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司鼓
西洋音乐会上,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谁是乐队的灵魂:那个身穿燕尾服、站在舞台前方正中的指挥,正用手中的小棒棒,将空中一缕缕无形的音符搅成动人心魄的旋律;而在京剧舞台上,你只能看到引吭高歌的角儿和风度翩翩的琴师,那真正的音乐灵魂,正坐在整支乐队的最后,在你根本看不到的地方,以手中一双鼓楗,引导着台上那出锦绣纷呈的大戏。
司鼓,又称鼓师、打鼓佬,乃是京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京剧这门艺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唱念做打俱全,歌舞表演并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音乐的开导、配合和烘托。京剧乐队又称“场面”,分胡琴、月琴、弦子等弦乐器组成的“文场”,和板鼓、大锣、小锣等打击乐器组成的“武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演奏板鼓的司鼓,既是演奏者,又是指挥者,以板鼓的音响和无声的手势指挥乐队,掌控着整出戏的节奏与氛围。
看戏越多,越觉得司鼓是一个神奇的角色。他坐在最偏远的角落,身边并没有乐谱与剧本,口中并没有号令与呼喝,但那整个舞台上的每句唱腔,每个动作,甚至每个上场下场,都由他指挥若定,仿佛整个京剧世界都装在他的脑海。早年间一个京剧司鼓需掌握锣鼓点二百多种,组合构建出成百上千出大戏,如今常用的仍有六十多种,每出戏,每个行当,每个人物,每个情境,运用的锣鼓点各各不同:“纽丝”开散板,“紧锤”开快板,“四击头”主要用于亮相,表达焦躁烦乱的心境要用“乱锤”,诸葛亮在《群英会》中用小锣点子,到《借东风》则全用大锣,周瑜在《群英会》中用《水龙吟》曲牌和成套大锣点子出场,在《临江会》中的出场就只用大锣五击……司鼓需掌握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规范,更要配合演员的现场表演,随时应变,将舞台上变幻万千的表现,完美整合:抖袖表示开唱,翻袖表示起叫头,武戏演员一连串的枪花舞过,“上膀子”暗示要收了,该开四击头亮相……一个好的司鼓,能让舞台上的表演,更加有筋骨、有血肉、有激情、有灵气;一个再好的演员,也要与司鼓碰上心气儿,才能发散出最完美的光华。
学习打鼓,和学唱戏一样是个艰辛的过程。鼓师也要拜师入行,先从大锣、铙钹、小锣学起,熟习各种唱腔、过门、曲牌的打法,长时间的单调连击、一种技巧的反复练习,常让汗水在脚下甩成一个月牙形的汗圈……熟练的锣鼓点还只是对一名鼓师的最基本要求,真正优秀的鼓师,要做到“场子熟,剧目熟,场次熟,盖口熟,曲调熟,身段熟,动作熟,点子熟”,底鼓清晰,手势规范,尺寸稳重,节奏精准,既能打出龙腾虎跃倒海翻江的气势,又能打出复杂细微荡气回肠的情感,那和唱戏的名角一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汇聚名师指点、个人参悟、勤奋与机缘,各种因素才能造就。惜乎如今京剧的规范所限,鼓师永远坐在幕后,不能尽情瞻仰他们的风采,颇让人怀念起百年前京剧乐队堂而皇之坐在舞台正中的时日,虽然看起来杂乱拥挤,可那才是我京剧大司鼓,真正应该拥有的位置。
(宏济大舞台本周京剧演出:因大连京剧院拍摄数字电影,本周演出暂停。)
(配图:大连京剧院鼓师刘德鹏)
https://www.lingdianksw8.cc/90451/90451176/6491396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