李渊的谆谆告诫,不住地点头道,“儿臣定终生牢记此战的教训。”
李渊欣慰地点点头,“二郎如若真能引以为戒,这次失败对我等来说反而不是坏事。”
------
卸下了心中的包袱,李世民的心情畅快了许多,从万春殿出来,他脚步轻松,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豪迈。
李世民迈着轻快的步子,进了西宫的宜秋门,经过千秋殿、公主院,再经过睦亲殿,走上清明渠上的廊桥,站在桥上向北而望,渠水清澈,缓缓向北流去。
两岸槐柳苍翠,郁郁成阴,沿着渠岸向远处延伸,最后拐入到亭台殿阁之中。
李世民在廊桥上站了片刻,平复了一下心绪,才转身走下廊桥。
------
回到承庆殿院中,宫人们见秦王李世民回来,都一一叉手屈膝施礼。
李世民穿过庭中甬路,踏着殿前陛级而上,殿门前侍立的宫人叉手屈膝问“大王好”。
殿内东首临窗榻上,观音婢正静静坐着看书,听到李世民回来,将书放到几案之上,缓缓转过身子,面朝着殿门,微笑看着李世民。
------
李世民冲观音婢点头笑了笑,隔着几案在榻上坐下,看到案上的书卷,问观音婢,“阿婢在看何书?”
观音婢微笑着回答,“西汉大儒刘向所著的《烈女传》。”
李世民关切地嘱咐道,“阿婢做事太过专心,你如今有孕在身,可不能如以前一样,一坐就是一天。我好像听人说过,女子有了身子,要多走动走动。”
------
观音婢甜甜地笑道,“多谢大王关心。”
李世民板着脸道,“什么大王?要叫阿兄。”
观音婢莞尔一笑,改口说道,“请世民阿兄放心,姨娘和丁娘子都有过交代,每次看书都不让超过一个时辰,如果阿婢不听话,覃兰、侍琴就会跑去告状。”
说完,叹道,“我如今不是自由之身。”
李世民笑道,“有姨娘和丁娘子管着,我自然放心。”
------
观音婢接着轻声问道,“你可将战事的整个经过向阿爷说过?”
李世民对观音婢道,“阿婢说得没错,阿爷连问都没问,好像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经过。”
观音婢肃容道,“汉朝枚乘谏吴王时曾经说过,‘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要想人不闻,除非己莫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你们关于战事的奏报,连我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绽,阿爷何等睿智,难道看不出其中另有隐情?”
------
李世民有些后怕地道,“多亏我主动将实情说出,要是等到阿爷问起再说,就显得被动了。”
观音婢认真地道,“知子莫若父,阿爷看你们兄弟三人就如同洞若观火,你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你如果不说,阿爷也不会说破,他会在暗中观察,你会不会在其它事情上欺瞒于他。”
“如若你心存侥幸,以为这一次能骗过阿爷,下一次还骗他,他就会对你生出防范之心。”
------
观音婢的话,将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他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你将阿爷说得太可怕了,阿爷哪有你说的这么厉害?”
观音婢郑重地道,“阿爷即使不安排人监视于你,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说不定哪一个人为了邀功,就会将你所做的事密报阿爷。”
“就拿刘文静、殷开山来说,假如阿爷吓唬他们两句,他们难道会不说出实情?”
李世民细细品思观音婢所说的话,她说的还真有道理。
------
观音婢感叹,“这世上最了解儿子的,就是父母。我刚才在看的《烈女传·赵将括母》说的就是知子莫若母的故事。”
李世民感兴趣地道,“阿婢将故事讲给阿兄听听。”
观音婢从案上拿起书,翻到《赵将括母》那篇,讲了这个她刚刚读过的故事。
------
赵国将军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要让赵括取代廉颇为将。
赵括的母亲去拜见赵孝成王,对他道,“赵括不能为将。”
赵孝成王问,“为何?”
赵括的母亲道,“赵括的父亲为将时,大王赐予的钱财,他全部分给属下。受命之后,就不再过问家事。”
“而赵括却与他父亲不同,大王赐予的钱财,他全部收归己有,整日忙着看有没有可购置的田宅。”
“他们父子不同,心中考虑的事情不一样。请大王不要拜赵括为将。”
赵孝成王道,“夫人不要再说了,此事孤已经作了决定。”
赵孝成王不听赵括母亲的劝阻,派赵括取代廉颇。果然刚满一月,赵括战死,赵军全军覆灭。
-------
讲完《赵将括母》的故事,观音婢道,“赵括的母亲深知她的儿子是什么样子,阿爷看着你们从小长大,怎会不知道,他每个儿子是什么脾性,有多大能耐?”
听观音婢这样说,李世民有些不安地道,“真如阿婢所言,在阿爷面前,我岂不是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观音婢摇了摇头,“阿爷知道你是什么样一个人,你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就不再是真实的自己,这样阿爷反而对你起疑心。”
“在阿爷面前,世民阿兄所要做的,就是做真实的你自己。不要伪饰、不要做作,阿爷心中会说,我真正的二郎就是这个样子。”
------
李世民感慨,“可是从我的内心深处来说,我还是有当太子的想法,将来取代大兄治理这天下。人一旦有了企图心,想做真实的自己也难。”
观音婢道,“既然世民阿兄想获取天下,那就以天下为己任,把维护大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就会和阿爷的意志保持了一致,只要你维护大唐、维护阿爷,不管你怎么做都不会有错。”
李世民点头,“阿婢说得没错,我的出发点只要是为了维护大唐、维护阿爷,就可以问心无愧,做我想做的事情。”
------
想通了其中的道理,李世民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他微笑着对观音婢道,“从阿婢所讲的故事,我还明白了为将之道,为将者就要心底无私。仔细想一下,假如我们将来能取得天下,还要那些田宅、财货何用?”
观音婢也豪气顿生,合上手中书本说道,“到那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民阿兄哪里还会稀罕那些金银、财货?”
https://www.lingdianksw8.cc/81050/81050598/174416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