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四合院:芯生年代 > 第233章 助学贷款

第233章 助学贷款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七月,学校的主体工程总算是完工了。

  “总算是完工了,剩下的,就是装修的活儿了。”赵烨站在学校的教学楼前,发出如此的感慨。

  “赵院长,如今这教室,宿舍算是完了,我们也得研究一下,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了。”一旁的学院干部,好不容易见到了赵烨这个院长,就赶紧抓住机会,想要把学院的专业计划确定下来。

  要知道,这个月可就高考了,高考一结束,学生们就得选报专业了。这个时候,就得把自己院校的招生简介发出去,起码要印刷到考生报考的介绍书中。否则,各地的学生和老师们就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所学校,那可就尴尬了。

  “嗯,这个简单,咱们是理工学院,自然就是招理工科的学生了。第一年怎么也别搞得太复杂,就比照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的专业设置就行了。对了除此之外,咱们增加一个计算机系和生物化学系就行了。”

  赵烨觉得这个问题简单的很,分系而已,照抄就行了呗。如今是第一年招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选拔出一批人才来,至于要学什么,这个等学生们上了学再仔细让他们挑选也不晚。

  毕竟,如今这个年月,信息不发达,学生们报考的时候,很多都是不知道自己要选的专业是干什么的。

  “那院长,咱们的招生人数呢?定在多少人?”又一位干部问道。

  “咦?这个咱们可以自己定吗?这不应该是教育部门确定的吗?”赵烨有点诧异道。

  “原则是是应该教育部门确定,不过咱们学校是刚刚成立的,上级也拿不准咱们学校的承载能力,所以就让我们报个数目,给上级参考一下。”

  “哦?还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吗?”赵烨兴奋的问道。

  “啊?便利条件?”刚刚问赵烨问题的那位被赵烨的反问给问愣了,这算什么便利条件?

  “对呀,这自己可以确定招生人数,怎么就不是便利条件了?你这样,你先给上级报个两万吧,看上级会不会同意。”

  “多少?两万人!这,这咱们学校的规模,一共也就能容纳两万人吧,这以后再招生的话怎么办?毕竟学生们可是要上四年的,还不算将来的研究生教育。”学院的干部被赵烨的“大手笔”给吓了一跳,这个数字太吓人了些。

  “两万人多吗?我觉得不多!如今百废待兴的,咱们学校多招些学生,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益无害的。至于说以后的学生,那自然是要接着建设的。我们这么大的地盘儿,还怕占不下区区十万学生吗?”

  “十万学生?赵院长啊,你这心也太大了点吧,哪有一个学校招十万学生就读的?你看看全世界的哪个大学会招这么多的学生啊!这,这,”那个干部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这也太多了,这么多人,不说有没有足够的老师教学,就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管理好都不容易吧?

  “赵院长,我们学校刚刚成立,这个步子是不是太大了点儿?要不然,今年先招五千人试试看?毕竟,上级也是要统一安排的,学生太多了,对国家也是一种负担。”另一位干部说道。

  “对国家有负担?这怎么对国家还成了负担了?”赵烨不解的问了一句,随即,他就明白过来,这位姓曾的书记为什么这么说了。

  如今的大学生,那可是有国家补助的。非但如此,对于毕业生,国家一律安排工作。

  不过对于安排工作来讲,这倒不能说是负担,毕竟,国家目前处处缺人才,毕业生只会觉得不够用,绝不会找不到去处的。

  那么曾书记说的负担,估计就是学生的补助和老师的工资等等的一些开支了。

  不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在赵烨这里就不是问题。

  他现在有钱了,或者说是利华现在有的是钱。而且在未来,利华也只可能更加的有钱。

  对于利华来讲,区区几万人的补助罢了,这能算什么负担。

  随即,赵烨又想起了后世的一些做法,那就是助学贷款。

  如今,贫困的学生更多,也更贫困。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能仅仅是拿不出上大学的费用,不得不忍痛放弃学业,尽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担。

  这样的例子,在后世都屡见不鲜,更不要说现在了。

  赵烨思考了一会儿,就说道:“还有一个事情,曾书记,我们能不能在招生简章里注明这么一个事情。

  那就是,如果因为家庭贫困,上学有困难的,我们利华可以发放助学贷款。学生在上学的这几年里,我们可以出一笔钱,帮助他缴纳学校的得用和生活费。等到他毕业工作后,在分几年还清我们的贷款。你看怎么样?”

  “好啊,这是好事情呀!”曾书记略微一想,就感觉这是个好事情。不过唯一担心的是到时候贷款的学生太多,利华承受不了这个压力。

  “赵院长,这样一来,利华那边承受的压力可就大了,到时候,那边撑得住吗?”

  “这能有多少钱?就算十万人贷款,一个人一年最多几百块钱罢了,一年几千万,对利华是小意思。再说了,这也是为利华培养人才,到时候,只要学生毕业了选择来利华工作,只要他通过了利华的标准,那他的这个贷款就免除了,不用还了,算是利华的培养费。”

  “啊!这,这利华不是亏了么?”曾书记惊愕道。

  “怎么会亏呢?曾书记,一个企业只怕招揽不到足够的人才,怎么会怕人才多呢?如果这些学生都能通过我们的标准,来我们利华工作,那我们才是赚了呢!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罢,从来不会因为教育亏本的。”

  赵烨这也算是未雨绸缪,提前下手。要知道,在整个八十年代,大学生可是很宝贵的,就是后世的那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刚来国内的时候,无论开出什么样的高薪,都是很难招到人的。

  这个年代,学生对单位看的很重,根本不像后世那样,学生拿着简历,到处去找工作。

  利华这样的企业性质,如果不提前下手的话,说句难听的,到时候就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可是如果有了这个政策,那可就不一样了。学生们感恩也好,图利也罢,肯定能有一部分来利华工作的。这样一来,利华怎么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随即,赵烨的这个建议,分别上了利华和理工学院的会议。

  会议上形成决议后,这个政策就正式的报到了教委。

  教委当然对这个政策大加赞赏了,由于正式的招生参考书已经印发,教委不得不又重新印了一本增补参考,紧急下发到各地区。

  …

  八月,太行山麓的一个小山村里。

  许三娃正背着一筐猪草往家走。一边走,他的心里一边掉眼泪。昨晚他听到父母商量他上大学的事情了,父母商量着,如果这他要是能考上大学,就把他二姐嫁给村里的三剩子。可那是村里有了名的坏男人,上一个老婆就是被他打跑的。

  可是仗着他的两个哥哥是城里的工人,家里有钱就想娶自己的二姐。

  本来二姐和爹妈是不同意的,可谁让家里穷呢?为了能让他上学,父母已经做出了牺牲二女儿的打算了。

  可他不想这样啊,他宁可不上这个学了,也不能让自己的姐姐去受那个苦。

  今天就是去学校填写志愿的日子,可他瞒着家里,根本就没去。

  这一天,他心里刀搅一样的难受,他想去上学,想走进大城市,走进工厂。因为那才是他向往的生活。

  可是,那不能用自己的姐姐做代价呀,如果那样的话,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安生的。

  披着落日的余晖,徐三娃走进了家门,一进门,他就看到了一辆自行车停在自家的院子里。

  “坏啦!”徐三娃心里咯噔一下,这肯定是学校找到家里来了。要知道,他们整个村子,就没有一辆自行车的。

  “徐三娃,你个狗日的兔崽子,为什么不去学校报志愿?要不是你老师找过来,我都不知道你瞒着我干下这样的事情!”

  不出徐三娃的预料,他爹见他回来,随手就抄起了屋里的板凳,准备给他来个狠的。他的老师见状当然得拦着了。

  一番折腾下来,一家人这才坐在了桌子上说话。

  “三娃,你为什么不去学校报志愿?你是怎么想的?”老师见气氛已经安静下来了,就问徐三娃道。

  徐三娃看看自己的爹妈,也都望着自己,羞愧的低下了头,默不作声。

  “你倒是说呀!”徐父见儿子不说话,火气立马就又上来了。

  “爹,妈,我听见你和妈商量了,你们要把我二姐嫁给三剩子,我不愿意…”

  “小弟,只要能让你上大学,姐愿意的。”二姐听完弟弟的话,流着泪说道。

  “二姐,我…”

  “三娃,你这个情况啊,老师都了解了。不过你不来学校,可是差点错过了一件大好事,你先看看这个。”说着,就把一份东西,递给了徐三娃。

  “京城理工学院?”徐三娃带着好奇,翻开了手里的这个招生简章。

  


  https://www.lingdianksw8.cc/92245/92245162/74049651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