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薛宣找不回自己的声音。
眼前的一切让他哑口无言。
他跟着沈盼睇走,看着沈盼睇在商品前停驻,听着她与人说话。
又好像什么也没看,什么也没听。
“你没有什么想买的?”
薛宣的手里已经提了不少东西,都是沈盼睇买的,磁带、衣服、毛线、书。
沈盼睇买了什么都往薛宣手上递,半点儿不影响她继续逛街。
这边有这样多的商品,薛宣怎么会半点儿不动心:“等回去了,有钱也没地方花。”
跟广州比起来,南林的一切都太贫瘠,要是在这儿都没有想买的,回了南林也不会有什么“心动商品”。
说话间,沈盼睇已经拿起一副hama镜:“他们戴着眼镜的都说自己像麦克。”
人人都是电影明星。
不一会儿薛宣一身焕然一新,换上了时下流行的喇叭裤,在理发店理了他平生最贵的一个头,hama镜没有机会戴,完全是因为这时候是晚上,要是白天,薛宣也是会把hama镜戴上的。
沈盼睇的头发上也换上了崭新的蝴蝶结,她的头发并不是很长,半披着一个大蝴蝶结看上去很俏丽。
这儿也有电子产品,相机、录音机、录像机……薛宣过了一个眼瘾。
“刚刚你那么开心在说什么?”沈盼睇没有买电子产品,不过跟其他顾客聊得很起劲,用当地话说的,薛宣并不听太懂,这边的话还是在路上沈盼睇教了他几句,而沈盼睇是去年跟农技中心的人学来的。
跟漫无目的的他们不同,与沈盼睇聊天的顾客是过来问新产品的,问老板这儿有没有walkmen,人家就跟磁带差不多大小,是国外的产品,去年外国就上市,国内只有友谊商店能买到。
友谊商店又只接受外宾和港澳台的友人,这一般人要walkmen只能在黑市里头买,都不是什么正规的店,不过这儿不同,应当是应有尽有的。
这款walkmen不仅只有磁带大小,还有自动翻带功能,戴着耳机,耳机上就有简单的键控。虽然人家也是单放,但是跟之前的板砖机那是天差地别,哪个年轻人不想要这样一个walkmen。
因为外型深得年轻人的心,这种叫做walkmen的单放机卖出了收录机的价格。
薛宣伸出了自己的手:“就是这样一个巴掌大?两个加起来也不到一斤?”
沈盼睇点头:“她就是过来问,有没有这种单放机的。”
这样小,他真想拆看看看人家里面都装着什么,又想起卖出收录机的价格,这个心思就浅淡了一半。
他得组装多少个收音机才能买得起这样一个walkmen,薛宣的眼睛亮亮的,他还能组装收音机:“我有想买的啦!电子元件。”
在他们那边收音机还是潮流品,在这儿单独的收音机,是寻常品,都不需要票就能购买到,在这儿买电子元件,回去卖收音机,大有赚头。
“蓝裙子手里拿的叫蒲扇,跟我们的麦秆扇是不一样的,我们用的麦秆,他们用棕榈、蒲葵叶,西游记里头的芭蕉扇。”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薛宣总觉得事情不是这样简单,“你是想好回去的车费了?”
果然女孩笑着点头,就是这样一回事。
来的时候卖麦秆扇,回去的时候卖芭蕉扇。
“我还没想好,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东西,卖扇子被人盯上也没事,回去的时候,还是不太放心。”
扇子的利润,还不值得沈盼睇冒险,其实任何冒险的事,沈盼睇都不想做。
她不再是一穷二白,对金钱的渴望没有那么深,去年挣到的钱,回了青羊也没处花去。
来的时候扇子能挣钱,回去当然也能挣钱,只是卖东西有被人盯上的风险。
在火车上,钱丢了就是真的丢了。
身上的一千是她的全部家当,在夏城花了八千买房子,一千收废品和买书,要不是把电子表销掉,沈盼睇身上的一千块钱都是没有的。
可是一千块并不是什么小数目,是一个工人两三年的收入。
像沈时娇现在这样一个月拿二十,要五十个月不吃不喝才能攒到一千块钱,是四年。
如果省吃俭用,一千块钱够用很久。
一千,够沈盼睇读到大学。
这钱完全是够用的。
夏城的房子买起来比南林的方便,有私产证的,是新的政策,去年买南林房子的时候没有赶上这个政策。
房子是两层的小洋房,带着个不小的院子。
房子对沈盼睇而言是存储书的空间,夏城的废品站里的东西要比南林多,她能挑选的也不在少数。
书没看完,并不耽搁她继续买书。
从废品站挑拣书籍里,沈盼睇能感受到快乐,喜欢看着整理整洁的书架,喜欢待在满是书籍的房间里头。
这跟沈家是那么的不一样,不用担心着,一觉醒来书就不见了。
非要说一个词,那就是安全感。
有房子有许多未看完的书,还有还未报道的高中,沈盼睇一点儿险都不想冒。
薛宣不太明白有钱不挣的心态,他收了一堆电子元件,要不是天色已晚,他想去废品站逛逛。说到废品站两个人很有默契对视一笑,也是习惯了,废品站成了他们的宝库。
次日一早,两人就去了鹏城。
好在沈盼睇会说当地的话,虽然不是完全会,但是几句日常的用语,用来租用屋子是足够用的,两个人花了九块钱租了四十平的屋子,屋子虽小,五脏俱全,两室室厨卫独用。
两个人在招待所住的那一夜,就足够租这样的房子一个月。
这还是因为短租,如果长租一个月就七块半。
顶着草帽去了农付市场,四毛钱一个的梭子蟹能有一斤重,是梭子蟹上市的时候,价格正是便宜,早半个月一样的梭子蟹要八毛钱,他们赶了个巧,钓蟹人正拿着一筐蟹过来,时候也不算早,五十斤的蟹就算是四毛钱一斤卖掉,也能得个二十块钱,也不是都这个价,有时候买六毛八毛也行,看人。
捡了个便宜的沈盼睇,买了六只梭子蟹,搭了两斤琵琶虾,两块六毛。
隔壁摊的墨鱼买了一条,还给处理了花三毛,一斤左右。
看着沈盼睇买菜的架势,薛宣还以为海鲜不用钱勒。
在青羊没什么机会看到这奇怪的虾,在夏城瞧过虾两块一斤,这奇怪的虾只要一毛一斤,沈盼睇还告诉他去年才八分钱,这价格跟隔壁的大白菜一个价。
再定眼一瞧,还不如大白菜贵,隔壁大白菜写着一毛五一斤。
薛宣没什么见识,青羊摆摊的青菜就几分钱一斤,一毛五一斤的时候不是没有,但是刚买了一角钱一斤的虾,再瞧见一角五一斤的大白菜,整个人都恍惚,觉得自己还能再吃两斤虾。
“小伙子,是外地人哇。”
普通话有些蹩脚,并不是听不懂,薛宣收回自己看大白菜的视线,把卖鱼大叔给逗乐:“来我们鹏城,就要多吃鱼。”
鱼在本地和到了外地,就是两个价格,本地能销多少是多少,销去外地损耗高、成本高。小姑娘买鱼的模样,不像是外地人,可这小伙子一看青菜摊,他心里就有数,又是个外地人。现在鹏城的外地人,比本地人还要多的。
不过说起挣钱,还是鹏城本地人更挣钱,他买鱼一个月也能挣个几百块。
梭子蟹一些拿来卖,一些是给批发商的。
今天没全被收去,就自个来卖,能卖一些是一些,这夏天的蟹死了就一文不值。
“明天要是还来,也这个价卖给你们。”
四毛钱一个的梭子蟹绝对是便宜的,算起来一斤也就四毛钱的样子,这去了餐馆一只梭子蟹两块钱,够他们买五只的。
大叔跟沈盼睇说这梭子蟹的做法也多,清蒸最简单还能吃出蟹香来,第一天吃清蒸第二天吃香爆的,还可以煲汤煮粥。
得了就没有梭子蟹不能参与的菜,把旁边买鱼的也听乐呵了:“小妹,这梭子蟹能烧的,我这儿的鱼也能烧,乌龟煲汤,红烧鲅鱼,白灼墨鱼……”
“怎么还带抢生意的,做人也太失败。”两个人互相笑骂起来,沈盼睇听了个过瘾,跟大叔说下次还来,今天清蒸,明天拆蟹煮粥喝。
说话间也有人来买了蟹,沈盼睇去了别的地方挑青菜。
一天也不能光吃鱼。
大米、面粉、调味料、生活用具,七七八八的花了二十块钱,米面花了十四,沈盼睇出六、薛宣出八,总算下来沈盼睇花九,薛宣出十一,反正薛宣要多吃一点。
“我们要在鹏城住二十几天,得吃好喝好,每天花两块钱吃饭,怎么样?”
薛宣有修收音机,组装收音机的本事,每天花一块钱也不算重手,沈盼睇知道一天花一块钱不少,可远离平叶村实在太自在,吃的喝的都随自己太自由。
薛宣眉开眼笑:“这可太好了!在家里头也吃不上什么好吃的。”
“你说这话,别的人都要哭了。”薛宣在吃的上,可不怎么委屈自己,高个子不是饿出来的,“一人出二十五,凑个五十块钱当在鹏城的伙食费,无论是自己烧还是出去吃,都从这钱里头扣,最后有多的话再平分,省得每天算钱。”
“这主意好。”
中饭,蒸了四只梭子蟹。
沈盼睇展露了一手厨艺,椒盐皮皮虾,烧菜的时候每一步都给薛宣做了讲解:“这算是鹏城的大白菜,要是我们吃了什么天价菜,那都得靠它度过剩下的日子。”
薛宣也听得认真,似乎真的为自己的生存状况担忧。
墨鱼被镇在清水里,晚上烧,蟹和虾肉都少,薛宣还炒了一个马铃薯,两个人在鹏城吃的第一顿饭也算是丰盛。
薛宣第一回吃梭子蟹,对它的味道很是推崇,哪怕只是清蒸,两只梭子蟹八毛钱比食堂里八毛钱的肉有嚼头多了。
“这好好吃。”语言是贫瘠的,赞美是真挚的,“虾也好吃,比大白菜好吃。”
沈盼睇嘴里还吃着东西,忍住没笑,直把嘴里的菜咽下去才开始笑:“你是想把我噎死啊。”
薛宣也跟着笑,他实在是吃得满足,不过吃海鲜不能喝冰饮,他们喝的是苏打水。
将苏打水当成酒干杯,为他们的鹏城旅行。
下午顶着草帽在附近走了一圈,跟人聊聊天,天有些热,出了身汗。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把当地的蒲扇,这蒲扇有简单的也有麻烦的,审判睇手里头的就是麻烦的,打成一个圆而不是压成桃形,编出来的还有棱角的花纹,这一把蒲扇花了沈盼睇一块五从人手里讨来的,那种压起来的蒲扇一块钱能买好几把。
蒲扇下头坠着一个挂件,蓝绿色的,是新的。
新的挂坠挂着,蒲扇也像是崭新的。
沈盼睇对新的蒲扇,爱不释手,即使它没有麦秆扇大把,但她就爱拿着它。
下午两个人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广播里是首都人说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以这个为背景,两个人看着高中的课本。
沈盼睇看着书有一搭没一搭扇着蒲扇,书本和蒲扇让空气都不再燥热。不知道什么时候,薛宣切好了西瓜。
“你什么时候买的瓜!”血红的瓜瓤,这个瓜红透了,一口下去甜滋滋的还放在井水里浸过。
薛宣一下子解决一块瓜,擦了擦嘴边的痕迹:“我不是比你晚回来一会儿,在外头冲水看到有人买瓜就买了一个,就一会儿的功夫你已经在看书,我就没提。”
“这个瓜花了多少,从伙食费里扣。”
薛宣也不扭捏:“五毛钱,说是七斤。”
“这么这样便宜,图书馆外头的西瓜两毛一斤。”玻璃窗里是切块的西瓜,能称斤也能切块卖,一块西瓜一角钱,还不少人买,“不过瓜挺甜的。”
两个人只吃了小半个西瓜,聊了一会儿明天的计划,不管热不热都要出去走走,顺便想一想明天想吃什么,沈盼睇想吃牛肉,薛宣想吃大肘子。
“你会烧大肘子么?”
“我看过书,没烧过。”薛宣实事求是,他在沈盼睇的藏书里看过食谱,望着大肘子解渴。
沈盼睇想了想实操和想象的差距,“到时候再说是自己烧还是下馆子。”
他们的五十块钱岌岌可危,米面配料那些不算在里头。
第一天:
梭子蟹六只,两块四
琵琶虾两斤,两毛
配菜(辣椒姜蒜)三毛
土豆五斤,三毛
西瓜一个,五毛
合计三块七毛。
第二天预算:
猪肘子
牛肉
仅一个猪肘子就超过他们一天两块钱的预算了。
曾经一天三角吃得很饱,现在一天一块觉得限制了自由,可计划才说了不久,如果马上就改显得不太好。
沈盼睇心里补充——
大不了多退少补哇!
晚上两只梭子蟹被拆开爆炒了,墨鱼也跟辣椒炒成一盘。
闻着就够味,看上去有食欲极了。
吃起来的味道不比看起来差。
这边人不怎么吃辣,他们两个倒是喜欢辣椒跟海鲜炒在一起的味道,辣红红的却觉得过瘾。虽然菜很下饭,但是为了把菜吃完,饭吃的都不多。
比起什么正宗海鲜味,是姜蒜辣赋予海鲜更多的美味。
饭后再吃一块西瓜,解渴解暑。
吃晚饭两个人切好西瓜去外头乘凉的地方,给邻居送西瓜,剩下的西瓜切成八瓣每瓣差不多半斤,靠着西瓜很快融入了邻居。
有人建议两个人吃西瓜下回买一块一块的,这样一整个,天热确实会坏。也有人说要是晚饭只吃西瓜,也可以买一整个,兄妹两个一人半个,也顶饱。
附近也不全是本地人,也有外地过来打工的。
过来找活的,说这边工地上的工资给的高,按天算一天能挣四五块钱,在家里头想卖力气,能找到活一天两三块,干一样的活还是来这儿好。
就是离家里头远想娃、想媳妇,等挣钱了让媳妇也过来,这儿人不排外。
也有就是跟着自家男人过来的媳妇,都是年轻人,二十来岁。
想打听事情很方便,那一家子都过来的,男人女人都是在工地上搞建筑的,老家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带。一个月能攒两百块钱,每个月还要往家里寄三四十块钱,等年底就能回老家盖房子,两个人加上房租一个月就用二三十,租的房子不大一个月五块钱。
“在村里头别说一天三块,就是一天一块钱都难找活,家里头分家,娘家的地跟我没关系,他家兄弟多,他就分了一亩地,靠一亩地吃饭,全家都要饿死。”说起老家的日子,那是千万个不愿意回去的,“出来能自己挣钱,每分钱都花得用得踏实。”
“那是大妹子力气好,我也是跟着男人出来的,一天的也挣不到什么钱。”
“许姐,你还带着两个孩子,不比我孩子丢给婆婆带着,带孩子也是累的。别听许姐忽悠人,许姐可能干着,能带孩子还能挣钱。”这话是跟沈盼睇说的,看见沈盼睇手里的蒲扇,“就是你手里这种好看的扇子,许姐也能打,我家里用的是一片蒲葵叶,许姐可能打各式各样的扇子。”
沈盼睇跟人说自个十六岁,在工地里做活的李幸运今年二十,家里有个三岁的女娃,还没能上户口,因为他男人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得到明年娃才能上户口。
许姐大了四岁,两个娃一个三岁,一个七岁。
“我家娃长得比别人家的都要好看。”说着李幸运就拿出孩子的三寸照,这时候照一张照片可不便宜,据许姐说这两口子身上都带着孩子的照片,跟天天看照片娃就能认识他们似的。其实这么小的孩子,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别说孩子认不认识爹妈,爹娘一年不见孩子,看了也是认不出来的。
这事许姐说过,而后就有了每两个月家里头都要给小夫妻寄一次孩子的照片。
沈盼睇:……
这也是好事啊。
许姐没打算再生,两个娃累人。
李幸运夫妻两个也没精力再生一个娃,这娃自己都没有带过再去生娃算是什么事。
挣钱要紧,挣钱要紧。
“还真是好看的。”沈盼睇夸奖的话说出口,许姐都没来得及拦,只见李幸运没了踪影。
许姐:“你很快可以看到一个相册的孩子,看到孩子的成长史。”
孩子带在身边的许姐,有时候还觉得小孩有点烦,李幸运的心情这咋咋呼呼的模样,让她在心里感慨,其实也还是个孩子。
果然,沈盼睇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史。
其实照片也不是很多,算起来也十来张,照相价格不便宜,每一次一张,是定格的画面,在李幸运口中却成了活灵活现的画面。将孩子的成长跟她记忆中的家结合起来,就像是她就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的成长。
将画面定格,留住这一个瞬间,沈盼睇觉得自己也需要拍一张照片。
未来的自己,可以看到现在的自己。
“你来鹏城也拍张照片回去,彩色的人傻钱多,黑白的拍一张留念,都是好的哇。”
“呸别听她瞎说,费这些个钱做什么,不能吃不能穿的就一张照片,找个反光的地方瞧一瞧就能看见自己撒子样子,还得拍个照?”许姐对拍照这事,不太赞许,就算是黑白的旅行照照片那也是两块钱一张的。
说到这个李幸运就有话说,她夫妻天天工地附近吃的,有啥吃啥,主要就是吃个饱,菜没什么讲究,一个月十二块钱。许姐家里头开销比他们家要大多,一天没有一块钱都下不来:“许姐家里一个月吃喝要三十,还拍不起一张照片,盼睇来都来了这照片是可以拍一张的,就那还未完工的大厦,那么高,我八辈子也都没瞧见过那么高的楼!”
听她们说话的沈盼睇笑得很甜,说着好,又问起许姐的手艺。
打几把蒲扇回去送给室友,还挺有“旅行的意义”的。
沈盼睇想到自己是高中生,室友是初中生,笑容更真挚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89650/89650473/6323308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