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


洛阳城的朝堂上满朝文武相对而立,太子萧晟一身紫衣站在左侧最前面,另一侧便是萧策,他们身后各跟着洛阳的两位左右相。

萧帝已经称病一连好几日没有上朝,今日眼看着气色好了一些便又再次上朝议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工部尚书上前一步站了出来朗声说道:“臣有本启奏。”

萧帝这是居高临下地看了一眼他:“说。”

工部尚书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萧策所在的方向:

“臣有本要参明王殿下。”

他提起明王这两个名字来,满朝的文武开始议论纷纷,整个朝堂之上都是大臣们低声议论的声音。

如果萧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工部尚书应该也是薛家的嫡系,是他们资助考取功名培养出来的人。

如今他们薛家自己不愿意有人站出来,却派了这个棋子出来,难为这个作为棋子的人,还浑然不自知地忠心耿耿,以为自己深受薛家的重视。

这边被参的人,似乎事不关己地毫无表情,身后那些原本事不关他们的人却一个接一个地议论。

萧帝沉声问道:“爱卿所参何事?”

工部尚书一揖又道:“明王萧策所率三军原本应该待在南疆,攻打燕云十洲,可明王殿下如今没有陛下诏令就擅自领兵回来,此乃其罪一,陛下本命明王在攻打长安之后驻守长安,可是明王殿下却违背命令私回洛阳,致使长安附近无人驻守此罪二,明王殿下纵容下属,李寒宁原本是三军主帅,却玩忽职守,私自离开军营,明王握有兵权却对此置之不理予以包庇,其罪三,按照我朝律法理当数罪并罚。”

站在最前面的萧笙闻言微微侧过头去,看了他一眼,似乎工部尚书刚说的这些根本不出他的意料。

说完便自顾自地跪在地上,他这一跪身后的议论声更大了一些,一旁的太监看了萧帝的脸色,立马下去从工部尚书的手里接过奏折,放到了萧帝的面前。

萧帝看也不看,忽地转而望向一旁的萧策出声道:

“他在参你,你如何看他刚才说的罪名?”

萧策既然被点了名,不得不站了出来,身后那些显得有些嘈杂的议论声由此立刻安静了下来。

“回父皇,这些事事出有因,陛下在两年前授我兵权的时候,曾言战场之上,难免形势危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必要之时我可以独自决断,李将军并非擅自离开军营,是受我命令,南疆主帅已由陆长风代劳,此次虽然无功而返,但亦未损兵折将,不知儿臣何罪之有?而是之所以返回洛阳来,也是因为皇兄写信给我告诉我父皇病重,我久在沙场许久未回洛阳,自然惦念父皇身体,想回来看一看,以尽孝道是人之常情,不知儿臣身为皇子惦念父亲到底何错之有?”

萧策看了一眼在地上根本就不敢抬头的工部尚书顿了一顿,而后沉声又道:

“父皇一直在洛阳,大概还不知道长安那边的情况,大约在两周以前长安疫病,有心之人封锁了消息,不过薛将军所率领的兵马围困了长安,将长安封城的事情,想必今日在场的各位应该也略有耳闻,儿臣在长安时也曾身染重病,这疫病的症状与两年前大梁那场疫病一模一样,那场疾病当时并无药可医,这次也不过是运气好,李将军在别的地方发现了药方,又有儿臣的一位朋友李昭带来了药材,说到底这次若不是父皇和大周的气运庇佑,我想现在工部尚书还不一定能看得到,我活着站在朝堂之上。”

萧策说到这里,更是意味深长的问了最后一句话:

“不知工部尚书觉得我所言可对?”

工部尚书听到这句话,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别的事情,指导萧策现在提起疫病的事情来,就是打算翻长安疫病那时候的旧账,明显身体一抖,不敢搭话。

但萧策根本没有打算放过他,沉声又道:“说起来儿臣也有本要奏,工部尚书在长安疫病期间,下令阻挠周围各城向长安输送药材,若不是儿臣和宋将军及时发现,恐怕现在的长安城百姓的尸体已经是堆积如山了,如今儿臣证据确凿,此乃物证,还请父皇定夺。”

萧策从云袖里取出一封带血的书信来,萧帝身边的太监连忙下去,从萧策手里取过了信,放到了萧帝面前的书案上,萧帝打开来看了一眼,立刻变皱起眉头重重一拍书案道:

“爱卿对此作何解释?”

工部尚书此刻俨然已经吓得瑟瑟发抖,他自然知道这封书信的来历,可是这封书信也是薛相让他写的,如今根本不知道为何这封信会落在萧策的手里。

他不敢说话,而是默默的看向了薛相,见薛相闭着眼睛皱起了眉头,他也是个聪明人,便明白此句意味着什么。

他只有把所有的罪责揽在自己身上,毕竟府邸里还有自己的亲人,绝不能让薛相牵连到他们。

工部尚书叹了一口气,认命道:“是老臣罪该万死,不过臣的家眷却是无辜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还请陛下念在臣忠心耿耿效忠洛阳多年的份上,放过臣的家人罢。”

萧帝挥了一挥衣袖,外面立刻有侍卫冲了进来将工部尚书拖了下去。

经历了这么一场戏,其他的大臣就算是有本要奏,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到他们陛下的霉头。

一旁的太监看了一眼,满地安静无声,又看了一眼他们陛下的脸色,征得了他们陛下的同意之后,朗声喊道:

“散朝——”

满朝文武陆陆续续的向门口走过去,太监却喊住了萧策:

“明王暂且留步,陛下请你过去一叙。”

走得慢的萧晟也听到了这一句话,不解为何在这个时候他的父皇要去单独见萧策,于是转过身来也朝着太监问了一句:

“父皇只见二弟一个人吗?”

太监应声道:“是,陛下只说要见明王殿下一个人。”

萧晟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萧策,似乎冷哼了一声,然后转身便拂袖离开。

眼看着太监要往后堂走,萧策便快步跟了上去。

眼下时候还早,不过晌午而已,萧策陪在他父皇身边在后花园里走着,这里名义上是皇宫的后花园,其实从前也就是他们洛阳的家,只不过他父皇称帝以后,将这里修缮得更大了一些而已。

他们父子在前面走着,那些太监跟上也不是离得远了,也不是只能离这几步,不紧不慢的跟在身后。

萧帝对着身边的萧策道:“你回来就好,这些年在外面怕是吃了不少苦头吧?”

萧策却答得不紧不慢:“这年儿臣在外打仗,想到是为大周,为萧家,为天下的黎明百姓打仗,便不觉得辛苦。”

萧帝听到这句话,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我和你母后也的确亏待你了,你在洛阳待的日子,满打满算也没有几年,甚至算起来还不如你在长安待的时间长。”

萧策听到这里连忙道:“是儿臣不孝,不能和大哥一样留在父皇和母后的身边尽孝。”

萧帝自然是注意到了他这个儿子每一次回答话都处处行云流水,一般滴水不漏,客套的根本就不像是父子,而是标准的君臣,甚至于他有的时候都感觉面前的这个儿子,还不如待张颌一个外人亲近。

萧帝又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还是在怪朕和你的母后吗?”

萧策停下脚步,说怪的话他自然不怪,也许年少的时候,在长安求学当质子,每逢逢年过节,看着别人一家人团圆的时候的确心里生过怨怼,可是他的母亲也年年给他写了书信,那些书信,虽然后来他离开长安的时候都已经遗失了,不过信上的内容他一字一句都是记得的。

大梁这些年来不太平,在萧策眼里,其实萧家给他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如果不是因为萧家名声在外,他也不可能从小读大梁上下最好的上清学院,认识那么多出众的朋友,见过那些世面,甚至于军营之中认识的那些将军和士兵,也不会那般轻易地认他这个殿下。

所以他一直以来都觉得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他根本就不怨他的父皇和母后,天底下哪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父母。

萧策当即跪在地上:“儿臣从来没有因此怨过父皇和母后,儿臣一路征战在路上见到过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儿臣自觉比起他们已经幸运地多了。”

他说的话都是出自真心,萧帝是他的父亲自然也看得出来这一点,他亲手将萧策扶了起来:

“刚才在朝堂之上,在外我们是君臣,但是在这里只有父子,你不用跪朕,说起来朕要赏你,这么多年以来南征北战几乎从无败绩,朕是老了但心里也清楚,咱们这大周的江山打都是你这些年来在外辛苦征战打下来的。”

萧策第一次没有答话,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开始,他在这位父亲的人面前总是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原本在长安的时候,觉得自己处处小心谨慎是对的,可是等到回到家以后,才发现自己在家里也染上了小心翼翼的习惯。


  https://www.lingdianksw8.cc/92246/92246426/13681874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