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寻宝
“BOSS,这次只是纯粹的失误。谁能想到我们的计划会差点被一群小偷搅黄了呢。”
“现在我们内部出现了一点问题。有的人思想出现了问题,这点应该要好好纠正。你也不想教母为此担心对吧。”
“纠正……我明白了。教母,万岁。”
……
“这次的这个宝藏,涉及到的是差不多1500多年前的事。”
说这句话的是真央,显然真央也没想到林新诚还从那批小偷手上带回来了不得了的资料。
“1500多年?古董?”林新诚可没想到会涉及到这么久远。
但按理来说,1500多年的日本是什么时期,他这个不太懂日本历史的人显然是不懂的。
“你是华夏人吧。最早的时候,这件事是与你们华夏人有关的哟。”真央补充说道:“因为这当中最早是源于鉴真东渡。”
林新诚倒是对此有些意外。
鉴真东渡他是有听过的。而对于鉴真这个人,林新诚其实是无感的。
这里林新诚倒是亲自给真央说明一下这起历史事件。
提到“鉴真东渡”,通常的习惯性说法都是积极正面的,认为是一次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说什么他不畏艰险,不惧生死,终于实现了东渡日本,不仅传播了佛学理论,更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在佛学、医学、政治、律法、建筑和雕塑等方面的提高,被日本人誉为“天平之薨”,至今都受到了顶礼膜拜。
不过,这里林新诚要泼冷水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鉴真东渡就是一次背叛国家和政府的“偷渡”,并不应该得到太多的彰显。
那么众所周知,唐朝是华夏历史上强盛开明的时期,对外交往非常的频繁。从唐初期到玄宗开元中期,大唐基本上都推行一种文化输出的政策。
初唐时期,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都积极扶持佛教,使其成为了加强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工具。比如,玄奘和尚西游归国时,受到了太宗亲自举行的盛大欢迎,还请他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和玉华宫等多处颂佛讲法,甚至自称“皇帝菩萨戒弟子”,直到死前还常与玄奘谈论佛法。
到了武则天时期,朝廷对于佛教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甚至有种说法,她不仅在全国四处修建佛寺,还在洛阳龙门以自己的面容横空出世了“卢舍那大佛”,意为“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当然,这个说法林新诚多少在以往有了解过,知道是没有直接的史书可以证明的。
而平定了武则天晚年引起的一系列乱局后,到了李隆基的时期终于恢复了李唐的江山社稷。从此开始,他对佛教采取了一种“抑而不毁”的政策,基本上属于“不推崇、不反对”。受此影响,寺庙和僧人开始受到限制,一些不纯粹的僧尼还被强行还俗。
在这种背景下,唐政府自然不批准鉴真和尚的东渡申请。不过,这似乎并没有阻挡他想要前往日本的想法,于是疯狂的“偷渡”就开始了。
这以下都是可以查到的历史事件。
742年,鉴真和尚第一次准备东渡时,被高丽的僧人如海向朝廷告密,因物资被没收而放弃。743年底,鉴真第二次准备东渡,不仅准备了大量的干粮、佛经、佛像等,还做好了保密措施,结果刚刚出海就遭遇强风返航。744年初,他的船只在舟山海域触礁受损,只得返航休整,再次遭到了官府的扣留。744年底,鉴真组织了30多人的队伍秘密从福州出发,遭到了虔诚佛教徒的举报,再次被官府扣留并遣返。748年,鉴真第五次出海又遇到了强风,在海上漂泊了半个多月,侥幸漂到了海南岛才幸免于难,不过却双目失明了。
到了753年,已经66岁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的劝说下,开启了自己的第六次“偷渡之旅”。终于,他踏上了日本国土鹿儿岛秋目浦。
鉴真如此疯狂的“六次偷渡”,真实原因实在难以揣测,但如果单单是为了“弘扬佛法”的话,祝守一觉得不大可信。
毕竟,和他非亲非故的日本,实在不值得如此这般。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人家法师的境界所在。
不论如何,鉴真成功东渡后最高兴的当属日本人,因为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佛经。
那么从这点考虑,林新诚也很难对鉴真有好感了。
他林某人的确现在也算是在日本生活,但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现在他想回家就回家,但唐代那个时候,每次出海可都是要命的。
那么抛开历史事件不谈,这次的宝藏,之所以说与鉴真有关,是因为这里涉及到的是鉴真的徒弟认识的朋友。
而据闻这位朋友是日本有钱的主,这一次的宝藏也可以说就是他的财宝。
夺宝?林新诚倒是没这个兴致。
甚至于山猫都对此缺乏兴趣,听了都是不禁打哈欠。毕竟对于山猫而言,古董是比较难兑现的东西。
不过既然涉及到命案,林新诚倒也是有兴趣参与其中的。
而为何说与鉴真有关呢,虽说关联不大,但可以说当中是涉及到日本寺庙的。当中是有破解宝藏的关键所在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87481/87481554/76625022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