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262章 攻心为上

第1262章 攻心为上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各有说辞。

        也许是本善,也许是本恶,也许是无善无恶。

        但不管如何,只要进入朝堂这个世间最大的染缸,就很难说自己是大善人。

        而酒色财气,又最是腐蚀人心。

        如果再加上朝堂上的权势,对酒色财气可以予取予夺,想要保住本心的话,那就更难了。

        这就正如某只土鳖,就算是两世为人,前世更是接受了新时代价值观的熏陶。

        但来到这个时代,照样是心安理得地享受起权贵的腐败生活来。

        比如说,光明正大地妻妾成群?

        土鳖都扛不住腐蚀,曹爽这种从出生以来,就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二代,骤掌大权,身边又是一堆势利小人的情况下,哪里还能把持得住本心?

        当然啦,大权在握的人,难免有时会做点什么出格的事,人性使然。

        更别说在这个时代。

        毕竟人家有这个资本。

        但曹爽坏就坏在,他太过得意忘形,不懂得低调,甚至还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事,于是把自己做的那些事,闹得人尽皆知。

        邺城城头的桓范,听到城下的司马懿说出“五十七位先帝才人”这个数字,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硬是被惊出一身冷汗。

        除了被曹爽的愚蠢惊到,他更是想到一种可怕的可能:

        司马懿连邺台内有多少个先帝才人都知道,那城里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更可怕的可能是,许昌那边,又有多少人在给司马懿通消息?

        “司马懿,若是我不开城门,你待如何?莫不成,你还要举兵攻城不成?”

        心里怎么骂曹爽是一回事,但嘴里怎么骂司马懿,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将军所为如何,自有天子作定论,何时轮到你来定罪?”

        “你别忘了,邺城乃我大魏开国之都,你以定罪大将军之名,举兵围大魏国都,此与起兵造反,又有何异?”

        司马懿自然是不会吃桓范这一套:

        “天子年幼,受控于曹爽,就连太后,亦被禁于别宫,朝政又皆操于曹爽之手。”

        “太后天子不能言心志,某受先帝所托,辅佐天子,岂敢坐视曹爽乱政而不顾?”

        “吾这一次,就拼着日后天子怪罪,也要揭曹爽之罪于世人面前。”

        “桓使君,吾有耐心等你开门,但我这手底下的将士转战数月,饿着肚子,可没有什么耐心!”

        看着城外的重兵,围了一层又一层。

        桓范一时间,竟不知道司马懿这是在恐吓自己,还是在说实话。

        若是恐吓自己还好说。

        但如果说的是实话,待城池被攻破,城内士吏,说不得要遭大难。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大魏的大军,从武皇帝那时起就有的某些传统,桓范自然是清清楚楚。

        除非自己真的能守住邺城不失。

        但可能吗?

        自大魏开国以来,冀州一直都算是大后方,为南线和西线提供兵源粮草。

        关中一战时,先帝又抽调了河北大部兵力去支援关中。

        谁料到终究还是没能挡住西贼。

        而被抽调的河北兵力,大部都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失去并州以后,冀州这几年不断增设兵力,以期能守住太行山的各个隘口,以防西贼东进。

        可以说,冀州的兵力,大半是守在太行山的隘口。

        可是,可是,井陉这么重要的通道,司马懿居然能领着大军通行无阻。

        直至大军临于邺城城下,自己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因为井陉的守军太过不堪,还是……还是司马懿利用麾下的河北将士,做了某些事?

        桓范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如果说,井陉的守军已经不可信,那么邺城内,又有多少人可以相信?

        桓范的目光,不由地转看向周围的将士。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有人似乎在刻意避开他的目光?

        邺城旧城本在漳水南边,成为大魏的开国都城后,武皇帝和文皇帝都曾大力扩建。

        如今已是横跨漳水的大城。

        以漳水为界,漳水南边的旧城被称为南城,北边则是扩建后的北城。

        司马懿所说的邺台,指的便是坐落北城的铜雀台为代表的皇家建筑群。

        所以说,邺城现在是城大而跨漳水,兵少又不足信,想要守住,谈何容易?

        桓范思绪纷乱,矛盾不已,但他知道,此时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胆怯和退让。

        否则的话,司马懿定会像恶狼一般扑上来。

        “既如此,那便请太傅你来攻城吧!吾乃大魏冀州刺史,他日若是能死于大魏太傅所率的乱军之手,也算是一段饭余之闲话。”

        言毕,桓范便不再言语。

        倒是城下的司马懿,听到桓范的这番话,也不知是不是触动了他心底的哪根弦。

        城上的守军发现,原本城下密密麻麻的大军,竟开始出现了一丝松动。

        又过了半个时辰,只听得城下终于再次派人来喊话:

        “城上的诸人听着,你我大伙,皆是大魏将士,本当同心对外!”

        “憾惜大魏不幸,逢曹爽乱政,数易典令,太傅欲重振朝纲,不得已举义旗,以伐不义。”

        “然则太傅心存仁义之心,不忍昔日同袍相残,故而特意下令退兵三十里,三日内不得攻城。”

        “在这三日内,城内将士士吏,有欲离开者,一概放行,任何人不得阻拦,有欲附义者,一律有功。”

        “三日后,大军将正式攻城,望诸位周知!”

        这番喊话一出,城头的魏军就是一阵轻微地骚动。

        有人下意识地看向正在走下城墙的桓范。

        只是也不知桓使君是不是走得急了,还是离得有些远,似乎根本没有听到。

        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马道的拐角处。

        为了尽可能地让城内的人知道,司马懿又派出十余队人,特意绕着邺城跑,连续喊话。

        一时间,邺城内人心浮动,流言四起。

        而回到刺史府内的桓范,终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地一砸在案几上,又惊又怒地骂道:

        “司马老匹夫欲瓦解城内军吏之心乎?诚为可恶!”

        只是此时的邺城,已经是被司马懿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就算是没有切断,各地守军还有多少人敢前来,也是一个问题。

        至于许昌那边,桓范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估计襄阳的失守,已经让曹昭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更另说派出援军北上,解邺城之围。

        许昌能稳定住南阳郡,就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想到这些,饶是桓范自认多智,亦是不得不对天长叹: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

        才过了一天,深夜里就有人急忙来报:

        “桓使君,不好啦,有人逃出城去了!”

        桓范似是早就料到夜里有事发生,一直不敢脱衣而睡。

        听闻有军情,连忙出来接见来人:

        “有多少人跑了?都是些什么人?可曾派人前去追赶?”

        “回使君,夜里太黑,暂时还没有查清有多少人,大概有一二十余人,皆是夜里巡视的士卒。”

        “没有派人去追赶吗?”

        “发现有人逃跑时,已经追不上了……”

        听到来人这么一说,桓范气得直跺脚:“糊涂!”

        “此乃司马懿的攻心之计,定是利用他军中河北之士,提前暗中联络好了的。”

        “若是不扼杀此苗头,后面消息传开来,只怕就再也压不住了!”

        来人正是桓范的属下司蕃,此时听到桓范这么一说,脸色顿时就是苍白一片:

        “使君,那,那当如何?”

        “速去,约束好军中士卒,无令不得随意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私传流言,违者,斩!”

        “喏!”

        待司蕃匆匆离去,桓范已是睡意全无,瘫坐在地,喃喃道:

        “司马懿,好狠!”

        此贼子不动则已,一动就势如雷霆。

        事到如今,桓范已经确定:

        别看司马懿才围城不久,但实则不知提前多久就已经在暗中布置好了一切啊!

        若不然,何以解释如今的这一切?

        只是想想,邺城所在的魏郡,南边就是河内,正是司马懿的根基所在,这一切又似乎都解释得通了。

        大意了,大意了啊!

        不但许昌从上到下,就连自己,都是光想着利用司马懿挡住西贼。

        却是没有想到,司马懿居然会穷尽心思反咬一口!

        其狠辣恶毒之处,简直就和西贼的贼首之一冯贼有得一拼!

        待到第二日天刚亮,桓范没有盥洗,就匆匆再次上了城头。

        “如何?”

        “禀使君,太傅……”

        迎着桓范恶毒的目光,底下的人连忙改口:“那司,城下的大军,果然没有攻城……”

        桓范闻言,直接就想一巴掌呼过去。

        “我是问你这个吗?我问的是,昨夜究竟逃了多少人!”

        “约有五十二人。”

        “怎么这么多,不是说才一二十余人吗?”

        怎么数目就翻了一倍?

        “回使君,后半夜,后半夜又有人逃了……”

        属下吞吞吐吐地回了一句。

        “蠢货!”

        桓范骂了一句,犹不解恨,又狠踢一脚,喝骂:“滚!”

        被一脚踢翻属下,没有起身,趁势直接滚了。

        至于城头的其他人,都是悄悄地挪动步子,不也靠近正处于怒中的桓范。

        桓范脸色阴沉地看着远方。

        城下虽已无大军围城,但站在高大的城头上,仍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数十里外司马懿的大军安营扎寨之处。

        邺城西边的滏口陉,是冀州的重要驻兵处,同时也离邺城最近,不过是数十里的路程。

        这一天一夜,就算走路,也应该把消息送回来了。

        但现在却是仍无音讯,这让桓范原本心里所存的一丝希望,开始破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邺城的情况,变得越发恶劣。

        非但援军没有一点消息,就连城内的百姓士吏,也不知是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开始设法向城外逃去。

        虽然桓范一再下令,奈何城内守军军心不稳,自己都顾不过来,又如何能严格执行桓范的命令?

        三日过后,司马懿再次率领大军临于城下,派人大声询问道:

        “敢问桓使君,考虑得如何了?”

        桓范铁青着脸,闭嘴不语,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城下。

        “桓使君,三日已过,若是你真要一意孤行,可就莫怪某不讲同僚之情了!”

        桓范仍是不答不语。

        城下的司马懿等了好一会,没有得到回应,于是转头吩咐旁边的一人:

        “马博士,这一回,就看你的了。”

        马钧闻言,连忙一脸兴奋地拱手行礼:

        “请,请,请太傅且看小,小人的便是。”

        司马懿挥一挥手,示意他不必多言,只管行事。

        看着马钧的背景,司马懿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当年也有一个如同马钧般口吃,却是比马钧还要年轻,颇有才能。

        可惜的是,关中一战,亡于乱军之中。

        若不然,说不得自己如今又能多出一员大将。

        洛阳那边,也好多一个帮手,何至于现在总是感觉人手不够用。

        唉!

        惜哉!

        惜哉!

        就在司马懿为邓艾惋惜的时候,马钧已是在阵前,开始指挥人手组装石砲。

        城头的桓范一看城下有动静,不禁就是“嗯?”了一声。

        待再细看了一番后,眉头就是皱起。

        司马懿,这又是在搞什么古怪?

        自从冯某人把石砲这个东西搞出来以后,其规模和形制,已经越发完善。

        根据作用的不同,其大小和威力也各有不同。

        攻城石砲乃是最大者。

        就算是与这个时代常见的攻城器械比起来,也已经可谓是庞然大物。

        再加上魏军又是第一次在阵前使用这种武器。

        所以即便马钧乃是天下之名巧,而且仅仅是把准备好的组件组装起来,亦是要忙活大半日。

        直至日头偏西,一直呆在城头看着的桓范,这才看出,这似乎是一座放大了的霹雳车?

        脸色略微放松,故作轻松道:

        “我道司马懿能有什么本事,原来也不过……”

        话未说完,只听得城外突然响起了巨大雷鸣声!

        同时半空中一块黑色的东西向着城头飞来。

        未至已闻隐含风雷之色。

        其势可谓雷霆万钧。

        还没等桓范看清楚那是什么,他的身体,就本能地缩了一下。

        “轰!”

        脚下传来震动,让城头的所有人皆脸色大变。

        石砲抛射过来的第一块石弹,就很是幸运地砸中了城墙。

        邺城城墙不可谓不厚,但仍是被石弹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坑,土尘飞扬。

        虽然城下只有一座石砲,也仅仅发射了一枚石弹,但城头已是有人肝胆欲裂。

        (本章完)


  https://www.lingdianksw8.cc/90/90526/5554227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