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我在秦国做武王 > 第一零八章 六利六弊

第一零八章 六利六弊


  六国谋秦,消息传到秦国。

  秦王下令、河东、洛阳两地大军,原地待命,又传令上将军向寿、荆州都督白起、洛阳都督冯章、宜阳都督魏冉,共同入咸阳。

  六国宠宠欲动,很显然,秦王召集他们入咸阳,是要开始商议对六国策了。

  于此同时,秦王下令国务府,开轻工司一府,掌管大秦国府轻工一事,拜蔡重为秦轻工大夫。

  外事未定,内事却正在火热进行中。

  嬴荡曾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他相信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才是决定一切胜负的关键,这一场河东之战,就是很好的证明。

  于士气,秦国战卒要胜过魏国大军。

  于勇气,秦国战卒久经训练,多是老兵,有着演武宫培养的将官,可以说,这是一直拥有优良传统和坚定意志的军队。

  于战略战术,更是举国上下,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让秦国的大军,从本质上就要超出六国大军不少。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国的军事体系,要远胜六国也,这非一将之功,也非一人之功,乃是一国之功也。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体系下,才能涌现出了白起、蒙骜这样的年轻将领。

  总结起来,就是秦国的强盛,才是将军们兵锋天下的基础,七国之战,是国与国体系间的对抗,最终决定这胜负的,也可以说是体系。

  就在六国商议着,如何攻秦的时候,秦王却单独召集治礼令孟轲、邢尉令殷丽入寝宫,这两人,一个执掌礼乐,一个执掌秦律,一个为儒家,一个为法家。

  儒法一同见王,王必有深意。

  治礼台和刑尉台立下,已有五年之久,五年之中,秦国上下,皆是因此而变,秦国风气,已大有不同,值此六国谋秦之际,嬴荡要让天下人都看看,秦国方为天下王道霸主之最也!

  其一,他要重新修订秦法,减轻酷刑,减轻酷吏,重德之处,当用礼法教之。

  其二,定下未来整个秦国的基调,法万事为本,儒只能万世为表也,这几年来,他为了推行儒家礼法,教化而收拢人心,对于儒家,是令其一直扩张。

  到如今,在秦国士子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秦礼,形成了忠君之思,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约束,尊老爱幼,救死扶伤,一改秦人之敝习,有了以四言为代表的秦国之书,可以说,儒家教化的目的,已经是初见成效。

  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该到定下基调,重新修订秦律,对于儒家的扩张,也要适可而止,将法家为本,儒家为纲的长久国策定下来。

  若是法儒两家,能在秦国有很好的结合,那一个拥有坚实思想基础、以法立国的大秦,就算是彻底地定下了。

  法之严,虽有好,但若是处处彰显,反而为其乱,事事皆靠法来约束,也必定会造成整个社会,失去活力,无活力,则无创新,无创新,则不可能有盛世,顺应着,重农抑商的律令,要适当的放开一些的,制定出完整的商业和工业法。

  法轻易不能更,法定下是什么,那就只能是什么,嬴荡做这一步,也是为将来的大一统准备,这才是真正的万事基业。

  秦王寝宫。

  君臣三人落座,照例在寒暄过后,嬴荡才开始步入正题。

  寒暄,乃彰显秦王爱惜贤才和重视人才之心,也是秦王以人道为本的体现,这样的事情,他做得久了,就会成为他的日常,以后天下的人都会认为,秦王乃是圣明贤君,可为天下表率。

  “国之治理,在于权力之分,只有权力均衡,国才有安,我秦之大权,皆在于五也,一曰军权,二曰立法,三曰行政,四曰司法,五曰监察也。

  国务府六台,各有其权,却又互相交融,互相制衡,其中立法权,则是由治礼台和刑尉台共同执掌,刑尉台为主,表律令,表国律,治礼台为辅,表民意也。

  而国务府所掌,乃是寡人之权,大秦之权,旗下各司,乃我大秦职能部门,主具体之事,却并无权也,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我秦国府如此高效,我秦之国力,方能蒸蒸日上。

  世人皆以为,国务府治礼台之权,乃我秦最小也,实则不然,治礼台之权,乃是儒家纲常,儒家又源自大周礼法,此乃国体,如此,治礼台有颠覆我国体之能,此干系甚重,寡人不可不察也。

  两位国务大臣,俱是我秦之栋梁肱骨,刑尉台手持我大秦之法律,治礼台手持我大秦之礼教,今日,寡人想与两位来一场礼法之争,也是一场儒法之争,以此来确定,我大秦国体,万世不可更也!”

  确认国体?

  孟轲有些疑惑。

  在他的心中,这本就是不需要确认的,因为从大王的所作所为,都能看出,秦国是以法为本。

  在未入秦前,他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儒家在秦国,居然会推行得如此顺利,儒家立后,百年之功,还敌不过在秦,这短短的四年。

  秦国国体,是不会变的,也不可能变的,大王召集他来相商,这是要对儒法明确定性了,自此之后,或许儒家也会受到秦法的约束,这才是真正的法家为本。

  至于殷丽,他虽然是法儒兼修,但他这一生当中,最推崇的还是魏文侯之法,那当然还是偏向法家了。

  “臣等遵令!”

  殷丽和孟轲对视一眼,同时说道。

  秦国君臣,共事五年之久,他们清楚,大王刚才就只是开了一个头,引出了话题,真正要谈论的,还没有说出来呢,也正是因为大王的这种睿智,让朝堂之上,形成了群策群力、议政的风气。

  嬴荡看过两人,又接上说起。

  “儒法之争,各有其过,也有其长,寡人就先说这儒家之过,其一,儒家倡导德行约束,法家倡导教条律令,而道德无一准,唯有律令,有准也,道德难践行,也唯有律令,才能真正约束也!

  其二,孔子云,黔首十日一肉,士七日一肉,大夫三日一肉,此等礼法,必会令我秦阶层固化,上下不通,士子难晋升,权贵永掌权,如此治国,无法久矣,我秦商子所云,但有军功者,皆可封赐,不至于阶层固化,能者上位,弱者下位,国能永存。

  其三,儒家重内,而法家重外也,内者,重视民众自身约束,以仁义礼智信为德行之标准,法家重视律令,凡事皆依照律令,万事有法可依,以法约民,儒家之约,不能及根本,法家之约,才能为彻底。

  其四,儒家崇贤,法家重功,唯功是举,照儒家所云,贤能之人,乃是贤能之品德,以德行而推崇人才,实则德行优者,并非就是能治国者。

  其五,既然是尚贤,那儒家治国,多是靠人治,贤能上位,各立其法,国同而法不唯一也,而法家治国,乃是法治,任凭世事变迁,但这法令轻易不更,一国之根,在与其法,法制不稳,基石不牢,此,又为儒家之弊。

  其六,尊崇王道,尊崇上古,可这天下大势,俱是向前,岂能思后退,时日不同,天下不同,法理也该不同也,上古之时,可曾有七十五万雄师,伐秦之举,寡人所说,皆是儒家之过”

  嬴荡话落,下方两人俱是没有言辞,因为他们都知道,大王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不错,儒家之过不少,但儒家之功,也一样不少。

  “纵然如此,寡人还是推崇儒家,因为天下之法,皆有其利弊,儒家也不例外,至于其利,寡人也有六说。

  其一,若无德行约束,全用律法约束,则此法过重,奉行酷吏,民众困苦,国府也不久矣,六国人人皆说,我秦人不知劓刑之丑,便是最好的证明。

  其二,儒家重内,在不重外的前提之下,是为错,若是在重外的前提之下,方为对,世人重德,人人知礼,方才盛世。

  其三,尚贤之事,也并无不可,自古贤能,多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必定不会做无德之事,若是让贤能之人,有法为依托,以法而治国,岂不两全。

  其四,法家重功劳,功劳确可以令人加官升爵,但若是不重视德行,则会让无德之人,掌管我秦要害,为祸一方,儒家之功,不可废也。

  其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家则有国,有忠心的臣子,家国才能太平,此乃太平之举,也为儒家之利。

  还有其六,治礼令之仁政之思,乃治国之精要,若无仁义,则民无以为君,君爱民者,方能得民心,得天下也,卫公好鹤而亡国,便是无仁政之思也。

  儒家之法,六利六弊,我秦治国,当为用之利,去之弊也!”


  https://www.lingdianksw8.cc/98625/98625361/56048044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