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南诏事
中书省内,一群文吏这才退出去都站在屋檐下,此刻中书省内传来低沉的话语声,是许敬宗和房相在交谈。
声音传到外面显得很朦胧,还有隆隆雷声炸响,中书省内忽明忽暗。
中书省外疾风骤雨,厚重的雨水如老天在倒水,雨水在轰鸣。
此刻中书省的屋檐下,众人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是以李义府为首的礼部官吏。
另一边是唐善识与张行成为首的中书省文吏。
俩方现在还在气头上,唐善识的乌眼青还在隐隐作痛,见对方轻佻一笑,便怒喝道:“李义府,你一介文散休要张狂!”
闻言,李义府上前一步讥讽道:“你们事事对付礼部,我等忍了很久了!不要欺人太甚。”
“是你们礼部咄咄逼人!”
“你放屁!”李义府登时又上前一步,又是一拳打在了对方的脸上。
“你们这些乌合之众!”唐善识怒喝道,吃痛地捂着另一只眼,带着一些哭腔。
“你说谁乌合之众!”
这句话直接落在了礼部众多文吏的痛处,本来礼部的人就多是科举中落选后,被礼部收留。
这话是犯了众人的逆鳞。
本就出身低微的李义府怒从心头起,大声道:“兄弟们!给我打!”
“啊!”
两方人手又一次打了起来,这处屋檐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下的战场,众人打到了雨中。
一群文官在大雨中扭打在一起,双方人手靠着官服来分辨是不是自己人。
李义府拳打脚踢,在雨中展现着自己进入朝堂的风姿。
等陛下回到了长安城,这场雷雨也停歇了。
李世民喝着茶水坐在炉子边驱寒,又听着一旁太监的禀报,皱眉道:“礼部又和中书省打起来了?”
王公公回道:“雨停之后,他们这才作罢,已经让太医署的人去看伤了。”
“唉……”李世民犯愁地叹息一声,嘱咐道:“参与此次斗殴的人全部罚思过,如有再犯朕定当严惩。”
“喏。”
王公公脚步匆匆离开甘露殿去传话。
不多时,殿外的侍卫来报,“陛下,房相与许尚书来了。”
李世民颔首道:“请进来。”
将南诏的事情与陛下说了,第二天朝议上就召见了南诏使者。
朝中还是同意派兵驰援南诏的,不过天可汗的意思是先往剑南道增兵,派出官吏去查问南诏情形。
南诏使者独罗经历了半天的朝议此刻很疲惫,他坐在驿馆中不断往嘴里灌着茶水。
同样久居驿馆的还有松赞干布,坐到了他的桌边,笑道:“你不用太过忧虑。”
独罗还穿着南诏人衣服,他神色难掩焦急之色,又道:“天可汗没有说要出兵南诏,但天可汗却愿意驰援更远的波斯。”
言语带着一些怒气,松赞干布安抚着他又道:“听朝中的人送来消息了,天可汗已经派人往剑南道增兵,若情况属实,也会驰援的。”
说罢,松赞干布给他倒上一碗酒水。
大家都是住在长安城的使者,独罗很佩服这个吐蕃的赞普,就算是在长安城为质,为了吐蕃的安宁,决然来了长安。
他低声道:“赞普是个很厉害的人。”
松赞干布笑道:“中原有句话叫作生不逢时,如今大唐很强大,而且大唐有太多的能人了。”
独罗咽下酒水感慨道:“来往消息一年,天可汗还要等什么,再等我们的族人都没了。”
这是一个无助的人,松赞干布想将眼前这位无助的弱者当作一件礼物,送给一位很重要的人。
端着酒碗犹豫了片刻之后,他便道:“使者与我见个人,或许他可以为你解开当下的烦忧。”
“有人可以帮助南诏?”
松赞干布拍了拍他的肩膀站起身,示意他跟随。
渭水河边,张阳正带着女儿数着渭水河边刚种下的树苗。
听着她数数,张阳纠正道:“你刚刚数到了一百,怎么又回到了八十?”
“嗯?”
她将信将疑回头看去又重新数着。
“县侯,松赞干布来了。”
闻言,张阳朝着村口看去,就见到松赞干布正带着一个人站在不远处。
张阳带着女儿与熊大走上前,揣着手问道:“赞普,你怎么又来了,不怕被炸死吗?”
松赞干布爽朗一笑,又道:“不会的,火炮不长眼,但人都是长眼的。”
他又介绍道:“这位是南诏使者独罗。”
小清清认识松赞干布,但不喜欢松赞干布这个人,她眼神带着一些轻蔑,揣着手盘腿坐在熊背上。
独罗当即跪地,面朝着泥泞的土地俯下身大声道:“还请县侯救一救南诏。”
张阳背过身不去看他。
对方没有回话,独罗皱眉看向松赞干布,这举动是他要求的,按照他的话语是要当即下跪求援的。
眼看张阳不搭理这个南诏使者就要离开,松赞干布三步并两步,上前又道:“县侯,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赞普,我不过是个县侯,如今不过是个太常寺卿,说什么要拯救南诏,我做不到。”
“县侯确实做不到。”松赞干布又道。
“那你还带来人做甚?”
看张阳面色不悦,松赞干布连忙道:“县侯,其实让他来骊山跪求相助,并不是为了要救南诏。”
此刻就连南诏使者独罗都讶异了,他听到这话不解地看向松赞干布,偶尔神情带着恼怒,感觉被蒙骗了。
“赞普,我很忙的。”
“县侯能忙什么?大雨刚刚过去,秋收还要延后几天的。”
张阳瞧了一眼田地里的麦子,颔首道:“所以我不愿意和赞普聊天,太无趣。”
松赞干布小声道:“礼部对南诏早有布置吧。”
又回头看了一眼南诏使者,这人长得不高大,因为刚刚俯身磕头,他的额头处还有些泥土。
现在这人的神情很复杂,有惶恐,有焦急,也有恼怒。
这脸色端是精彩。
“赞普也想插手南诏的事?”
<div class="contentadv"> 也没等他回话,张阳又道:“我劝赞普不要横插一手,坏了朝堂的安排,赞普也会被责罚的。”
“县侯误会了,吐蕃不会插手的。”
说罢,松赞干布扶起还跪在地上的独罗,又道:“在长安城的这两年,时常看典籍,其中对南诏也有了解的。”
他来回走了两步,又道:“现在南诏分为四个小部落,独罗所在的便是巍山一带的南诏。”
独罗不住点头。
长安城当然有关于南诏的典籍,那多数都是从前隋留下的,南诏这个称呼并不能算一个国名,而是一个部族的名字,当然了人家自诩小国来朝贺大唐,也没人拦着。
正如松赞干布所言,在大唐地界的另一头除了南诏,还有其他几诏。
当年记录距离现在已经有数十年了,张阳也不知道这段时间那边到底发展成什么模样。
只是知晓在昆池又或者现在该叫洱河?
在那片大湖的周边,还有其他小部落林立,分别是越析诏、浪穹诏、施郎诏。
南诏也不过是其中一支。
松赞干部又道:“难道大唐不想要一统南面?”
张阳笑了,笑得有些开心,到底是他松赞干布一统了吐蕃诸部,在长安城这么多年,他一直都在沉淀,在长安城疯狂补充着各类典籍学识。
当年他一统了吐蕃部族,也觉得大唐应该借此机会一统那片地域。
“既然赞普想到了,朝中也会想到。”
“天可汗已然这般打算了?”
张阳摇头道:“天可汗是仁德明君,如此明君怎么可能去攻打秋毫不犯的那些小部落,这不是我们大唐的作风。”
松赞干布又道:“那就让独罗带兵为天可汗一统南诏。”
独罗此刻正在哆嗦,他听着这位县侯与赞普的话,好像听见了不得了的事情。
张阳低声道:“所以当初天可汗让赞普来长安城,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您这样的人留在吐蕃,吐蕃人便一直都会是我大唐的心头大患,我此刻有些庆幸,庆幸当初的决定。”
昨天下过一场雷阵雨,今天微风习习,吹得人很舒服。
小清清坐在熊背上睡意浓重,正打着哈欠,现在的天气真是太舒服了。
张阳皱眉思索着:“赞普是希望借着现在南诏内乱,大唐帮助南诏平乱,由这位南诏使者带兵前去平乱,顺手将其他几诏也收复了?”
松赞干布笑道:“然也。”
“你现在越来越像中原人了,让我很不适应。”张阳直说道。
“我在中原学得是中原人智慧,学得是中原人的话语,中原的史书。”
“往后可以让更多的吐蕃人来学习,让他们将中原的伟大刻在骨子里。”张阳说罢重重点头,心头好像已经作出了决定。
独罗步步后退,“不可以的,不可以攻打其他几诏,南诏王他……”
松赞干布忽然拉住独罗,眼神多了几分恼怒,对他道:“独罗!你已经见过了长安城的繁华,你难道还想回到那贫苦的南诏吗?”
“我要回去的。”独罗不住后退。
张阳笑看着两人的争执。
小清清终于支撑不住眼皮,在熊背上睡着了。
松赞干布咬着牙低声道:“南诏王算得了什么,你若带兵拿下了整个洱河,你就是南诏最大王,你的功绩比现在的南诏王更高,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一统洱河的王。”
权力与野心灌输给对方,让这个独罗此刻很彷徨,又不知所措。
松赞干布与他正说一件大逆不道的事,劝人造反的风险很大。
尤其是眼前这个独罗,他是南诏求援的希望。
当这个希望成为一把刀子,对现在的南诏王来说是一件很绝望的事。
也不知松赞干布是怎么想的,此刻这个赞普还有些为自己的计划得意。
终于,独罗的眼神从彷徨转变成了坚定,他说出一句话,“下臣也是南诏王廷的后人。”
这话一出松赞干布总算放心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出兵的理由也有了,就差一声令下。
张阳淡淡道:“好啊,我会和许敬宗说的。”
南诏使者独罗躬身行礼,行了一个大礼来感谢眼前的赞普与县侯。
他朗声道:“若南诏能够一统洱河,我南诏众人皆愿听县侯号令。”
“我知道了。”
张阳的语气很平淡。
松赞干布带着这个使者离开了。
见女儿还睡着,张阳拍了拍她的背,“该去听师公讲课了。”
小清清这才又从熊大的背上坐起身,揉着眼道:“爹爹,我梦见长安城炸没了。”
张阳叹道:“不要这么揉眼睛。”
“嗯。”
带着女儿从田地间走过,张阳挑选几株还在准备进入扬花期的麦子,走向老师家的住处。
张公瑾这些天的心情很不错,因为有王珪作伴,让他的平淡的养病生活多了几分色彩。
小清清从熊大的背上下来,她端坐在师公面前。
张公瑾微笑道:“今天想要听什么?”
“我想知道天可汗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清清直言不讳的回道。
听着老师与小清清讲课,张阳仔细看着手中的两株麦子,麦子进入杨花期的时候,也是培育的好时候。
张阳打算尝试一下培育麦种,北方的麦种与关中的麦种又有些不同,通过挑选好的麦株通过互相授粉来进行培育。
如果能够等到遥远北方的麦种,或许能有很好的效果。
身为太府寺卿要掌管农事,这算是自己的唯一一份能够安心做的工作。
种地嘛,一件再也寻常不过的事。
张公瑾讲述着他对天可汗的印象,“陛下当年也是将领,掌管着的兵马多达十万之众,当年虎牢关一战定下了乾坤。”
“皇帝为什么能平定中原呀。”
张公瑾笑道:“人都有长处,你的爹爹也有他的本领,陛下自然也有陛下的本领。”
小清清做好了仔细听讲的准备。
张公瑾说出当年一些旧事,“当年陛下还是秦王,带兵打仗有个习惯,但凡行军到了一个地方,俩军就要对垒的时候,总是亲自查探敌军的布置,查探地形地势。”
小清清皱眉道:“李靖大将军说过,为将就要有这般本领。”
https://www.lingdianksw8.cc/82086/82086874/9156643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