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69章 昭义李长荣病逝

第169章 昭义李长荣病逝


  李宁从周昉处继承了三箱精美画作后,便日日勤加练习画技,以求不坠恩师之名。

  而朝堂上,皇帝李适同时查清国中军器物资,整顿军备,朝廷上下一片忙碌。

  李宁虽不知李适要静待陇右消息,随时做好用兵之备。但是也从其只查军备物资看出一些端倪。而后,  广陵郡王李淳叫李宁去了书房,专为讨论关于如何收复陇右一事。

  用陇右用兵一事除了宰相,就只有受宠禁卫军大将军能到得知。而李宁之父李淳竟然得知了此事。宰相们自然不会轻易透漏,李淳只能从军中得知。

  李宁暗叹其父不简单啊,竟然悄无声息得收买了禁卫军头领。

  唐朝时的禁卫军是禁军和卫军之总称。

  禁军直属天子管辖,驻扎在禁苑或西北要塞。禁军原有六军,分别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  合称“北衙六军”。后来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也加入禁军之列。

  卫军执掌掌宫城宿卫和各折沖府,  驻守在城中。卫军有十六卫,  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南衙十六卫”。

  禁卫军各大将军估计都终于皇帝李适一人。能知道对陇右用兵一事必须是深受李适信任之人。

  李宁死来想后,便想起了一人最有可能。这人便是前不久新任左金吾卫大将军袁滋。

  袁滋出身于陈郡袁氏(东汉时袁氏四世三公),强学善书,是道州刺史元结(《大唐中兴颂》作者)内弟。他经户部侍郎赵赞(两税法参与者之一)举荐入仕,初授校书郞,后任武昌观察使何士干之从事。

  而后袁滋历任太子詹事府司直侍御史、工部员外郎、祠部郎中。随后他任御史中丞,册南诏使和俱文珍一起出使南诏,归来后升尚书右丞,后任潼关防御使。

  袁滋曾任太子詹事府司直,掌纠劾东宫官寮及率府之兵。他正是司直期间做过广陵郡王的武学师傅,所以和李淳关系极佳。

  李宁当初南下筹粮时,李淳就传书袁滋把他扣了下来。所以,袁滋既是属东宫一派,还是李淳极其信任之人。

  袁滋因筹粮之功继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也深得皇帝李适宠信。如此,李淳才能得到朝廷要对陇右用兵的内幕消息。

  李淳见李宁苦练画技,  于心不忍,这才叫他来询问目前关于收复陇右的见解。

  李宁对于吐蕃实情有所了解,知道陇右局势复杂,于是回道:“陇右西有陇山,北有天山、南有岷山、西有西海,易守难攻,非一年半载所能攻克。”

  李淳问道:“若是朝廷现在对陇右用兵,胜负几何?”

  李宁想了想回道:“战胜之机只有四成,且战事至少长达三年。三年尚只能收复临洮州以东。若是进军河湟之地,还要费时两年才可,且胜机极少。”

  李淳叹气道:“陛下有收复陇右之意,我亦知此事极为艰难,实在不好规劝。”

  李宁于是建议道:“陇右汉番杂揉,久处异国,人心难齐,不好管控。此时,费劲心机夺下,必遭吐蕃连年袭击,  需重兵把守才可,  实在无用。”

  李宁接着道:“我朝近二十年受吐蕃侵扰多在朔方原州,  若是拿下,  便可高枕无忧。若是尚有余力,可派骑兵劲旅迅速攻取会州,连通河西。还可切断陇右与河西联系,一举拿下河西六郡,未为不可。”

  李淳被李宁这番果敢奇谋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宁接着道:“陇右久在异国,而河西诸州因吐蕃与回鹘相争,覆灭尚近。拿下河西便可连接西域,听闻安西、北庭二都护尚有唐军苦苦支撑。朝廷何不发兵解救?”

  李淳没有回道只是问李宁道:“你何以想到此法?”

  李宁回到:“今日绘画之余曾读《汉书·霍去病传》,甚是仰慕冠军候。一月前又从悟空法师处得知,西域尚有唐军坚守,死战不退,深为钦佩。”

  李淳于是又道:“吐蕃与回鹘争夺西域之地,我朝若是冒然插手,岂不腹背受敌?”

  李宁回道:“大唐与吐蕃近二十年连年交战,早已势同水火。而我朝与回鹘亲厚,数次出降公主。若是大唐与回鹘联合,许以重利,自然能将吐蕃赶出西域、河西。如此一来,陇右则指日可待。”

  李淳思虑一番后,拍了拍李宁的肩膀悠悠道:“甚好,甚好!”

  至于李淳有没有通过袁滋,向皇帝李适传达先收河西之意,李宁就不得而知了。

  不久之后,李淳又找李宁说起福建观察使柳冕上书请求设立万安监牧一事。

  李宁暗叹舒王李谊倒是很会顺皇帝李适之意。李谊见李适整顿军备,发现军马病残,不足数后,便立刻飞鸽传讯柳冕,让其上书求设万安监牧。

  但是福建那等山多天少之地,根本没有草原,不适合养马。舒王李谊为了博取上意,竟然出了如此一个馊主意。

  如今,唐朝只有朔方、振武、范阳三地适合养马,而范阳又无法号令。所以,唐朝军马极为稀缺,需年年花费巨资从回鹘购得。

  皇帝李适欲对陇右用兵,军马必不可少。所以,柳冕此次上书请求设立万安牧监之事,深得李适心意,被其爽快答应了。太子一党得知此事后纷纷劝谏,奈何无济于事。

  又过半月,黔中观察使裴佶上书说他为瘴毒所侵,请求回朝任职。皇帝便将他调任同州刺史。

  裴佶出身于河东士族河东裴氏,乃玄宗朝宰相太子太傅裴耀卿之孙、吏部郎中裴综之子。他幼时便能写文章,弱冠之年中进士,历任校书郎、蓝田尉。

  奉天之难时京兆尹严郢为政峻暴,强征军粮。曹尉韦重规因妻室妊娠患疾,不敢任事。裴佶便自请以代,在皇帝李适危难之机为其筹得粮食,而后从幸梁州,得拜拾遗,而后历任补阙、符宝郎、职方员外郎、吏部员外郎、驾部郎中、兵部郎中、谏议大夫。

  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黔中观察使王础去世,洋州刺史韦士宗继任。但韦士宗为官严酷狠毒,对待下属尤为苛刻,第二年便被部下驱逐,一月后才领周围郡县兵马杀回。第三年,韦士宗又被夷獠和军士联合驱逐。

  黔中骚乱,裴佶作为皇帝李适心腹之人,便受命继任。他善待部属、安慰夷獠,功绩显著,却也被瘴毒所侵。

  裴佶三年任期满后便请求回朝效力,李适正为太子与舒王相争而愁,便欣然同意了,让他继任了同州刺史一职。

  八月初六,李适任命了坊州刺史郗士美为黔中新任观察使。

  郗士美字亦是名臣之后,其父郗纯博学刚正,被李邕、张九龄等名人赏识。他不仅进士及第,拔萃、制策也是高第,历任拾遗、补阙、员外、郎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

  郗纯对宦官鱼朝恩及其牙将李琮祸国弄权之举深恶痛绝,称此为国耻。于是他以疾辞辞官,在洛阳隐居,自号“伊川田父”,与名士颜真卿、萧颖士、李华相交,清名高节,闻名天下。

  郗士美在其父熏陶下早慧聪敏,且好学善记,才名出众。他未加冠便以门荫任阳翟丞,后被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举荐为从事,又先后辅佐两任昭义节度使王虔休、李元。

  郗士美继任黔中观察使后数天后,朝中突然得知,昭义节度使李长荣突然病逝。


  https://www.lingdianksw8.cc/55/55016/75267488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c。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c