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江山龙脉传奇 > 第三十六章 复兴之命 托于…

第三十六章 复兴之命 托于…


天道好轮回,当年袁世凯向慈禧亲信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间接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如今不曾想会被一个太医出卖,他预谋毒杀皇上的事情,让光绪知道了。

        光绪知道袁世凯预谋毒害他,当时惊恐不已,心想,这袁世凯真是歹毒。待心情稍微平定,光绪对太医说道:“现在袁世凯手握新军兵权,又是太后身边的红人,而朕只是一个困在瀛台的皇帝。你为何顾及朕,而背离袁世凯呢?”

        这位太医略带正义之色:“皇上,当年袁世凯背信弃义,当着谭嗣同的面,言之凿凿要支持变法,可是他转身就向荣禄告密,使得维新变法功亏一篑。从这件事就能看出袁世凯的品性和为人。现在他又教唆我行龌龊之事,我若听他指使,成事以后,他必会弃我如敝履,还会将谋害皇上的事情咎责于我,更何谈在太后面前替我说半句话。”

        光绪听他这样说,明白了瑞太医不愿意听从袁世凯指使的原因:他知道袁世凯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奸人。是的,就算瑞太医按照袁世凯的吩咐,将光绪毒杀,然而之后,袁世凯很有可能把罪责归咎给瑞太医,且会杀人灭口。

        现在瑞太医已经知道袁世凯的弑君阴谋,处境也不太安全。想到瑞太医有性命之危,光绪皇帝对他说道:“朕听你一番对袁世凯为人的评价,可以看出你的睿智明义。不错,袁世凯早两年前差点把朕害死,维新变法的失败与他脱不了干系。现在他担心朕日后对他报复,所以指使你这般。瑞太医,你也知道袁世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小人,而将他打算毒杀朕的伎俩告之,这于人于己都很好。可是,你不按照他的吩咐行事,难道不担心他的报复吗?”

        “皇上所言即是,臣也有此顾虑。但是袁世凯暗示我斟酌用药,这样一来,要待数日之后,他才会发觉。所以,现在臣暂时还是安全的。”

        “那数日之后呢,袁世凯老奸巨猾,他见朕安然无恙,必然会怀疑你没有下毒。那个时候,你就有危险了。以袁世凯的为人,他不会放过你的。”

        “皇上的意思是?”

        “这样吧,你写一封告老还乡的辞呈,朕准许了就是。然后,你带着家眷离开京城,不要再回来了,免遭杀身之祸。”

        “那太后会允许我告老还乡吗?她若不许,也没有办法呀。”

        光绪踱了几步,说道:“你无足轻重于她的权力,你要走,她应该不会为难。”

        “皇上言之有理。”瑞太医向光绪行了一礼,“臣书写一封辞呈,请皇上恩准。”

        “此事不能急促,待两日之后,你再递交告老还乡的辞呈给朕,这样免得让袁世凯心生疑窦。”

        瑞太医点头言是。皇上考虑得周全。

        然而光绪低估了袁世凯的心机。

        瑞太医三日之后向皇上递交了辞呈,这件事情让慈禧知道了,不久袁世凯也听闻此事。袁世凯心里一琢磨,就揣测到瑞太医没有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如果已经按照他的吩咐行事,就不会提出告老还乡的辞呈;既然提出辞官的请求,说明瑞太医有离开京城的打算,从而也就说明他这几日根本就没有在皇上的汤药里下毒!

        而且很有可能的是,瑞太医已经把我袁某人出卖了。

        袁世凯随即有了杀人灭口的打算。倘若今后让太后知道了毒杀皇上这件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弑君可是诛九族之罪。

        但是瑞太医只是一个御医,平日里所司之职一般没有牵扯入政事,也没有朋党争斗。要除掉他,似乎没理由。

        袁世凯在府里闹心地踱了几步,然后喝了一口茶,忽得家丁传报:李鸿章李大人来了。

        袁世凯正被瑞太医向光绪出卖自己的心事所烦恼,听说现在李鸿章来了,心想肯定又是有什么事情要与其商议,想想都闹心,于是他对家丁说:“不见,你对李大人说,就说我不在。”

        家丁应诺说是,转身就要去传话之际,袁世凯又叫住了他,说道:“算了,还是请李大人进来吧,他定有要事与我商量。”

        袁世凯心想:现在皇上被太后软禁在瀛台,朝政把持在太后手里。可是,自古以来女人干政,会引得江山动摇,社稷多灾。在现在时局动荡的时刻,还是谦和谨慎为好。况且李鸿章身为总理大臣,更不是我袁世凯得罪的对象。

        李鸿章来到袁世凯的府里,一番同僚行礼之后,寒暄了几句。身为大清的重臣,两人共同感慨为官不易,洋人侵国。李鸿章忧心忡忡地说:“太后为国事操劳日甚,现在人都已经病倒了。唉。”

        袁世凯是一个敏感的人,听李鸿章说太后病倒了,牵动了他的政治神经。但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略带焦虑地问李鸿章:“李大人,太后得了什么病?是否严重?”

        听袁世凯这样一问,李鸿章的脸上掠过害怕的神色:“我也不知道太后这次得的是什么病疾,只是,都已经杀了两个太医了!”

        “哦?!这样的情况呀。”袁世凯心里有了除掉瑞太医的计策,“看来这次太后的病,非普通疾症。这需要医术略高于一般太医的御医为太后诊治,我想起了一位御医,可以让太后痊愈。”

        “袁大人要推荐哪位太医呢?”

        袁世凯故作思量后说道:“瑞太医。”

        李鸿章面露难色:“现在他可是皇上身边的御医呀。”

        袁世凯随即说道:“现在太后管控着大清的朝政,敷衍不得;何况早几日我从瑞太医那里得知,皇上的病情已趋稳定。所以,相比之下,现在太后的病要危急许多。”

        “那,袁大人推举瑞太医为太后诊治,能有几成把握呢?”

        “且不说有几成把握,就言如果连瑞太医都治不好太后的病,那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只好束手无策。”

        “那袁大人的意思就是,只有让瑞太医为太后诊疾了。”李鸿章向袁世凯行了一礼,说道:“我和袁大人受太后的重用与恩泽,理应该为朝廷殚精竭虑。我这就去向太后举荐瑞太医,希望他能治愈太后的病症。”说完就起身告辞了。

        望着李鸿章离开的背影,袁世凯心里暗暗窃喜:因为给太后医病,都已经杀了两个太医了,这说明太后这次所患之疾,非险即恶,非常难以治疗。就算瑞太医技略超群,但是也非神仙;加之太后脾气时常暴虐,若有意外或者医治欠佳,那么瑞太医的结局,和前两个太医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袁世凯阴鸷地笑了:瑞太医,你不要怪我,这是你背叛我的结果。

        话说李鸿章向慈禧请安的时候,“关心”太后的病情,随即向太后推举瑞太医,让他前来诊治。

        谁料慈禧竟然这样说:“哀家的病,让太医院的哪个太医来看,都是一样,没有办法的。”她望了望身旁的李莲英:“是不是?小李子。”

        李莲英听太后这样说,不知怎的,脸色忽然就变了,好像有些害怕的样子:“奴才不知道太后您得的什么病。上两次是太医把脉不当,诊断错了吧。”

        李鸿章忧于社稷,一心想让太后早日痊愈。他并没有在意李莲英脸上流露出的害怕神色,也没有多想,执意向太后提议,让为光绪理疗的瑞太医,给太后诊治。

        慈禧说道:“好,行,准了,你明日就让瑞太医给哀家看看病吧。但是,你要告诉他,这次哀家的病,不太好治,考虑好了再来。”

        李鸿章心想:太后凤体欠佳,不利于大清的江山社稷。于是,他当日就去瀛台向瑞太医说明来意:近日太后身体欠安,且医治未果。瑞太医术能高人一筹,现在是为太后诊疗的最佳人选。

        瑞太医知道为慈禧治病的风险较大,于是对李鸿章说:“在下现在是皇上的御医,况且在太医院里,我的医术也非首指。多谢李大人的推举,但是我实在是医术略差呀。”

        李鸿章见他不愿意,可是自己已经向太后举荐了他。于是对瑞太医说:“你是太后从太医院里选出来的,钦定给皇上的御医,由此可见,瑞太医你的医术超群。现在太后患疾医治无果,你若是治好了她的病,太后定然重重有赏。”

        “这……”瑞太医听李鸿章说“医治无果”,更不敢随他前往了。

        李鸿章见瑞太医态度磨叽,觉得有些不给他这个总理大臣面子,似有不悦地说道:“莫非瑞太医有什么顾虑?袁大人向我举荐你为太后治病,可是我却没想到,你会拒绝这次机会。”

        瑞太医听懂了话里的意思,也明白这次是袁世凯的“好意”。同时,他也知道了狡诈的袁世凯揣测到他没有按照其指使行事。那么,他这次随李鸿章去为太后诊治,必然是凶多吉少。

        然而,李鸿章李大人是得罪不起的。瑞太医想了想,对李鸿章说:“李大人,卑职在瀛台已住有些时日,需将衣物收理一番;况且陪伴皇上多日,临行之前与他理应叙情告别。可否待一日之后,卑职即去为太后诊治。”

        李鸿章点头表示可以。

        是夜,瑞太医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光绪皇帝。当光绪知道是袁世凯推举的瑞太医,也知道瑞太医此行风险很大,此别将有可能是生死离别。想到瑞太医不顾生命危险,把袁世凯预谋毒害他的事情告知于自己,这位心地仁慈且有点软弱的皇上,竟然流下了泪水。

        瑞太医见皇上落泪,安慰他说:“皇上,您不要这样,我若是治好了太后的病,受到她的赏赐,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呀。”

        光绪轻轻地摇摇头,说道:“朕知道这是你的慰籍之语,其实你的心里也很清楚。只是希望,你小心为宜,见机行事。”

        瑞太医听闻,眼里也含着泪水,对光绪说道:“皇上,我若是此行一去不返,希望您,多保重。您是一国之君,大清江山今后还要靠你稳固。”

        光绪苦笑着说:“朕有个不祥的预感,恐怕有生之年,走不出瀛台了。”

        “皇上您怎么说这样的话,待太后西去之日,就是您真正君临天下的时候。”

        “或许朕等不到那一天了。”

        “皇上,现在这个时候您更需要的是自信,就从戊戌变法这件事可以看出,大清国内不乏拥护与支持您的臣子。再加之太后年事已高,朝政大权迟早会归还于您的手里,皇上。”

        光绪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默然不语。他在寝房里踱了几步,面色凝重,若有所思。

        光绪用期望的目光看着瑞太医,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说道:“宫闱争斗,险恶多变。既然袁世凯有心要毒杀朕,那太后将朕软禁于瀛台,也定然不会轻易放我出去。在她的设计中,此处就是朕的归宿。以太后的手段,让朕突然殡天,也非难事。她若忽生此心,朕很有可能性命难保。虽说生死为人间常态,但是有一件事情,在朕心中藏匿,不易放下。”

        “皇上,您有什么心事难以放下?是否需要臣代劳?”

        “朕并非贪恋余生苟活,自从珍妃走了以后,便有生无可恋之感。只是,朕不希望,大清的江山落入奸臣之手。”

        “皇上,您的意思是?谁人有这样的野心?”

        “就是预谋毒杀朕的袁大人,袁世凯。”

        “皇上您认为袁世凯有造反之意?他现在是新军统领,又是太后身边的亲信,可谓已经位极人臣,没有必要冒着株连九族的杀头之罪去造反呐。”

        “你别小瞧了他手下的这支新军,每个士兵都配有杀伤力极强的洋枪。若真是闹起事情来,现在朝廷还没有谁能够抵抗得了这支洋枪队。”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袁世凯要是造反的话,是得不到朝中大臣支持的。况且太后把持朝政,左右牵制着朝臣,袁世凯不敢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光绪听瑞太医如是说,轻轻点头说道:“不错,现在朝中有太后把持局面。但是今后如果有一天,朕与太后都殡天了,那袁世凯必会兴风作浪,行为不轨。去年八国联军来犯,袁世凯竟然在太后面前提及《刘伯温秘笈》,言请太后参照秘笈下卷,重振国祚。表面上是为大清江山的稳固着想,实则不难看出他对《刘伯温秘笈》的窥测,与有造反的野心。”

        “皇上所言《刘伯温秘笈》,臣略有耳闻。只知道秘笈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教有心之人怎样发迹起兵,或者谋反篡位,而下卷则是如何让江山永固,兴国安邦之道。听闻此秘笈放在钦天监,非皇上不能取阅。”

        “不错,除了朕以外,其他人不能去钦天监取阅此书,就算是太后也不行。所以太后对朕说起此事:袁世凯向她提议,参照秘笈下卷,行兴邦之法。于是当时太后命朕前往钦天监将秘笈取出,一来她对此秘笈也很好奇,二来有心参考秘笈内容,绵延国运。”

        “皇上您将秘笈取出来,呈给太后了,对吧。”

        “嗯,但是朕留了个心眼,把上下两卷都取了出来。下卷呈给太后,但是上卷却保留在朕这里的。”

        “那么,皇上……”

        “不用担心,朕已经写了一份伪本上卷,存放在钦天监原处。反正除了历任先祖皇帝,谁人也都没有见过秘笈;况且只有伪本上卷存放在那里,一般难识真伪。”说到这里,光绪面色转悦,笑道:“既然袁世凯有心于此秘笈,那么他日其若是作妖,定然会去钦天监寻得此“上卷”,参考内容谋反篡位。呵呵,殊不知那份上卷并非刘伯温神作,实为爱新觉罗载湉所写,呵呵。”

        瑞太医也揶揄说道:“袁世凯要是真如皇上所说,有那般野心,那到时候就让天下百姓看这个乌龟老袁的笑话吧。”

        这时,光绪转身走到寝房的书桌边,他似乎定了定神,然后从左边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随即将上了锁的右边抽屉打开。右边抽屉打开以后,他拿出了一份帛书。

        光绪看了看瑞太医,说道:“这份帛书就是《刘伯温秘笈》上卷,你拿去吧。”

        瑞太医领会了皇上的意思,但是他知道这份帛书的分量。这个任务,不是一个太医能够接受的呀。

        光绪皇帝见瑞太医没有答话,恳切地说:“现在朕的身边,唯有你是可以信任的人。朕知道你有所顾虑,但是说起来你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宗室族人。朕将秘笈交付给你,总比某天朕遭遇不测,秘笈落入奸人之手,结果要好许多吧。”

        瑞太医向光绪行了君臣之礼,说道:“皇上,现在时局动荡,大清国内忧外患。臣知道您这是给爱新觉罗家族留的最后一个希望。如果日后江山暂且易主,您仍然希冀爱新觉罗宗室族人,能够根据秘笈上卷所示,光复大清。但是,臣只是一个太医,在朝中既无政权,手里又没有兵权,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光绪沉思半刻之后,对瑞太医说:“刚才朕对你说过,此处瀛台很有可能就是朕难料某日的殡天之地。所以这份秘笈上卷不能继续放于这里。这样吧,你明日要随李鸿章入宫为太后诊疾,在面见太后之前,你对李鸿章说你要先去太医院一趟。李鸿章为人较为宽容,且你是朕的御医,他不会为难你。你到了太医院,把秘笈藏放于你所知的私处,然后再随他去给太后治病。”

        瑞太医点头答应:“那就请皇上放心,臣先暂时将此秘笈藏放在太医院。就算是豁出性命,也不会让它落入奸人之手。但是臣只是一个太医,光复大清这等事情,不是臣力所能及之事。”

        “这样吧,你先将此秘笈带出瀛台,”光绪说道:“朕殡天以后,太后一定会另立新君。到时候所立的新君,肯定仍然是年幼易掌控的人。但是太后年事已高,她若一朝薨逝,朝廷内外必然会经一番文争武斗。到时候大清国内风起云涌,枭雄四起,我们爱新觉罗家族里也不乏豪杰,你若不能光复大清,那就将此秘笈交给宗室里的有识之士吧。”

        “好,臣领皇上的旨意,请皇上放心。”

        光绪皇帝将《刘伯温秘笈》上卷递于瑞太医手里,如释重负地说:“这是我们爱新觉罗家族的最后一个希望,你一定要保管好。今后要选择时机,将秘笈交付给对的人。行了,你早些休息吧。”

        见瑞太医转身离开,光绪让他暂且留步,送给他一句话:“记住,明日你给太后看病的时候,有些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出口。”

        皇上的这句话,点拨了瑞太医:不错,祸从口出,那两个为太后诊疾的太医,很有可能是当面说出了让太后非常难堪的话语。即使说的是真话,但是言辞十分唐突,所以,太后就命人杀了这两个太医。

        因此,明天得谨慎些才是,况且太后的脾气有些暴虐。

        太后这次得的是什么病呢?从未曾听说,她与不涉朝政的太医过不去。


  https://www.lingdianksw8.cc/95154/95154108/6356138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