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鲁迅 > 01东昌坊周家

01东昌坊周家


  
在浙江省绍兴城里东昌坊口,有一户名门大宅——周府。老太爷介孚公在北京做京官,儿子周伯宜在家支应门户,继续读书准备着考举人。周伯宜的妻子鲁瑞是绍兴安桥头村人,她的父亲鲁希曾在户部做主事。周鲁两家结亲可谓门当户对。
老太爷本名周致福,后来改名周福清,人们都称呼他介浮公,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中了会试第一百九十九名进士,殿试三甲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后来改放外官安排做知县官。起初,分配到四川荣昌县,因为老母亲年迈的缘故,嫌四川荣昌太远不愿意去,便选取了江西金溪县。那时候,翰林外放做知县称为“老虎班”,是很吃香很硬气的,补缺很便捷,上边也优待,在官场上很体面。由于这个缘故,他便十分孤傲,什么人都看不起,刚巧,他的上司江西巡抚又不是科甲出身,他就更加轻蔑人家。加之他生性脾气不大好,不久便和上司顶起牛来。他的芝麻官终究敌不过巡抚,结果被巡抚参奏了一本,革掉了知县,改任当了教官。那时候的府学县学的教官不过相当现今的中学教员,他那脾气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他心里自然不服,便凭着他科甲出身,进京考取了内阁中书。前清翰林通常是先在京城里做个京官的,于是,他一直在京城里做着京官。
周伯宜本名周凤仪,后改名周文郁,考进会稽县学生员,又改名周仪炳。那时候,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投考,用功读书准备去考举人,周伯宜应过几次乡试均未中,一直没有能够出仕。他从年轻时就患病在家中,又少言寡笑的,看上去很严厉,实际并不厉害。周家的家庭教育属于严厉派的,主张养成正直、强硬的性格。男孩子在读书的家庭里,人们公认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读书。周伯宜的父亲对他这样要求,他对孩子自然也是这样要求。玩可以,但首先要把书读好。他对孩子很和善,从来没有打过孩子,孩子没有受过他的责罚。有时候,孩子受人欺侮后回家来告诉他,他会问:“你先去欺侮他们了吗?”孩子答:“没有。”他怕他的孩子先去捣乱别人,但他认为人如果受别人欺,就应该强硬地去对付,但如果无端去欺侮别人,那却是不应该的。这种思想,后来对鲁迅性格为人的影响、在鲁迅身上的表现是很明显的。
鲁瑞出身也算名门闺秀。她的父亲鲁希曾(字晴轩)是清咸丰辛亥科举举人,现在朝廷做户部主事。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号怡堂,一个弟弟号寄湘,都是秀才。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自幼勤于读书,倒也识文断字。她性情温和爽朗,待人宽厚豁达,嫁到周家以后治家有方,里里外外事务处理应酬得十分妥帖,成为周家人的主心骨,周伯宜的贤内助。她为人善良热情,对于她认为不公正不合情理的事情,敢于站出来面对面以理抗争,对于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遇到困难来求助,她总是想方设法尽一切可能给予无私帮助。人们都称赞周家有一位贤惠的好儿媳。她思想开明正直,待人处事爱憎分明,勇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时值清光绪年间,一些接受了新思想的妇女大胆地放开自己的双脚,一些思想守旧的人则认为这简直是对传统美德的背逆,便恶言恶语地挖苦讥讽。
一天,一位本族中绰号“金鱼”的子弟看到端庄贤淑的鲁瑞,似乎有感而发的含沙射影地说:“你说现今这是什么世道,女人背弃了老祖宗的传统,竟然要放足!城里一个少女放了大脚,要嫁给洋鬼子去了!”
“是啊,那倒真的很难说哟!”鲁瑞不屑置辩地说。
“怎么,嫂子是不是也打算放足呀?”金鱼取笑地说。
“是又怎么样?”鲁瑞冷冷地回答。
这位族中子弟被鲁瑞的话给噎住了,张口结舌不知如何是好,茶也没喝便告辞了。过了不多日子,鲁瑞真的放了脚,变成了“半天足”,而那些晚辈的脚倒还是小脚。
鲁瑞的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勇于斗争的优秀品格,后来对鲁迅性格为人的影响、在鲁迅身上的表现也是很明显的。


  https://www.lingdianksw8.cc/89473/89473688/3963553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