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榆钱饭
端了个小板凳,林峰坐在门口仰望着树上的鸟窝。
思考着怎么去开口跟父母说弄榆钱来吃。
前几天下过一场雨后绿绿的榆钱一下子缀满了枝头。
这个时候趁鲜嫩采摘下来,回家品尝一下春天的馈赠哈。
这东西应季时间很短,一个星期左右就老了不能吃了。
到傍晚父母亲收工回来,林峰跟父亲说:
“爸,我刚才看树上掉下来根树枝,那上面的叶子很嫩,我试着吃了一口,还挺好吃的,不如我们弄点来吃吧?”
林国华瞪着他,“你这孩子,咋乱吃东西,那榆树叶子不苦的么,咋能吃?”
“真的,我吃过了,真的好吃呢!”
李秀英拉了一把林国华,“二坨刚受伤,你别吓着他。”
“二坨,明天我去你外公家借点东西回来弄给你吃啊,那树叶子不能吃,咱不吃它,啊-”
“妈,你相信我,我真的吃了的,很好吃呢。”
李秀英看着林国华,“要不,咱弄点来试试?你看二坨这急得。”
“那树这么高,我也够不着叶子啊,总不能为了他要吃个树叶子就砍树吧?
传出去我还有脸见人吗?”
林国华一脸的无奈。
林峰赶紧出谋划策:
“爸,我知道,你可以弄跟绳子栓个圈,套在脚上,
然后两脚夹着树,就可以爬上去了。哎-哎-疼!”
林国华揪住林峰的耳朵:
“好哇,你是不是偷爬过树,这种事你也敢干,不要命了!”
不好,这下子把自己给出卖了。
“没没,我没爬,我就是大哥他们这样爬的。”
没办法,林峰只好把堂兄他们给卖掉了,老话说得好:
死道友不死贫道,哥哥你们别怪我了,小命要紧,我可不想以后被禁步。
林国华看着儿子一脸的馋相,
“要不我就试试。”
他找来根麻绳打个结,弄成个绳圈套在脚上,往树上爬。
毕竟是三十出头的人了,动作就是没有小孩子灵活。
在树上一蹭一蹭的,慢慢往上挪,那姿势,贼像个蛆虫,一拱一拱的,别提多形象了。
(话说有儿子这么形容老子的么?天打雷劈啊)
林峰看了看天,打了个激灵。
还好,天晴的,老天爷没出来。
林国华从树上折了几根树枝扔下来,然后从树上再一点一点的挪下来,问:
“这东西咋弄?
总不能就这么嚼着树叶子吃啊,那多瘆人呀。”
“爸,家里做酱油的时候晒的那个豆子很好吃,
要不我们就跟那个一样,煮了裹上面粉吃吧。”
林峰装疯卖傻的暗示着。
李秀英瞪了他一样:
“傻孩子,这树叶子这么嫩,一煮都化水儿了还吃啥。
要不蒸着吃吧?”
李秀英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开始打理起榆钱来。
先把榆钱从枝条上捋下来盛入簸箕里。
这时候的榆树叶子还没长出来,只有一颗颗的小芽孢,把它们一点一点的清理干净,
然后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一次少洗一点,利用浮力将杂质沉淀下去。
还不能大力揉搓,只能细细淘洗。
清洗干净沥去水份,将榆钱放到盆里面,撒上玉米面,再同榆钱一起搅拌。
根据榆钱的数量调整玉米面的用量,保证每片榆钱的外表都裹满面粉,也没有多余的面粉散落下。
待到面粉完全湿润后备用。
也正是因为提前沥干了多余的水分,再加上玉米面粉粘性比较差的原因。
这玉米粉裹得极其的薄,金黄的外衣透着榆钱的嫩绿。
这时候家里也没白面,除了过年蒸点馒头,大家平常都是喝玉米面粥的。
锅底部放些水,然后将搅拌好的榆钱放入蒸屉上面。
考虑到榆钱毕竟嫩,这个蒸的时间不能太长了。
不然蒸烂了口感也会变得如浆糊一样,蒸一刻钟左右出锅。
榆钱蒸好后盛入盆中,一尝,嘿,口感还不错,就是有点淡寡。
李秀英拿个碗挖了点自家晒的黄豆酱,捣了点蒜头,一拌和。
这下真是成为了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了。
一家子吃得是狼吞虎咽的。
也难怪,林国华和李秀英从来也没吃过这样口感的食物。
平常就是红薯干饭和菜粥,又没什么油水,还不太吃得饱。
这蒸榆钱就那么一点玉米面,蒸出来这么一大盆,足够一家三口饱餐一顿了。
林峰虽然是从后世而来,也吃过不少好东西了。
但毕竟这个身体还是一直在80年代,缺油水的狠。
这下子吃得他是小肚子鼓鼓的,还一直打饱嗝儿。
林国华心满意足的看着儿子:
“二坨不错,这东西真的能吃,还好吃,还能吃饱肚子,粮食用得也不多。
明天再弄点,送点给爸妈和老大老三他们也尝尝。”
父亲的这个想法林峰也不反对。
毕竟一家人,有好东西当然要分享了。
爷爷奶奶对他们很好,就是林国华不提他也要说的。
第二天一早上工前,林国华就爬上了榆树,很是多折了些枝条下来了。
林修伦见了儿子上树辦枝条,赶忙上前:
“老二啊,你这是干啥?这树条子做啥子,是家里缺东西了吗?”
“爸,这树叶子能吃呢,中午收工回来我做给您试试。”
老爷子一头雾水的:“你不是傻了吧,榆树叶子苦的咋能吃?”
“嘿,您别不信,等中午叫你大开眼界!”
一上午林峰都把时间用在了择洗榆钱上面。
老爸这次弄得多,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清理干净了。
还剥好几个蒜头瓣儿,爸妈在地里忙碌半天,得让他们回来省点心呢。
到中午收工的时候林国华两口子七赶八赶的跑回家。
一看儿子都把食材准备好了,夸了几句,乐得林峰跟只小娃娃狗一样激动的乱转。
虽然是重生,毕竟上辈子没咋被夸过。
李秀英按昨天的做法分几次蒸出了三大盆榆钱饭,端上两盆给老爷子和老大老二家送去了。
好家伙,这下子把他们给惊呆了,这榆树叶子还能吃?
住在这里的祖祖辈辈也没人知道这个事儿啊。
要是早知道,那不得省下好多粮食么。
这些粮食节省到大忙的时候去吃,也不会一村儿的人一到大忙就饿得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大忙过去一个个面黄肌瘦,太悲惨了。
尝试过了榆钱饭的老爷子,跟几个儿子商量了一下。
下午上工的时候把这个事儿告诉了队长,让他通知给社员们知道,去捋榆钱儿吃。
还特别交待了大家尽量别折树枝条儿了,得用捋。
把树枝都折完了,这榆树也就废了。
在这里,榆树可是大家打家具的重要材料呢。
队长悄的问老爷子:
“你咋知道这榆树叶子能吃呢?
这可给队里省下多少粮食啊,想起早些年挨饿的日子,这心里就难受。”
老爷子骄傲的炫耀着:
“这不我家二坨昨天闲得慌了,碰巧捡到根树枝儿。
小孩么,啥都往嘴里塞,一吃的发现还挺好吃,就告诉他爸了。
她妈就摸索着蒸了着一盆,还真不错,今天就给我们也送来一盆让我们尝鲜。”
“哎呦,就觉得二坨这孩子大小就机灵!”
队长的夸奖反正也不用花钱,一张口一大堆。
乐得老爷子是满脸红光,如同喝了二两似的。
队长下午给社员们放了半天假,捋榆钱儿去。
家家户户都有几棵榆树,这忙活下来,等于是给村里挣了不少的粮食呢,歇半天也不亏。
下午的时候,李秀英带着林峰去了趟娘家,把这件事儿告诉了林峰外公外婆。
虽然说他们家不缺吃得,但是这年月谁也不嫌粮食多是不是。
知道了是外孙搞出的这吃食,外婆高兴的狠狠夸了几句我二坨就是乖巧。
一个头发枯黄瘦小的小丫头过来依偎着林峰,盯着他的头问:
“哥,你头还疼吗?”
林峰懵逼了,啥情况?
这是谁?
咋没见过?
“你咋了?培培叫问你咋不说话?”
李秀英见儿子发呆就问他。
“哦,哦,我在想东西呢”
林峰支支吾吾的掩饰过去。
在后面的交谈中得知,这一世他居然多了个三岁的妹妹,林培培。
上辈子就自己一个人,这回多了个妹妹,林峰很开心,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临走的时候外婆还给林峰包了一包糖果儿。
就是有的地方叫江米条的零食,有红糖的有白糖的。
外婆一向还挺疼外孙的,看到他头上包裹的纱布心疼得不得了,留他们在家吃了晚饭才让走。
在外婆家林峰想起了句老话:清明前吃螺蛳不生眼疮。
这刚初春,还冷着,也没人敢下河摸螺蛳。
天气热了码头板底下都能爬上来螺蛳,一摸一把,但是现在不行。
大家也不知道用工具,那爬螺蛳的篮子是后来才有的。
这东西得用上铁丝,家里可没有这玩意儿。
8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就没什么垃圾往外扔的。
破铜烂铁玻璃渣,薄膜废纸烂布条,样样都有用。
你要是敢扔东西,社员们能把你说死。
能卖钱的卖钱,烂布条刷上浆糊一层层的粘好晒干透了,剪成鞋样子。
几层摞起来,用锥子穿眼儿,大号针棉线缝得密密麻麻的,加上布面子就是布鞋,加上棉面子就是棉鞋。
农村妇女们农闲的时候就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拉家常纳鞋底儿,给一家老小做一年里要穿的鞋子。
自家没有这东西外婆家有呢,外公是退休回来的。
每个月都要去公社取退休金,跟公社里的人交道打多了后,好些东西都能悄悄的买到。
跟外婆要上几圈铁丝,说是回家去玩。
外婆一看外孙要这东西,要得也不多,就给他弄了点放李秀英篮子里带回来了。
https://www.lingdianksw8.cc/31200/31200711/6535209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